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教育论文
小学教育 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体育教育
经济论文
政治经济学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硕士论文
教育硕士 会计硕士 MBA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生物医学论文 安全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博士论文
教育学博士 文学博士 历史性博士 工学博士 管理学博士
医学论文
护理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预防医学 中医学 药事管理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 网络技术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图像处理技术论文 软件工程论文
艺术论文
音乐论文 美术论文 舞蹈论文 电影论文 表演论文 编导论文 服装设计论文 包装设计论文
语言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普通话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10  热度:
 
 
 
 
 
 
摘要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主要生源之一, 因其具有 汉语言文学素养, 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但相比其他专业背景的学生来说也存在 着一定的劣势。研究这类学生在学业和职业上的发展情况, 不仅能为他们的发展 提供指导,还能为培养单位的因材施教提供参考。
本文以沈阳地区设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学校(沈阳大学、沈阳师范大 学、辽宁大学) 为例, 对三所学校中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背景的 2019 级研二学生 和 2018 级往届生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师的素
质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个人和培养单位提出优化建议。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 主要介绍了本篇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  研究方法及文献综述。第二章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 行分析, 并以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来进行比较, 分析其优劣势。第三 章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发展情况的调查设计和说明,包括 调查对象、调查目的和内容、实施情况。第四章通过对学生学前(读研前) 和学 后(读研后) 情况的调查, 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在哪些方面产生了什么样的 影响, 最后说明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具体的发展情况, 证 实第二章比较分析的优劣势是客观存在的。第五章结合调査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对个人和培养单位提出建议以促进这类学生的发展。 第六章回顾和总结整个论文, 提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汉语言文学;发展情况; 调查研究
 
 
 
 
 
 
 
 
I
 
 
 
 
 
 
 
 
 
 
 
 
 
 
 
 
 
 
 
 
 
 
 
 
 
 
 
 
 
 
 
 
 
 
 
 
 
 
III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 1 章 绪论.............................................................................................................1
1.1  选题背景....................................................................................................1
1.2  研究意义....................................................................................................2
1.3  文献综述....................................................................................................2
1.3.1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研究..............................................2
1.3.2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专业背景的研究..................................3
1.3.3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5
1.3.4 关于语文教师转型对外汉语教师的研究......................................5
1.4  研究方法....................................................................................................6
第 2 章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主要特点分析.....................8
2.1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自身条件........................................................8
2.2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优劣势分析..10  2.2.1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优势...11
2.2.2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劣势...12
第 3 章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发展情况调查设计...........14
3.1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14
3.1.1  问卷调查对象...............................................................................14
3.1.2 问卷调查目的................................................................................15
3.1.3 问卷调查内容................................................................................15
3.1.4 问卷调查实施................................................................................16
IV
 
3.2  访谈调查研究设计 ................................................................................. 16
3.2.1 访谈对象 ....................................................................................... 16
3.2.2 访谈目的 ....................................................................................... 16
3.2.3 访谈内容 ....................................................................................... 17
3.2.4 访谈实施 ....................................................................................... 17
第 4  章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发展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18
4.1  学前背景调查与分析 ............................................................................. 18
4.1.1  学前知识能力水平 ...................................................................... 18
4.1.2  报考动机 ...................................................................................... 20
4.1.3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期望情况 .............................................. 21
4.2  学后情况调查与分析 ............................................................................. 22
4.2.1  课程学习 ...................................................................................... 22
4.2.2  教学实践 ...................................................................................... 24
4.2.3  论文写作 ...................................................................................... 26
4.2.4  学后知识能力水平 ...................................................................... 26
4.2.5  就业 .............................................................................................. 27
4.2.6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评价 ...................................................... 29
4.2.7  对自身的优劣势评价 .................................................................. 30
4.3  调查小结 ................................................................................................. 31
第 5 章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发展情况优化建议 .......... 33
5.1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建议 .......................... 33
5.1.1 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 33
5.1.2 合理规划职业发展 ....................................................................... 36
5.2 对培养单位的建议 .................................................................................. 36
5.2.1 逐步完善课程设置 ....................................................................... 36
5.2.2 分层次安排实践实习 ................................................................... 38
V
 
 
5.2.3 提供就业指导分析........................................................................38
第 6 章 结论...........................................................................................................39
参考文献.................................................................................................................41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近年来, “汉语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等, 使中国与各国的 交往日益密切, 学习汉语的需求越来越大, 学习人数越来越多。这对于我国的文 化传播和孔子学院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势蓬 勃发展, 所以对外汉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从上世纪中旬至下旬, 我国没有培 养过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师, 对外汉语教师比较紧缺, 因此开始在高校的本科中设 置对外汉语专业以培养专业的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国际汉语教育事业更 需要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 所以 2007 年我国开始在高校的研究生专业中设置汉语
国际教育专业。
我国自 2007 年开始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和培养, 目前国内汉语 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已有 147 所, 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范围上,并不限制本科是 其他专业的。 据文献中的统计调查得知, 从汉硕专业招生起到如今, 汉语国际教 育硕士的本科专业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和外语专业为主, 且汉语言
文学专业背景的人数所占比重位居前列,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主要生源之一。
实事求是, 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两专业确实有很大的相似性, 两专业所讲授的基本语言知识、语言理论有一些重叠之处。从事过对外汉语教师 或进行研究的学者大都出自汉语言文学专业, 在汉语言专业的学习中积累了很多, 比如学习过系统的汉语本体知识, 有较好的语言分析和表达能力等。但与汉语国 际教育专业不同,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目标不是侧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 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对二语教学知识不熟悉, 且缺乏教学经历,缺乏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等。 所以学生还是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和实践, 使两专 业的知识能融会贯通, 才能认识到区别。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在知识
1
 
 
结构和专业能力上与其他专业背景的学生相比有独特的优势, 也有短板劣势所在, 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群体的情况进行调查。因此选择了此题目, 通过对沈阳地区汉 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进行调查, 分析其学业和职业发展情况, 并对个人和培养单位提出优化建议。
1.2 研究意义
 
近年来, 我国与其他各国联系密切, 对外汉语事业蒸蒸日上。从不同角度研 究对外汉语教学的学者越来越多。通过查阅文献, 当前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发 展情况的研究较少, 尤其是针对某个特定专业背景的。本研究对汉语言文学专业 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硕士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 有利于为汉语国际教育专 业硕士这一群体的研究添砖加瓦, 有利于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体系的完善提
供参考,同时可以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本文将调查范围限制在沈阳地区的设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点的学校, 保证了 调查的针对性和便利性。重点在于通过调查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 硕士的学前的情况与学后在课程学习、教学实践、论文写作、实习和就业等方面 的情况, 归纳其学业和职业的具体发展情况, 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对汉语国 际教育硕士的发展有哪些优势, 以及这一群体的条件存在哪些不足, 从而提出相 关建议。既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个人发展提供指导, 帮助 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 正视并弥补自身的不足, 并且对于正在备考或想要跨考 该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提供了指导。同时也为培养单位招收和培养汉 语国际教育硕士时提供参考, 在统一的培养背景下, 也能合理分配资源, 优化组 合,做到因材施教。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研究
 
目前学者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研究比较全面, 有从培养的整个环节进 行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的, 也有从某一具体的环节(如课程设置、就业等) 切入
分析的,突出了培养中存在一些问题。
2
 
 
张和生(2011)提出了学生的背景是复杂多样的, 对此应该设置更有针对性 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水平。亓海峰、 邵滨(2018)对 56 所培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的高校进行调查, 在课程设置、论文写作与就业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和定量分析, 探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相应建议。吴春相( 2019)提到汉语 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时指出“近期南京、合肥等地区已经限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生参加语文教师的应聘, 原因在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学科归属同中文学科 不匹配。”[1]这种现象在其他地区也或多或少出现,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 际教育硕士的就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唐永宝, 王碧华(2020)在对汉语国际教 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度调查研究时指出, 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的口语交际能 力弱, 而英语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工具, 英语是一种通用语言, 在语言不通时往往可以借助英语作为媒介语, 所以要增强英语课的实用性。这对 本研究的建议部分提供了思路: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大部分同学未接触过外国 人, 同样需要培养单位增强课程实用性, 帮助该专业背景的同学能规避语言劣势, 发挥自己汉语基础良好的优势。
前人文献中提到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能够为本研究的调查和建议部 分提供理论支撑, 且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从学校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的各个方面, 如课程设置、 实践实习、论文写作等方面设计问卷, 既了解了汉语 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发展情况, 又能侧面反映出学校培养方案
存在的问题。
1.3.2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专业背景的研究
 
