摘要
大学生中的网络欺凌与网络受欺凌带来了很多消极后果。比如,受欺凌者心理健康程度的降低,欺凌者被恶意报复等等。此外,基于网络的匿名性和便利性,网络受欺凌者很容易转变为网络欺凌者。为了探究大学生群体中网络受欺凌和网络欺凌之间的关系。本论文设计了两个研究来对问题进行讨论。
首先通过研究一修订网络欺凌问卷和网络受欺凌问卷,并以名大学生为被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网络欺凌问卷与网络受欺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及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良好,可以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使用。并且,人口学变量在网络欺凌和网络受欺凌上程度上表现出了差异性。
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验证了人口学变量及网络社交平台使用对网络欺凌及网络受欺凌的影响。并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和相关理论进行大胆假设,加入了道德推脱、自我控制、认知情绪调节等变量以实现对网络受欺凌与网络欺凌关系更完整的探索。在研究二中以问卷的方式名大学生的网络欺凌、网络受欺凌、自我控制、道德推脱、认知情绪调节、社交网络平台使用和人口学变量进行了问卷调查。
研究发现:大学生中网络欺凌和网络受欺凌现象普遍。网络欺凌或网络受欺凌在
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上表现出了显著差异。网络受欺凌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欺凌行为的发生。网络受欺凌既可以直接影响网络欺凌,还可以通过自我控制或道德推脱的简单中介作用间接地影响网络欺凌。自我控制和道德推脱在网络受欺凌与网络欺凌之间有链式中介作用。积极情绪调节方式可以有效调节网络受欺凌对网络欺凌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欺凌 网络受欺凌 道德推脱 认知情绪调节 自我控制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网络欺凌
网络受欺凌
自我控制
道德推脱
认知情绪调节
网络受欺凌、自我控制、道德推脱、认知情绪调节与网络欺凌的关系
网络受欺凌、自我控制、道德推脱、与网络欺凌的关系
网络欺凌、认知情绪调节与网络欺凌的关系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和研究设计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分析
本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研究假设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第三部分 研究一:中文版网络欺凌问卷和网络受欺凌问卷的修订
研究目的
被试
研究工具
施测过程
结果
网络欺凌问卷和网络受欺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描述统计和差异分析
讨论
第四部分 研究二:大学生网络欺凌与网络受欺凌的关系分析
研究目的
被试
研究工具
施测程序
数据处理
研究结果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描述统计及差异分析
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讨论
人口学变量对网络欺凌和网络受欺凌的影响
社交网络平台使用时间的影响
中介作用
积极情绪调节的调节作用
第五部分 教育启示
个人方面
积极调节负性情绪
加强自我控制,高道德意识
学校和家庭方面
教育方面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
网络平台方面
社会和政府方面
第六部分 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七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