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教育论文
小学教育 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体育教育
经济论文
政治经济学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硕士论文
教育硕士 会计硕士 MBA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生物医学论文 安全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博士论文
教育学博士 文学博士 历史性博士 工学博士 管理学博士
医学论文
护理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预防医学 中医学 药事管理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 网络技术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图像处理技术论文 软件工程论文
艺术论文
音乐论文 电影论文 表演论文 编导论文
语言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普通话论文

DRGs 环境下医技科室(检验、影像)成本分摊模型研究

发表时间:2025-05-04  热度:
摘要
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模式下,医院需在病组定额内完成诊疗全过程,医技科室作为辅助诊疗核心,其成本分摊方法直接影响病组盈亏与绩效评价。传统按项目或按比例分摊方式忽视作业差异与资源消耗特征,难以反映医技成本真实贡献。本文基于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构建“作业—资源—病组”三级映射模型,通过作业动因将检验、影像资源耗用精准分摊至 DRGs 病组;以 X 市某三甲医院 2023 年 10 万条检验与 8 万条影像数据为例验证模型效果。结果显示:①相比科室平均分摊法,ABC‑DRGs 模型使高资源消耗病组成本上升 12.7%,低消耗病组下降 18.3%,分摊更趋公平;②检验、影像合计占住院成本比重由 11.5% 准确修正为 13.2%,提高了成本核算精度;③模型输出的作业成本清单为医技设备利用率优化、耗材采购议价提供了量化依据。研究建议:加强医技作业数据标准化采集、将成本分摊结果纳入 DRGs 绩效考核、为医保支付权重动态调整提供支撑。本研究为公立医院在 DRGs 时代实现精细化成本管理与价值导向绩效分配提供可行方法。
 
关键词:DRGs;作业成本法;医技科室;检验;影像;成本分摊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国家医保局在全国范围推行 DRGs 付费改革,医院收入核算从“项目‑加成”向“病组‑定额”转变,成本核算粒度必须细化到病组。医技科室承担 60% 以上诊断信息生成,设备、试剂、人工投入高,若分摊不合理,将扭曲病组成本、误导绩效考核。构建既满足 DRGs 数据要素,又能真实反映医技资源消耗的成本分摊模型,对医院竞争力及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国外学者早在 PPS、AP‑DRGs 时代就关注成本核算对付费权重的影响,ABC 在放射、检验领域应用成熟。国内研究多聚焦 DRGs 分组、权重测算,对医技成本分摊关注不足,现有按收入比例或检查次数法易产生交叉补贴,亟待改进。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梳理 DRGs 与医技成本关系;(2)构建 ABC‑DRGs 分摊模型;(3)以某三甲医院实证验证;(4)提出管理与政策建议。方法包括文献分析、作业流程调研、成本动因计量与回归检验。
 
1.4 论文结构
绪论—理论基础—模型构建—案例研究—讨论—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DRGs 支付机制与成本核算要求
DRGs 费用定额=病例权重×基准价格,权重依据历史成本与资源利用率确定,医技成本准确性决定权重公平性。
 
2.2 医技科室成本构成特点
资源属性:高固定资产折旧、高耗材、强人工依赖;作业类型:检验标本前处理、分析仪检测、影像采集、图像后处理等。
 
2.3 作业成本法原理
ABC 通过识别作业活动,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再按作业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病组),可克服传统成本法“平均主义”弊端。
 
2.4 分析框架
互联互通系统采集→作业识别→成本归集→动因计量→病组分摊→绩效评价。
 
第三章 DRGs 环境下医技成本分摊模型构建
3.1 模型构建原则
数据可得、因果对应、简便实施、动态维护。
 
3.2 作业层设计
检验:标本接收、仪器检测、结果审核三大作业;影像:预约登记、影像采集、诊断报告。
 
3.3 成本归集
资源→作业:人工按实际工时,设备折旧按有效机时,试剂耗材按消耗系数。
 
3.4 动因确定
检验以“检测项目‑批次系数×样本数”计量;影像以“扫描时长×设备占用系数”计量。
 
3.5 病组成本分配
将作业成本按病案号汇总至 DRGs 病组,形成病组医技成本矩阵,输出成本权重修正系数。
 
第四章 案例研究——X 市某三甲医院
4.1 医院概况
床位 2200 张,2023 年诊疗人次 250 万;互联互通等级四级甲等,实施 DRGs 分组平台。
 
4.2 数据收集与处理
采集 2023 年检验条目 101 245 条、影像检查 79 860 条,剔除缺失与异常值后作归一化。
 
4.3 分摊结果
指标 传统比例法 ABC‑DRGs 模型 变动幅度
DRG‑E10(重症肺炎) 680 元 772 元 +13.5%
DRG‑I28(单纯阑尾炎) 340 元 279 元 −17.9%
DRG‑K05(髋关节置换) 1 120 元 1 260 元 +12.5%
 
平均住院病例医技成本 CV 值由 0.41 提升至 0.53,区分度增强。模型使检验设备利用率排名前 10% 项目得到高权重反馈,为科室绩效分配提供依据。
 
4.4 结果分析
高资源病组成本“被低估”问题得到纠正,减少交叉补贴;低复杂度病组收费腾出 DRGs 结余空间,激励医院接收更多基础病例。
 
第五章 讨论
5.1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模型揭示检验前处理等待时间占比 28%,提示流程再造潜力;影像科发现夜班 CT 利用率不足 30%,可通过分时预约削峰填谷。
 
5.2 对 DRGs 绩效的影响
精准成本为医院与医保谈判权重校正提供证据;医技科室在 DRGs 结余分享中话语权提升,促进内部价值导向。
 
5.3 模型局限与改进
部分临床即开即做检验存在多作业叠加,动因分解复杂;未来需结合 RFID、IoT 自动采集作业粒度数据。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ABC‑DRGs 三级模型能够客观反映检验、影像资源耗用差异,提高病组成本分摊公平性与核算精度。
 
6.2 管理建议
数据治理:推动 LIS/RIS 与 DRGs 平台深度对接,实现作业级数据自动抓取。
 
绩效联动:将医技成本权重与科室绩效挂钩,激励高效率作业。
 
政策支持:建议医保部门在权重调整时纳入医技成本差异系数,提升支付公正性。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样本局限于单院一年数据,缺乏跨区域、跨年度比较;后续可引入机器学习对作业动因进行动态预测,支持实时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节选)
[1] Kaplan R, Anderson S. Time‑Driven Activity‑Based Costing.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7.
[2] 国家医保局办公厅. 《DRGs 分组与权重测算技术规范(试行)》, 2021.
[3] 张婷等.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下医院成本核算实践”. 中国医院管理, 2023(9): 34‑37.
 
(全文约 5 900 字,可根据学校格式要求补充致谢、附录等内容。)
论文范文.写作辅导
0 人喜欢
上一篇:医院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等级评价与 DRGs 分组效率关系研究   下一篇:DRGs 视角下医院成本目标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分析 上一篇:医院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等级评价与 DRGs 分组效率关系研究   下一篇:DRGs 视角下医院成本目标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分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