经检索发现, 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背景的文献较少。在汉语国际教育 硕士专业学位刚建立时, 报考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生源背景还没有那么多样复杂, 只有少数研究中提及到了硕士生源专业背景的问题。例如李泉( 2009)在探讨汉 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时提及了 2007 年统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1]   吴春相. 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中的转型和存在问题思考[J]. 枣庄学院学报, 2019,36(01) : 5.
3
 
 
硕士的本科专业分布情况, 中文专业人数仅次于外语专业, 他注意到了生源专业 背景和生源质量的重要性, 这会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朱勇(2011)在谈及汉语 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时, 注意到了生源的非同质性, 学生在各方面都是不同的, 不 能单一地进行评价,而要看他的发展, 那么学校就要因材施教,使学生可以根据 自己的需要去选择,从而弥补自己的劣势。 这一建议可行性较高,也为本研究的
建议部分提供了借鉴。
以上文献是最初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这一群体的部分成就, 但是只是 对生源的专业背景略有提及, 并未展开深入研究, 存在着数据较少、生源优劣对 比不明晰等不足。随着专业的发展,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生源专业背景越来越多 样化, 出现了研究生源专业背景这一角度的研究。如敬敏(2012)结合广西的地 域优势分析了该地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生源情况, 对各专业背景的学生进行问 卷调查, 研究其本科专业课程对研究生阶段的课程的促进程度, 从而分析各专业 在汉硕阶段的优劣势。孟思宇(2016)的研究中也将范围限定在辽宁省内, 对中 国学生的本科专业进行统计, 分析了专业背景多样化的原因, 同时根据汉语国际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要求, 对不同专业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 对各个专业背景的学生也提出了发展建议, 其中包含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并且为
本研究第二章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自身条件和优劣势提供了思路。
以上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专业背景进行了分析, 清晰地 展示了各个专业的优劣势。但是范围太广, 对各专业的优劣势分析阐述不够深入、 具体, 由此学者们开始对某一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展开深入研究。如刘 慧玲(2016)和张怡天(2017)都是对英语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情况 进行了问卷调查, 根据其分析的具体问题, 对学生和培养单位提出了建议。但是 在知网检索到的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研究很少, 大都 是在分析不同专业背景的优劣势时包括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 不够具体。即对 该类学生在学前背景与学后在课程学习、课堂实践、论文写作、实习就业的发展 情况及心理变化等方面缺乏细致的研究。
 
4
 
 
1.3.3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
 
关于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两个专业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 因为部分人认为两个专业都是培养汉语教师的专业, 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这是 进入了一个误区。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成熟的学科, 历史悠久, 体系完善。汉语国 际教育是随着国力增强, “走出去”战略等趋势应运而生的新兴学科, 较大程度
上依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但在教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杨同用(2013)从两专业的联系入手, 点出两专业的区别, 从培养目标、课 程设置进行具体的对比阐述区别之处, 从而证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门独立的 学科, 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 要再经过一段学习才能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乔艳敏(2018)虽然阐述了两专业相互衔接的必要性, 提出了课程衔接、教学方 法衔接、教学手段衔接、师资队伍衔接、实践衔接的对策, 但也明确指出两个专 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等都是各不相同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既存在联系, 又相互区别, 两专业根据 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意愿等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培养更多人才。 上述文献中提 出的建议适于两专业均有开设的学校, 实施起来需要两专业高度协调合作。然而 学生是才是学习的主体, 应发挥主观能动性, 即使学生所在的学校资源条件有限, 也可借鉴两专业在各方面衔接的建议, 利用学校资源创造条件自己做到衔接, 使 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有意向的跨考生能掌握更多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更轻松地进
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阶段的学习。
1.3.4 关于语文教师转型对外汉语教师的研究
 
在文献检索中, 对国内语文老师转型对外汉语教师研究较多, 而汉语言文学 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与国内语文教学转型而来的对外汉语教师在自身条 件及职业发展上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我们可以通过从对国内语文教学转型而来 的对外汉语教师的研究中获得一点启发, 从而更好地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一群体。
刘珣在北大讲座《对外汉语教学是什么样的学科——在新的形势下对学科性
 
5
 
 
质、特点的再认识》中对中文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区别及对外汉语人才的培养  都提出了深刻的见解: “我们要研究的是怎么教外国人汉语、怎么让外国人掌握  汉语的语言, 显然中文系和这个是两回事, 不承担这样的任务。”故对外汉语教  学是教外国人学中文, 与中文系有本质的区别, 不能混淆。对于国内语文教师转  型对外汉语教师的研究角度大致相同, 例如石伟肖(2016)在学科性质、教学目  标、教学原则、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四个方面对比了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和小学  语文教学, 结合对国内小学语文教师转型国际小学对外汉语教师的实际调查探讨  了成功转型所具备的条件, 即语文老师存在的转型优势。更为全面的是孙萌(2018) 进一步补充了小学语文老师转型的条件, 在学科性质、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  学对象、教学话语、教学方法六个方面来论述, 涉及的层面更为全面, 不仅提出  了转型应具备的条件, 也预设了转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相关建议, 为我  们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这一群体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有借鉴意义。
语文教师与对外汉语教师是两个不同的职业, 语文教师转型既有优势也有劣 势。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虽存在与之相似的优劣势, 比如具备汉语本体知 识、良好的普通话水平, 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 但该专业背景的学生与 语文教师分属于两大群体, 存在的优劣势并不能划等号。因此, 我们通过借鉴对 国内语文教学转型而来的对外汉语教师的研究, 补充对本科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跨 考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这一群体的调查。
综上,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源的主要构成力量, 且目前对于这一群体的研究较少, 因此调查其发展情况能够补充对这一群体的认 识。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学前和学后 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对比, 总结其学业和职业的发展情况, 提出针对性的培养建 议,以此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培养模式的完善。
1.4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根据研究内容, 购买图书并从各种期刊网、学校图书馆、 维普、万方、 CNKI 等论文数据库查阅文献, 获取有关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背景、
6
 
 
培养等方面有价值的信息, 得到相关研究资料。并对所查阅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 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通过参考各类文献, 了解调查卷卷的设计要求和内 容, 研究范围锁定在沈阳地区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三所学校, 研究对象为这 三所学校中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背景的学生,问卷包括学前背景情况和学后情况 两方面, 通过对比分析其在学业和职业上的具体发展情况, 证实其汉语言文学专 业素养的优劣势。 由于客观因素影响,采用线上的方式发放和回收问卷。
(3)访谈法。问卷调查涉及的选项比较固定, 答案具有局限性。于是通过对 少数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背景的学生进行访谈, 对问卷进行补充。比较全面的了 解学生情况和看法,获得更深层次的信息反馈,方便分析问题成因和提出建议。
 
 
 
 
 
 
 
 
 
 
 
 
 
 
 
 
 
 
 
 
 
 
 
 
 
 
 
 
 
 
 
 
 
 
7
 
 
 
 
 
 
 
 
 
 
 
第 2 章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主要特点分析
 
 
汉语国际教育与汉语言文学这两个专业相辅相成, 同时汉语言文学又是汉 语国际教育的重要支撑学科,二者在课程设置上有交叉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背 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积淀了汉语言文学素养,积累了一定 的汉语基础知识, 他们跨考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比较大的优势, 但是毕竟是两 个学科,确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他们在知识储备和技能掌握上存在着不足。
2.1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自身条件
 
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 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自上世纪末, 汉语 言文学专业应运发展。 该专业所学是我们中国的文化根基, 所以大学中普遍设有 该专业, 或名为中文专业, 同时培养师资的学校也少不了对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 基础知识的培训。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 该专业学科理论比较成熟, 课程设置 也基本定型。 我国现阶段,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不同类型的高校中分为师范类和非 师范类两大类, 他们在培养的侧重点上是不同的, 但在部分课程设置是大致相同 的,都有如语言类课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 ,汉字类课程 (如文字学等) ,文学类课程(如古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 等)等的课程,而不同点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 是比较侧重对学生成为 教师的职业素养的培育和教学能力的训练, 因此开设了教学类课程(如语文课程 与教学论、语文教学设计与教学技能) 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课程, 而这一 点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有了更多的交叉。
本科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 经过学校四年的培养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 能。通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可以分析 学生所具备的为考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今后的学习所奠定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但仍有一些条件是欠缺的。
8
 
 
第一, 他们在本科专业的学习中掌握了语言本体知识。例如像现代汉语、古 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的知识与备考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汉语 知识是一致的, 这些课程也是备考时某些学校的规定用书, 这对他们考研来说帮 助是极大的。
第二, 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 当代文学等文学课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 贯穿古今, 学生们在学习中积淀了
文化素养。
第三,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 的学生来说, 例如教师书写技能、现 代教育技术应用、 教师职业规范与政策法规等课程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教师职业 知识和教学知识技能, 这是成为一名教师应当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师范 类院校还会开展例如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语文) 、学科(语文)教学设计、 语文学科教学实践能力训练等课程, 有利于学生在读研期间借鉴国内语文教学的
理论知识和经验,找到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相通之处进行转化。
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是教育行业的人员所要学习的共性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 业(师范类) 也均有开设。但是仅仅学会知识不是一劳永逸的, 知识转化为能力 要经过自身的内化, 再通过外化体现在实际教学中, 实践就是沟通内化和外化的 桥梁。这些知识将有利于学生在读研期间的具体实践中转化为能力。但非师范类 的学生在这两方面的知识和实践都是相对师范类的学生来说是有所欠缺的。
上述只是分析了一些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相衔接的课程, 其他例如文学方面 的课程也锻炼了学生的情感调控能力、文学创作能力、鉴赏能力及审美意识, 也 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感受方式、生活方式, 这些都造就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
生的独特性。
最后, 他们虽在本科学习中掌握了部分英语和政治的知识, 但相对于英语专 业或其他文科专业的学生来说, 在这两大考试科目上没有明显的优势。 英语中不 仅有笔试, 也有口试, 但是大学英语这门课程中涉及到的知识非常有限, 学生还 是要通过自学来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 而这些考试所 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都是基本的知识, 很少涉及到英语语言学、英语国家文化等
9
 
 
专业知识, 并且大学英语一般是公共课, 是将几个不同的专业合成一个大班级, 人数多, 而且大学英语主要是学习理解一些文章, 锻炼口语的机会非常少, 所以
缺乏了外语口语技能。
综上所述, 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 在大学中通过高水平教师的知识传授丰富 了自己的汉语知识储备, 提升了汉语言文学的素养, 为进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阶 段的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但同时本科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不能完全应对汉语国 际教育专业的学习, 还存在着很多欠缺的条件, 将在下文的劣势对比分析中一一 列举。
2.2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优劣势分析
 
要分析该群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优势劣势,需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准。 进入 21 世纪,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断发展, 作为一个为对外汉语教学培养和储备 师资资源的专业, 需要培养单位对照一个相应的标准进行培养。由此国家汉办制 定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规定了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并且随 着时代的要求以及形势的变化, 国家更加重视教师的素质, 汉办先后几次更新修 订此标准,使得要求更精细化, 培养的对外汉语教师更加专业化。在此选用具有 权威性的、概述较为全面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 版)作为衡量的依据。 该标准对对外汉语教师规定了五方面的要求: 第一, 具备汉语教学基础;第二, 掌握汉语教学方法; 第三, 能够组织教学与课堂管理; 第四, 了解中华文化和具
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第五, 具备职业道德和专业发展意识。
同时, 从用人单位提出的岗位要求也对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 教育硕士的优劣势有帮助,于是笔者搜集了孔子学院及其他数所对外汉语教学机
构对外汉语教师的招聘启事。
综上所述, 随着新形势的变化以及学科的发展, 对国际汉语教师的要求越来 越具体、严格。一名优秀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从入学起就要以一名教育者的身份 严格要求自己, 虚心学习, 不断发展完善, 努力达到优秀汉语教师的标准。从以 上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方能得出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
10
 
 
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2.2.1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优势
 
首先是具备系统的汉语本体知识, 较其他专业背景的汉硕来说有很大的独特 优势。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经过了四年的本科培养, 接受 过教师全面系统的知识传授, 本体知识基础较为扎实。他们在汉语语音知识的学 习中, 获得了一定的发音技巧, 可以帮助学习者学习、纠正发音, 找出发音错误 的原因, 并快速感知学习者的语音偏误; 还在本科学习中掌握了扎实的语法知识, 有着较高水平的语感, 能敏锐地感知学习者的语法偏误, 对其疑难或错误做出详 细的讲解; 并且积累了丰富的词汇知识, 为辨析近义词、讲解多义词提供大量合 理的材料支撑; 以及积累了大量的汉字知识, 可以用较为有趣的象形或一些汉字 演变故事, 帮助学习者减轻畏难情绪, 并运用规范的笔顺, 教学习者一笔一画的 写好汉字。
第二, 具备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 这在研究生阶段文化类课程的学习上以及 汉语教学上存在优势。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 对文化典故可以娓娓道来。在 中国文化板块的学习上较其他专业背景的汉硕更广一些, 并且很多汉语学习者学 习汉语的动机就是对中国文化的向往, 可以通过自身的文化素养展现自我, 获得 学生的喜爱, 帮助他们拓宽文化视野; 对那些学习动机较为消极的学习者来说, 也可以由此引起他们对汉语的兴趣,减轻畏难情绪或抵触心理。
第三, 具有较高的普通话水平, 这也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专业素质。 孔子学 院及大部分教育机构的岗位要求中明确指出应聘者为汉语母语者, 普通话须达到 二级甲等以上(含) 水平。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本科期间学习过系统的 普通话课程, 并有严格的普通话等级考试, 普通话二级甲等是对他们的基本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不仅具有的良好普通话水平, 还具有丰富的汉语的知 识, 两者结合, 使得他们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方面有着对语音感知的敏感性。学 习者在学习汉语初期, 一定是以老师的发音为准, 很大程度上是直接模仿老师的 发音, 老师语音标准, 语言流畅, 可以为学生进行良好的示范和解说, 为学习者
说好汉语奠定了基础。
11
 
 
第四, 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教学方法, 为研究生阶段的课堂实践演练和对 外汉语教学奠定基础。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 开设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文 教学的相关必修课程,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过, 并且在考语文教师资格证时会有相 应的培训, 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实习时从事过语文教师的职业, 虽然时间较 短, 并不像语文教师掌握的经验那么丰富, 但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技能, 知道如 何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并且掌握了一些多媒体使用方法,例如 PPT 的制作等,同 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板书功底, 能够做到板书工整, 设计合理, 重点突出。此外, 汉语言文学(师范) 专业背景的学生也开设有语文教学法等课程, 可以将语文教
学法与对外汉语教学法进行比较,找到相通之处,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
2.2.2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劣势
 
第一, 欠缺二语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 较汉语国际教育本专业以及英 语专业的同学来说存在劣势。孔子学院以及大部分教育机构,其招聘要求中指出 具有 2  年 (不同机构规定的年限不等) 以上教龄的教师或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 学经验和国外工作经历者优先, 而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即使曾有过教学实 习经历, 面对的也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 并非是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 在这方面是没有优势的。他们对二语学习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不熟悉, 对汉语作 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流程和任务也不够明确, 需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 实践操练。知识储备是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实践则是检验知识储备的标准。
第二, 外语水平低, 较外语专业的同学来说, 较难达到流利地使用外语进行 教学和沟通的程度。 例如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的申请条件中对外语水平做出了要求: 能熟练使用外语, 而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大多数学生与外国人接触较少, 口语 水平不高。在他们读研期间, 老师会使用英语教授部分课程, 会要求同学们用英 语进行汇报, 并且对于一些外语语言知识、外国文化等知识不太了解, 这对部分 同学来说有着一定的难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初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 低, 不能使用汉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问题, 教师有必要使用学习者母语或国际通 用语言与学生及时交流, 对课堂管理规则、 课堂教学进行解释说明, 促进教学的
开展。中高级汉语课程中, 有些文化习俗、典故等也需要使用外语来解释, 以提
12
 
 
高学习者的兴趣。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掌握外语以使用语言对比, 找出学习者偏误 原因或提前预测偏误,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学习汉语。
第三,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大多数学生在实习或工作中接触的是国 内的中小学生, 很少能够接触留学生或外国人, 更不用说对外汉语教学了。该群 体对其它国家的文化和该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并不了解, 不能敏锐地感知 文化冲突, 文化适应性相对来说较差。而在汉语课堂上不可避免的会有不同文化 的碰撞与交流,所以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是比较重要的, 但却又是该
群体缺乏的。
第四, 易产生教学上的“负迁移”。 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会进入错误 的理论误区:有人认为教外国人学中文比教国内的语文简单, 不用讲得很深, 以 致学习者在学习时一头雾水; 也有的人会把国内的中小学生汉语水平与国外的学 习者汉语水平等同, 会用要求中小学生的标准对待国外学习者, 或是把握不好度 讲解的内容偏难, 殊不知会加重学习者的学习负担。即有过中小学教学经历的部 分同学, 在以往的经历中, 接触了中小学生, 用过不少中小学教材, 积累了一定 的语文教学经验, 便往往会把以前的教学经验不加以对比、原封不动地直接运用 到外国学习者身上,以致教学效果不佳, 殊不知两种教学的对象、目标、重难点、 教法以及教材的侧重点等等都是不同的, 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 这样就是产生了 教学上的“负迁移”。
当然, 我们在此着重分析的是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的汉硕生, 对于非师范 类的学生来说, 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欠缺, 以及缺乏基本的教学技能和经验都
是他们的劣势所在。
综上所述,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在学习汉语国际教育这一专业和进行 教学时,有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产生的消极影响。
 
 
 
 
 
 
 
 
13
 
 
 
 
 
 
 
 
 
 
 
第 3 章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发展情况调查
设计
 
 
本章是调查设计部分, 分为问卷调查研究设计和访谈调查研究设计, 两者结 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进行调查。调查以问卷为主, 访谈 为辅, 以便充分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具体发展情况, 并为促进其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3.1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此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 首先选定调查对象, 说明调查目的。其次问 卷的设计上,题型分为客观题(单选题、多选题)和主观题(填空题),共有 24 道题目, 其内容的设计紧扣学生的学习和职业情况。 实施过程受疫情影响, 有一
定的困难,但受测率和有效率均保持在可观的水平。
3.1.1  问卷调查对象
 
由于能力有限, 加之受疫情影响, 将调查对象的范围缩小至笔者所在的地区,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地区共有三所设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学校, 分别为沈 阳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大学。首先, 三所学校的层次、类型不相同, 辽宁 大学是 211 类院校, 沈阳师范大学是师范类院校, 沈阳大学是综合类院校。其次,  三所学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招生的时间不相同,辽宁大学 2010 年招生、 沈阳师范大学 2011 年招生、沈阳大学 2015 年招生,其专业发展、完善程度也有 差异。最后, 三所学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所属的上一级培养学院也不相同, 辽 宁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属于国际教育学院的学科方向, 沈阳师范大学的汉语 国际教育专业属于文学院,而沈阳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文法学院和外国语 学院两个学院都有设置。这使得收集到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反馈更具有代表性
和差异性。既能体现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的普遍性, 又能体现各学校在培养
14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时的特殊性。
具体的调查对象锁定为 2019 级研二生和 2018 级往届生。因为三所学校培养 的均为两年制专业硕士, 2019 级的研二学生已经修完所有课程,正处于实习和论 文写作期间, 将面临着就业的问题, 对培养状况及自身发展情况比较熟悉。而 2018 级的往届生对培养的全过程也有所了解, 并且已经就业, 在求职上也有一些经历, 通过了解他们在求职就业上的一些情况, 可以知晓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背景的汉 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大体的就业状况。所以将他们作为研究对象是比较合理、可行
的。
3.1.2 问卷调查目的
 
近年来, 有越来越多的跨考生选择跨考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其生源有三大 类: 第一类是汉语国际教育本专业学生, 第二类是相关语言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和外语专业) 学生, 第三类是其他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跨考生所占比例 很大。本次问卷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从学前的背景情 况、读研后的学习情况、心理变化、汉语言文学素养带给他们的主要影响等方面 设计问卷, 旨在通过调查, 了解他们的发展变化和学校的培养状况, 证实前文所
分析的优势劣势是否存在,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3.1.3 问卷调查内容
 
“发展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业发展及职业发展, 内容上从两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前背景情况进行调查, 包括其学前知识能力水平、报考动机、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期望情况。
第二部分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后情况调查, 包括其 读研期间在课程学习、教学实践、论文写作、学后知识能力水平上的情况, 就业 情况(包括在读生就业意向和往届生实际就业情况)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评
价,自身优劣分析评价等。
对两部分进行分析, 并对学前情况与学后情况进行对比, 通过数据来说明其 具体的发展情况。
15
 
 
3.1.4 问卷调查实施
 
本问卷开始发放日期为 2020 年 10 月 28 日, 发放截止日期为 2020 年 11 月 25 日。 共收回 40 份,其中有 35 份是有效问卷,有效率为 87.5% 。调查对象为 2018 级和 2019 级三所学校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其他年级和 其他专业背景的学生不在调查范围之内。因限制条件较多, 所以该问卷收回的数 量在该群体的总数量中的比例是比较大的, 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所学校中, 有 14 人来自沈阳大学,沈阳师范大学 8 人, 辽宁大学 13 人。 2019 级受测率达到 100% 。因 2018 级往届生已毕业,联系有一定的难度,但收回的 2018 级问卷比例
还是比较可观的。
由于疫情影响, 问卷调查采取线上电子问卷的方式进行。 用问卷星小程序进 行设计并发布问卷,可利用微信、 QQ  或其他渠道分享问卷链接,通过在考研群、 汉硕群、微博中发帖宣传, 通过学长学姐、朋友同学的介绍, 联系了三所学校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并邀请他们填写此问卷。在调查后, 问 卷数据使用问卷星或 Excel 制作图表。
3.2 访谈调查研究设计
 
调查以访谈调查为辅, 对问卷调查进行补充, 使调查数据更加完善。访谈调 查是根据访谈提纲向受访者提出问题, 将受访者的答复和调查问卷的结果结合起
来进行分析。
3.2.1 访谈对象
 
访谈对象从参加问卷调查的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大学的 2019 级研 二生和 2018 级往届生中选择, 共选择了 7 位访谈对象, 其中辽宁大学 2 位, 沈阳
师范大学 2 位,沈阳大学 3 位。
3.2.2 访谈目的
 
由于问卷调查中大部分为客观选择题, 且涉及的内容有限, 调查对象的主观 想法受到限制不能充分地表达。为了对问卷调查进行补充, 获得一手资料, 利用
访谈的方式更好地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发展情况, 进
16
 
 
一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3.2.3 访谈内容
 
访谈包括对 2019 级研二生和 2018 级往届生两个年级学生的访谈。对 2019 级 研二生的访谈主要是围绕问卷的问题展开进行细化, 包括五个方面(知识能力水 平、论文写作、教学经历、就业和专业背景产生的影响) ,其中包含了一些原因 的访谈, 以便能归纳出现问题的原因, 为建议的提出提供依据。对于 2018 级往届 生, 他们已经参加工作, 所以设置了三道与就业相关的问题, 包括从事的职业、 从事或不从事对外汉语事业的因素和双重专业背景是否受限, 以便通过访谈了解
职业发展情况及原因,为建议部分提供思路。具体的访谈提纲在附录部分展示。
3.2.4 访谈实施
 
受疫情的影响, 对辽宁大学和沈阳师范大学的学生的使用微信聊天或语音通 话进行访谈, 对沈阳大学的学生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联系访谈对象之 前, 提前告知了访谈目的, 约定了访谈时间。根据访谈提纲上的问题对受访者进 行提问,做好记录,进行整理。
 
 
 
 
 
 
 
 
 
 
 
 
 
 
 
 
 
 
 
 
 
 
 
 
 
17
 
 
 
 
 
 
 
 
 
 
 
第 4 章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发展情况调
查结果与分析
 
 
这一章主要是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该章节为三部分, 分别为学前背景调 查与分析、学后情况调查与分析以及调查小结。从学前情况分析和学后情况调查 的对比中,能归纳出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
4.1 学前背景调查与分析
 
“学前背景”, 其意为学生在还未进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习, 读研之前的 背景情况。包括学前知识能力水平、报考动机、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期望情况,
了解这些以便于学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展情况。
4.1.1  学前知识能力水平
 
知识能力水平包括两方面: 是否具有教师资格证、入学前的汉语知识水平以 及考研时的学习困难。
(1)“您是否具有语文教师资格证?”
本次调查的 35 名同学均已在本科阶段获得语文教师资格证, 语文教师资格证 的笔试分为三大模块: 教师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 力。这说明调查对象在本科阶段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素质、教学技 能等方面的知识, 有一定的基础。 汉语言文学专业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 汉语 言文学师范类专业在本科开设了相应课程, 也有相应的教学实践。而非师范类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只能通过参加教师资格证的培训班或是自学的方式对此类 知识进行学习。事实证明,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同学获得的这方面的知识将为 他们在研究生阶段的实习实践奠定基础。
(2)“您觉得您入学前的汉语知识水平如何?”的结果如下:
选择“很好”的 4 人,大部分选择“好”26 人,选择“一般”的人数较少,
18
 
 
有 5  人。没有选择“不太好”和“不好”的。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汉语水 平还是比较自信的, 认为这是自己报考该专业时的独特的优势所在。只有一小部
分学生认为自己的汉语水平一般,表现出对汉语水平的不自信。
(3)关于“考研时, 你觉得哪个知识板块的学习比较困难?”的结果如图 4.1 所示。
 
 
 
图 4.1 被调查者考研时的困难
Fig 4.1 Respondents’ difficulties in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选择学习“对外汉语引论”比较困难的人数最多, 居于首位。这是“445 汉语  国际教育基础”中重要的一科, 而学生从未学习过该科目, 在考研过程中要通过  自学或培训班进行学习, 但由于该科目内容较多、难度较大, 加之学习时间短,  因此学生在理解记忆和运用上存在着较大困难。占比排在第二位的是认为“外语” 比较困难, 外语在考研中作为单独的科目之一, 也是占有重要比值的, 大学英语  作为公共课, 课时较少且讲授的知识较浅, 学生学习英语大多是在四六级考试前  进行自主的英语学习, 英语基础较薄弱, 且考研英语同四六级英语的题型、难度  等都不相同, 所以部分学生认为外语是比较困难的知识板块之一。选择“跨文化
交际”的有 20% “心理学”的有 22.86% “教育学”的有 20%,这两个板块也是“445
19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的内容, 但与选择“对外汉语引论”和“外语”的人数相 比少很多。仍有少数学生认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等本专业的 知识板块较为困难, 三个板块的知识难度较大, 题型较为灵活, 都需要在深刻的 理解之上学会灵活运用, 且重在积累, 小部分学生基础薄弱, 但对于大部分学生 来说, 与其它专业背景的学生相比, 他们在这三个版块的知识上是存在优势。“中
外文化史”的内容通俗易懂,选择的人较少一些。
4.1.2  报考动机
 
研究报考动机是为了与学生的前后就业意向作对比, 了解他们报考的原因是 否影响到学习和择业的态度, 从而更好地去分析他们的发展情况。“您报考汉语 国际教育专业的原因是?”一题的结果如图 4.2 所示。
 
 
 
图 4.2 被调查者报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原因
Fig.4.2 Reasons for respondents' application for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如图 4.2 显示, “想要获得研究生学历”这一原因占比最大, 大多数被调查者 本科是二本院校, 且由于就业形势比较险峻, 本科文凭在就业上没有优势, 他们 希望通过提升学历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以便更好地就业, 所以大多数人升学的 主要原因还是出于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规划的考虑。“该专业比较好考”的占 51.43%, 通过访谈发现, 选择“该专业比较好考”的同学认为汉语言文学本专业考研科目
20
 
 
较多, 且外语分数线较高, 比较难考; 还有少数人考虑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专 硕, 修业年限短, 所以选择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 孔子学院、“一带一路”战略的相关新闻十分常见, 社会宣传和舆论使得汉语国 际教育专业进入人们的视野, 所以“对该专业感兴趣”的比例是比较可观的, 占 48.57% 。45.71%调查对象选择有出国机会,这说明他们希望在读研期间有出国教 学的机会。仅有 14.29%的调查对象认为就读该专业可作为“深造读博”的跳板, 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侧重实践的学科, 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一般来说报考
学术型专业对考博比较有帮助。所以选择深造读博这一动机的同学较少。
4.1.3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期望情况
 
由于两专业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了解对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期望情况以便 于与学后的反馈作对比, 了解学生对两专业的定位。这一部分包括两个问题: “您 入学前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期望值如何? ”、“入学前您有无意向从事对外汉
语教学相关工作?”
(1)“您入学前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期望值如何?”的结果如下:
大部分同学入学前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期望值高,占 82.86% ,4 名同学期望 值很高,占 11.43%,仅有 2 人对该专业期望值一般,占 5.71%,无同学对该专业 期望值低。结果显示, 大部分调查对象在入学前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期望高。通 过访谈将期望值高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 认为读该专业有机会出国; 第 二, 该专业听起来很高大上; 第三, 认为该专业有很多有趣的实践。这是在访谈 期望值时提及最多的几条原因,包含了调查对象对该专业的憧憬。
(2)“入学前您有无意向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相关工作?”的结果如表 4.1 所 示。
 
 
 
 
 
 
 
 
 
21
 
 
表 4.1 被调查者入学前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相关工作的意向
Table 4.1 Respondents’ intentions to engage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before admission
 
意向 人数 比例
 
 
 
 
 
 
 
25                                               71.43%
 
10                                               28.57%
 
 
 
有 25 人入学前是有意向从事对外汉语工作, 10 人入学前无意向从事对外汉语 工作。有意向的人较多, 说明这部分人对对外汉语教学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希望 有机会尝试。而另一部分无意向从事对外汉语工作的, 原因为自己已有就业打算, 只是想通过该专业提升一下学历或对该专业期望值一般。
4.2 学后情况调查与分析
 
“学后情况”, 其意为读研后的情况, 与学前背景情况相照应。主要包括课 程学习、教学实践、论文写作、知识能力水平、就业、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评
价、对自身的优劣势评价这几方面。
4.2.1  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包括两道问题: “您在研究生阶段学习哪门课程或哪个知识板块有
困难?”和“您对学校课程设置或专业其他建设方面有什么建议或期望?”
(1) “您在研究生阶段学习哪门课程或哪个知识板块有困难?”一题考虑到 三个学校开设的课程有所不同, 所以将其设置为主观填空题, 不限制课程数量。 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统计, 认为学习“二语习得”有困难的同学较多, 出现 了 13 次。其次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出现了 10 次。 再次是“偏误分析”, 出现 9 次。填写“第二外语”的出现 6 次,“教学调查与分析”出现 3 次,“汉 外语言对比”出现 2 次,“汉语测试与教学评估”出现 2 次,“跨文化交际”出 现 1 次,  “中华才艺”出现 1 次。“语言学概论”出现 2 次, “语法”出现 1 次。 所以大部分调查对象在有关汉语本体的知识上几乎没有学习困难, 只有很小一部 分人填写了与汉语本体知识相关的模块, 这体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在
22
 
 
汉语本体知识上存在的优势。对他们而言, 填写最多的三部分: “二语习得”“偏 误分析”“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知识点, 也是他们 在本科未接触过的, 没有基础。在“第二外语”上, 相比同属语言类的外语专业 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吃力的, 因为外语专业的同学本科都学过二外。其他模块或课
程出现次数较少,不再赘述。
(2) “您对学校课程设置或专业其他建设方面有什么建议或期望?”通过这 一题可以了解到该群体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学校课程设置或建设中的不足之 处, 以便提出针对性建议。同学们给出的建议经总结归纳, 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 “开设第二外语”或“第二外语语种丰富一些”; 第二“增加汉语本体知识的课 程, 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第三“增加实习见习机会”、“多一些有实际操作意 义的机会”; 第四, “论文指导课多一些”; 第五, “增加有关中华文化课程的 相关实践”“中华才艺课练习多一些”;第六,“课程设置更加多样化”。
根据同学们的建议, 通过比对三所学校的课程设置得出, 沈阳大学课程设置 数量更丰富些, 但是选修课是两个学院分开选择及教学, 单看一个学院的课程设 置略少一些, 其他两所学校开设课程的数量相当, 三所学校的课程可以相互借鉴。 辽宁大学开设了第二外语的课程, 可选语种有韩语、日语; 沈阳师范大学开设了 第二外语(基础韩国语) ;沈阳大学开设该专业较晚, 处于完善期, 还未开设第 二外语课。访谈中有同学希望在研究生阶段不仅是学习如何教外国人学习汉语, 也想继续丰富自己的汉语知识储备。三所学校中沈阳大学文法学院有相应的汉语 本体知识的课程作为自己学院的选修课, 如汉语语言要素研究、 汉语语言学概论、 汉字文化研究。三所学校均开设了论文写作指导课, 主要讲文献检索方法、论文 写作要求与规范、语料库的用法等等, 通过访谈发现, 在课上老师会讲一些本专 业的论文写作知识, 但同学们反应研一上课时自己还未接触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的学位论文也没有二语教学的实践, 听起来有些吃力。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了学 生的建议, 关于教学实习机会, 沈阳师范大学的同学是给留学生讲过课, 辽宁大 学的同学也讲过但是机会不多, 沈阳大学少数同学给留学生讲过课, 他们希望自 己能多锻炼实践, 由于自身汉语知识基础较其他专业的同学好, 想给中高级有汉
23
 
 
语基础的留学生讲课, 这样一来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教一些较有深度的汉语知识, 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自己外语水平低的缺陷。对于中华文化实践, 同学们表示
想多学一些中华才艺以及如何向外国人传授中国文化。
4.2.2  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包括三道题: “您觉得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给研究生阶段的学 习和对外汉语教学带来的帮助有? ”、“您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实习中遇到过的 困难有?”、“您认为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重要吗?”
(1) “您觉得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给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对外汉语教学 带来的帮助有?”的结果如图 4.3 所示。
 
 
图 4.3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带来的帮助
Fig.4.3 Help from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 background
 
 
认为“具备系统的汉语本体知识”有帮助的人占 82.86%,认为“具有较高的  中华文化素养”有帮助的人占 71.43%,认为“具有语文课程教学相关知识和经验” 有帮助的人占 62.86%,认为“对于写研究汉语本体方向的论文有帮助”占 42.86% , 选择“具有相关书法技能”有帮助的占 42.86%,选择“其它”的答案有“有文学  素养, 悟性强, 教高级学生无压力”、“板书工整清晰”、“普通话水平高”,
这是问卷中未涉及到的几个答案, 虽出现的次数较少, 但也是教学中的有利因素。
24
 
 
以上这些答案占比几乎都在 50%以上,客观地证实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在研究 生阶段的学习和对外汉语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遇到过的困难有?”的结果如图 4.4 所示。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低,不了解学生
的文化背景
外语水平低,未达到流利使用外语进行
交流或教学的程度
心理学知识欠缺,不了解学生心理
教育学知识欠缺,缺乏而与教育知识和
经验
汉语相关知识不熟悉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图 4.4 被调查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Fig.4.4 Respondents’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选择“外语水平低, 未达到流利使用外语进行交流或教学的程度”有 54.29% , 选择“教育学知识欠缺,缺乏二语教学知识和经验”有 42.86%,选择“跨文化意 识和能力低,不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有 48.57%,选择“心理学知识欠缺,不了 解学生背景”的有 25.71%,仅有 14.29%选择“汉语相关知识不熟悉”, 该题给的 选项中, 都显示了是因为哪方面知识和技能的缺失造成了这种困难, 综上可知, 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实习中, 外语水平低是频次较高的困难, 与外语专业的学生 比存在劣势。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低, 缺乏二语教学相关经验, 与本专业的同 学相比存在劣势。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欠缺与教育专业的同学相比存在劣势。 但汉语相关知识不熟悉出现频次最低, 与其他专业相比,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
学生在汉语相关知识上存在很大优势。
(3)在“您认为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重要吗?”一题中, 大部分同学认为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必备条件,占比为 91.43% , 仅有 5.71%选择了“一般”, 2.86%选择了“不重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利于
25
 
 
与汉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并且可以利 用外语解释较难懂的知识点, 利用汉外语言对比分析学生偏误等等, 只要正确把
握课堂中使用外语的“度”, 外语将是教师保证教学顺利、高效开展的一门工具。
4.2.3  论文写作
 
通过对“您的毕业论文方向与汉语本体知识相关吗? ”一题的设置, 了解学 生在设计论文时是否利用汉语言文学素养的独特优势以及这种素养在写作时是否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结果显示, 有 54.29%同学毕业论文方向与汉语本体知识相关, 45.71%同学毕业论文方向与汉语本体知识不相关。在被调查的对象中, 方向相关 的人数大于不相关的人数, 利用自身拥有的优势写论文的同学多一些。访谈中, 笔者询问了调查对象在论文写作时遇到过哪些困难, 提及最多的就是二语教学经 验不足, 数据难收集, 写起来很空洞。跨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较其 他专业的学生来说, 在写汉语本体知识相关方向的论文上基础更好一点, 但汉语 国际教育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 所以在有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有
丰富的教学经验。
4.2.4  学后知识能力水平
 
前文提到过学前的知识水平, 这里的知识水平指向研究生阶段, 包括汉语水
平与外语水平。通过两阶段的对比,分析其学习发展情况。
(1)“您是否具有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
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获得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的同学非常少,只有 9  人,  相比获得语文教师资格证的人数来说少之又少, 而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是教师能 够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一种有效证明。 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种: 第一种是从 国家层面来看, 我国对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语文教师资格证; 另一种原因是从个人层面来说, 目前对外汉语教师资源匮乏, 对于持证上岗的要 求没有那么严格, 所以拥有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并不是这个行业的一项硬性指标, 而只是个优先考虑项。因此, 大多数学生重视程度也不高, 往往不参与考试或是 尝试未果后便放弃, 这往往会使整个汉教行业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缺少条件性与
26
 
 
源动力。
(2) “您觉得您在研究生阶段的汉语知识水平与本科阶段相比?”此题是让
调查对象对自己的汉语水平做一个评估,与入学前进行比较。
调查结果数据显示, 57.14%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汉语水平进步了, 40%的同学认 为自己的汉语水平和之前差不多,仅有 2.86%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汉语水平退步了。 经访谈发现, 有的同学认为研究生的课程主要是学习如何教外国人学习汉语知识, 所以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汉语知识的理解, 认为自己的水平较之前 有进步; 有同学认为研究生课程较少涉及汉语本体知识, 感觉与之前水平差不多。
所以,较多同学的汉语知识水平还是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3)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学生的外语水平是否有变化呢?通过“您觉得 您研究生阶段的外语水平与本科阶段相比如何? ”一题统计数据得出, 认为自己 外语水平进步的 12 人,占 34.29%,认为自己外语水平与本科阶段差不多的有 15 人, 占 42.86%,认为自己外语水平退步的有 8 人, 占 22.85%。经过访谈调查, 认 为自己外语水平进步的同学中, 有部分同学是参加并通过了四六级考试, 较本科 外语水平更高了; 还有部分同学是在研究生阶段经常与留学生接触, 锻炼了自己 的口语能力; 还有同学表示学校开设了第二外语课, 自己又学到了一门新的语言。 认为自己外语水平与本科阶段水平差不多或是比本科阶段水平退步的, 这说明他 们在研究生阶段的外语水平没有得到提高, 语言功能是用进废退的, 没有经常性 的练习巩固会导致本就不熟悉的语言进一步退化。访谈发现其原因与与学生主观 重视程度及是否努力有很大关系,也与学校对外语的重视程度有关,
4.2.5  就业
 
就业部分包括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对在读硕士的现阶段就业意向进行调查, 与他们入学前的就业意向进行对比; 第二部分是对往届毕业生的真实就业情况进
行调查。
(1)“现阶段您觉得择业时偏向于?”此题针对的是 2019 级研二在读生。
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培养, 调查对象的就业意向发生改变了吗? 据结果显示,
仅有 21.74%的同学选择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有 65.22%的同学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
27
 
 
相关工作,有 13.04%的同学选择其它,没有同学选择继续深造。在访谈中,大多 数学生表示对国际汉语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兴趣。虽然在读研前主观上愿意从事对 外汉语教学相关工作, 但从长远考虑, 还是会选择与自己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相 关的工作作为就业的选项。通过访谈分析, 得出学生反馈的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  有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历,  而不是对该专业感兴趣。前文也分析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分数线低, 较文学类 的专业好考, 这对于部分想要提升学历的学生来说, 成为了一个选择。第二, 部 分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离家近且稳定的工作。 他们认为从事国际汉语教育工作的话 可以选择去国内的机构做线上或线下的教师或是去大学应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 老师或者是应聘国际学院的教师教留学生, 但目前研究生学历能成为大学教师的 较少, 就业范围比较狭窄, 线上培训教师不够稳定, 而线下的培训机构多在发达 的大城市, 大城市需求多, 才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而这部分同学身在的小城市需 求不多, 机会很少。并且大多数的招聘启事上都需要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第三,  受 2020  年上半年的全球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际间人员流动减少, 相对的对外汉语教师岗位减少, 且加之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 影响了被调查者 想成为对外汉语教师的意愿。第四, 对本专业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有落差。在前 文一题调查同学对专业期望值的看法时, 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期望值很高和期望值 高, 对该专业抱有乐观的态度, 认为这个专业就读后有出国的机会, 日常学习中 可以经常与留学生接触, 可以提升自己。但部分同学表示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后, 在真实的课堂中实践的机会有限,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 出国或在国内教学的
工作机会较少,与他们所期望的有一定的差距。
(2)在对往届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中包含两道题目,“您目前的就业领域是?”、 “汉语言文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双重专业背景在您求职时有什么影响?”。
第一题的结果显示,往届生中在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就业的最多, 占 50% 。 其次是其他领域(如公务员、事业编、企业等)占 40%,仅有 2 人在对外汉语教 学领域工作, 没有继续深造的。这说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人数不太可观, 这不 符合本专业设立时为培养专业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的初衷, 这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岗
28
 
 
位数量、招聘要求、薪资待遇以及自己的喜好等等都有关系, 同时也有受到今年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原因而未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第二题的结果如下, 认为汉语言文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双重专业背景在求职 时有积极影响的占 25%,认为有消极影响的占 33.33%,无影响的有 41.67%。从事 对外汉语教学时有明显的优势, 汉语本体知识的基础较其他专业背景的同学来说 扎实, 会产生积极影响。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部分行业的报考中认可度还不是 太高, 例如部分国内中小学语文教师、公务员的招聘中规定的报考人员专业没有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同时又不能用本科学历报考, 这导致部分求职者求职时专业
受限的问题,因而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4.2.6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评价
 
本部分从这部分学生群体的心理认知、心态转变上, 去看两个专业的跨度与 结合。了解他们对两个专业的认知程度,以便提出相关建议。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评价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您在读研期间的学习生 活与您入学前想象得相比? ”, 一部分是“如果可以在选择一次, 您会做何种选 择? ”通过这两个问题可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跨专业进行学习的满意
度进行调查。
(1)“您在读研期间的学习生活与您入学之前想象得相比?”结果显示:“与   想象中差不多”占比 51.43%,“比想象中的好”占比 31.43%,“没想象中的好” 占比 17.14%。大多数人认为读研期间的学习生活与入学前想象的相比,好或差不   多, 即大多数人对读研的学习生活还是满意的, 少部分人觉得没有想象中的好,   曾经期望值大,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对读研时的学习生活不太满意, 这些原因来   自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不满意、对学校培养状况的不满意以及对自身状态的不   满意。
(2) “如果再选择一次, 您会做何种选择?”一题的结果显示, 想要“考本 专业研究生”的占比 54.29%,“仍然跨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占比 40%,选择 “不考研”的占比 5.71%。结果表明, 调查中过半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
际教育硕士想要考本专业的研究生, 本专业研究生都是学硕, 考博机会比较多,
29
 
 
或本专业研究生求职时专业对口的职业较多, 这也从侧面表明他们在考研时对汉 语国际教育专业没有很清楚的认知, 选择时没有考虑全面。选择“仍然跨考汉语 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数也比较可观, 在访谈中有的同学表示该专业的学习比本专 业有趣, 若有较好的机会还是会尝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有的同学还是出于对提
升学历的的一种诉求,认为该专业比本专业更好考一些。
4.2.7  对自身的优劣势评价
 
为了验证第二章分析的与劣势的可观存在性, 查缺补漏, 调查问卷最后的两
道题为主观题。具体问题和结果如下:
(1)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你认为自己存在哪些 优势?”
根据调查对象给出的答案进行整理归纳, 有效答案有 26 条, 其余 9 条答案无  效。 有关汉语本体知识基础好的答案出现的次数最多, 出现了 17 次, 例如, “在  汉语本体知识上理解起来较其他同学更容易些”, “语言表达分析能力强”, “有  过系统的学习” 等等都属于此类。“对中国文化、历史都比较了解”,  “有文化  底蕴和文学素养”归为一类,概括为“比较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出现了 8  次。  “有过教学经验讲课时不紧张”, “有教学思路”, “学习过教育学相关知识” 等归纳为“有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共出现了 5  次。“本科学过书法,会写毛  笔字”出现了 2  次, 有的同学在读本科时上过书法课或书写技能课,会写毛笔字  是一项中华才艺。其中还有一份答案是“能胜任 HSK5 级和 HSK6 级的教学任务”,  由于基础比较好, 能胜任难度较高的教学任务。答案中提及的大部分优势与第二
章中分析的优势相同,证明这些优势是客观存在的。
(2)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你认为自己存在哪些 问题或不足?”
在调查对象给出的答案中,  将“口语不好, 存在交流障碍”,  “只会说一点 英语, 但学生不是来自说英语的国家”等类似的答案归为“外语水平低”, 出现 了 11 次, 提及次数最多。其次是“教学理论较难掌握, 缺乏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
出现了 8 次。“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低”出现了 5 次, 例如“没接触过外国人,
30
 
 
上课很紧张, 害怕说错话”,“不了解学生文化背景, 怕产生冲突”。“国内语文 教学经历的影响”出现了 2  次,分别为“教过国内语文,不知道如何区别,容易 讲得很难”, “讲课的时候没办法区分中小学语文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 因为中 小学语文教学比较难, 不知道对外汉语应该讲什么, 感觉内容太简单了”, 这是 由于缺少二语教学的经验, 难以将以前的国内语文教学经验进行正迁移而产生的 消极影响。另外,“这个专业不如汉语言文学本专业好就业”出现 2  次,“没有 中华才艺”出现了 2 次,“知识面广而不精”出现 1 次。上述不足或问题中,大 部分与第二章分析的相符合。
4.3 调查小结
 
根据问卷的反馈情况,我们成功通过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 育硕士学前情况和学后情况,掌握了其具体发展情况,证实了汉语言文学素养对 汉硕生的发展产生的各种影响。
学前的基本情况了解中调查对象全部拥有语文教师资格, 大多数对象对自身 汉语水平评价较高, 这体现了其独特的优势。然而他们认为 “对外汉语引论”和 “外语”是考研阶段的难点, 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也存在困难, 是其劣势所在。 对于报考动机, 他们大多数选择了比较好考想要提升学历, 对该专业感兴趣的比 重也位居前列;大多数对该专业期望值高,并有意向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其次, 我们了解到他们在课程学习、教学实践方面的困难以及对课程设置的 建议, 侧面突出了其专业基础薄弱的问题以及学校培养上存在着不足之处。了解 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习和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调 查对象在问卷选项中的选择率较高, 表示他们对于自身素养带来的帮助予以肯定。 在论文方向是否与研究汉语本体知识相关的问题上, 选择相关的人数大于不相关 的人数, 说明调查对象倾向于研究自己熟悉的汉语本体知识方向。在知识能力自 评中, 拥有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的情况不如语文教师资格证乐观, 不是必须项及 考试费用较高使得学生考证动力不足; 调查对象自评汉语水平较之前相比中, 大 多数水平较为稳定; 但是在外语水平上退步的占了五分之一, 进步的人数较少,
31
 
 
本就处在劣势的模块没有及时弥补。在就业上, 大部分研二生选择职业时会考虑 与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的工作, 考虑从事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人数较少,而 往届生真正就业情况也是如此, 但前文入学前就业意向却与之完全相反。这一现 象与现实原因有很大关系, 虽然在入学前有主观意向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但 更多的还是会考虑实际情况, 且在往届生择业时, 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双 重专业背景对其求职产生过影响。通过同学们学后对该专业的评价来看, 大部分 对读研期间的学习生活较为满意; 如果再选择一次, 想要选择考取本专业研究生 的人数较多一些。由于各种因素, 包括疫情、政策等外界因素和同学们自身适应 程度等的内部因素, 使得同学们对该专业的前景有些焦虑, 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 工作的就业情况不乐观, 对自身缺乏信心, 导致入学前和学后的意向产生了反差。
最后, 通过两道主观题, 我们可以证实: 第二章中与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比对 分析过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优劣势大部分与调查对象给 出的答案一致, 可以说明其客观存在性。并且出现了其他的答案, 是第二章中为 分析到的,也为本文的建议部分提供了事实依据。
 
 
 
 
 
 
 
 
 
 
 
 
 
 
 
 
 
 
 
 
 
 
 
 
 
 
32
 
 
 
 
 
 
 
 
 
 
 
第 5 章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发展情况优
化建议
 
 
该群体在学业和职业的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自身或外界环境等因素,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就业情况不太乐观, 学习上出现断层, 鉴于存在的问题, 从个人和培养单位两个角度提出优化建议。
5.1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建议
 
调查者自身对发展产生的影响中, 主要有两个问题: 首先是大多数学生认为 接受一年的课程学习, 未对该专业知识很有把握; 其次就是对专业和自己没有明 确的定位, 导致就业迷茫。因此从学生的角度从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和合理规划职 业发展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5.1.1 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结合上述章节调查结果来看,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知 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优势, 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鉴于此,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抓住自己的优势, 充分发挥; 并及时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予以弥补。
一. 不断夯实汉语基础,研写汉语本体方向的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同学属于跨专业考研, 尽管在汉语本体知识方面比其 他背景的同学掌握得好一些, 但汉语知识博大精深且有一定的难度, 要不断地温 故而知新, 正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 老师要有一桶水”, 不能松懈对汉语知识 的学习。毕竟汉语本体知识才是水之源泉, 关键是要充分发挥这一最基础最重要 的优势,否则其他优势也无济于事。所以, 在校期间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 除 了必修的学习之外, 还可以选修其他有关课程、旁听汉语言文学本科的课程巩固
自己的汉语知识结构,查缺补漏,做到“源头活水来”。
33
 
 
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本科专业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学位论文的方向, 且在前文调查中,有 57.14%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本科背景对于写汉语本体方向的论 文有帮助,有 54.29%的同学毕业论文方向与汉语本体知识相关。作为汉语言文学 专业背景的学生, 自身拥有较系统的汉语知识体系, 对于研写有深度有水平的有 关汉语本体知识类的论文比较有优势, 同时又能够通过研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也是为该方向的研究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 促进教学经验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大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同学有国内语文教学经历, 在实践中积累了一 定的教学经验, 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加工、课堂的组织、管理方面有自己的见解, 在教师仪态、教学流程的把控等方面较为成熟。由于两学科之间存在着共性, 这 些经验对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来说有借鉴意义, 可以使教学工作快速有序地得到开 展。
虽然国内语文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知识及教学法等方面有相似的部分, 但细化下来还是多有不同。因此, 同学们在语文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转换中往  往出现较多障碍, 容易将二者混淆, 用语文教学的经验生搬硬套以及与学生相处  有困难、难以把握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使用不当等等, 这就产生了教学能力上  的负迁移, 调查分析中也表明了部分同学确实存在这样的困扰。 要避免产生这样  的负迁移, 首先要对两个学科的特点有清晰的定位, 对比分析国内语文教学与对  外汉语教学的的区别与共性。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 已积累的教学方法、课堂管  理经验等要思考其在不同的课堂中实施上的差异。通过观摩课堂教学案例, 结合
实践不断地反思,从而完成角色的转化。
三. 学习第二外语,充实中外文化知识
据前文调查分析,缺乏外语知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的第一大劣势。 同学们普遍认为掌握好外语有利于汉语课堂的教学、管理, 有利于与学生沟通。  因此在读研期间, 同学们首先要学好的是英语, 利用学校中的有利条件多进行口 语练习、偏误分析。其次在确定自己的派出国后学习相应的语言及语法课程, 便 于自己在踏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清晰的把握教学难点,顺利地开展教学。
34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同学在中国文化知识方面较有把握,但会忽视对外国 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我们应该课堂中充分发挥中国文化方面的优势, 拉近师生 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课堂氛围, 同时学习外国文化也是我们从教前必做的功课 之一,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从而避免文化冲突, 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
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 补充二语教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虽然该群体本科期间学习了系统的汉语本体知识, 有一定的语文教学经验, 但是对外汉语教学不是仅有汉语本体知识储备就能进行教学的。该群体欠缺汉语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知识和实践, 对其教学对象、目标和重难点的把握缺少正确 的认识, 况且同学们普遍认为二语教学的相关理论比较抽象, 较难理解, 所以在 校期间要充分利用好课堂学习的机会, 更正对考研期间自学知识的片面理解。如 果有条件, 可以旁听汉语国际教育本科阶段的基础课程来巩固自己的理论体系。 其次, 参与专家、名师的讲座也是很有必要的, 他们往往有着比较先进的教学理
念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有利于我们接触前沿热点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具备了理论基础知识之后, 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避免纸上谈兵的现象。首先 我们要利用好每一次模拟讲课的机会, 认真钻研备课, 听取老师同学的建议进行 修改, 在每一次反思中提高技能, 并通过观摩其他同学模拟讲课、典型案例进行 点评学习,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次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同学可以组建学习小组, 以本科的学习及实习教学经历中可借鉴的部分为主题, 创立课题进行研究, 会给 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启发。最后, 真正提高实际的教学能力, 大量的教学实 践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在校内大多是模拟讲课, 真正给外国学生上课的机会很少, 不能有效地锻炼我们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 找一些对外 汉语教学的兼职工作,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提升技能。
五. 与留学生“结对子”互助发展
前文提到过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有着独特的优势, 但口语较差, 且二 语教学水平低, 跨文化交际意识低。学校里一般都有留学生, 汉语言文学专业背 景的同学可以主动与留学生联系, “结对子”学习, 一方面可以提高我们的外语
35
 
 
口语水平, 积累经验和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留学生汉语水 平,互相学习,共同促进提升,何乐而不为。
5.1.2 合理规划职业发展
 
通过调查及访谈了解到有许多同学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不清晰, 对自 己的定位也不明确, 不知如何选择职业; 或者认为自己跨专业学习时间短, 对专 业知识不自信; 或者受政策、疫情等外部因素影响, 感情意志不坚定, 逐渐放弃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这一行业等等, 这些都会对学生的个人效能感产生一定的不良
影响。
首先在报考前就应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 充分了解该专业 的发展前景, 我们所学的专业与以后的职业定向有很大关系, 不能盲目地进行选 择, 避免产错过理想的就业机会又浪费教育资源, 导致毕业后就业困难。如果今 后想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这一行业, 就要认真分析该专业的就业情况, 并保持一份 对该工作的热爱之情, 不被外部因素的变化所影响, 有计划地弥补自己在专业理 论及教学中的不足, 发挥自己在本体知识上的优势, 积极参与见习实习, 多争取 教学的机会,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增加教学效能感,逐步向目标状态靠近。
如果毕业后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这一行业, 就要早日确定好目标, 了解自己 想从事的行业的就业标准和前景。调查得知, 很多同学毕业后选择做中小学语文 教师或考公务员、事业编等,但在部分行业或单位的招聘中也存在限定专业的情 况, 所以同学们要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 做好多方面的能力储备, 利用好学校 的资源,实现自己的目标。
5.2 对培养单位的建议
 
调查者在调查中侧面反映出培养单位存在的薄弱环节, 因此培养单位尽量做 到因材施教。 从逐步完善课程设置、分层次安排实践实习、提供就业指导分析三
个方面提出建议。
5.2.1 逐步完善课程设置
 
从前文调查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或专业其他建设方面
36
 
 
的建议或期望一题中可以看出,学校的课程设置还需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完善。 一. 开设其他语种选修课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通用语言, 在大部分国家可以使用。学校首先要 在英语课的教学目标上稍作调整, 在英语公共课上注重学生的口语训练, 提高学 生口语交际能力。其次开设其他语种的选修课, 在调查的三所学校中, 辽宁大学 和沈阳师范大学均开设了第二外语课, 同学们表示学习第二外语很有必要。学校 开设的语种可根据大多数同学常派出的国家或常接触的学生所用语种进行设置, 如泰语、韩语等, 以便大家进行学习, 从而方便与所教学生进行沟通, 预测偏误 以减少学生的困难, 乃至对其在派出国的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会有便利之处。 若少 数同学有其他语种的学习需求, 可以在学校资源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申请, 学校视
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开课或者学生自己进行自学。
二. 开设汉语本体类课程或讲座
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经过了本科四年的专业知识学习, 但在调查 中他们仍表示汉语本体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并且把握不好教学重难点, 不知道该 教到什么程度, 所以还需要继续学习巩固。 调查的学校中, 沈阳大学文法学院开 设了几门有关汉语本体类的课程, 对此同学们反响很好, 认为这样的课非常受益, 既巩固了自己的基础, 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认识。建议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和 学生情况开设相应的必修、 选修课或是系列讲座,增强学生的汉语基础,使学生
在学习中转化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 完善中华才艺课
调查中有同学反映在中华才艺展示课中种类较多, 部分才艺练习的机会较少, 在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中中华才艺课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尤为重要。 在中华才艺课的 课程设置中, 可以丰富中华才艺课的理论内容, 更多地了解到我们的中华才艺的 历史与发展, 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 可以将中华才艺课中涉及到才 艺作为实践类选修课固定下来, 同学们选择专注于一种才艺进行深入学习, 或让 同学们根据兴趣爱好组成小组, 学期末请大家进行展示汇报, 通过大量的练习学 到真正的中华才艺。例如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本科期间上过书法课,
37
 
 
有一定的基础, 可以开设书法选修课, 老师在课上进行专门的指导训练, 进一步 提升书法技能。
5.2.2 分层次安排实践实习
 
面对专业背景不同的学生, 学校在安排课堂实践或实习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分 层次安排, 以保证充分发挥大家的优势。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学生比其他 专业背景的的同学了解的汉语本体知识得更多更系统, 在课堂实践中可以安排一 些专业性较强、有难度的任务。
一般学生想要出国要申请并通过国家汉办组织的考核, 出国做志愿者的经历 影响着他们对本专业或对外汉语教学职业的认知。在调查中, 发现学生最初的期 望值普遍是比较良好的, 也曾有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意向, 想要出国尝试当志愿 者, 但是这样的机会较少, 名额有限, 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被派出。培养汉语国 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学校要加强与现有合作单位的合 作关系, 还有做好本校的宣传工作, 多途径拓宽实习渠道, 与更多的培训机构、 海外学校取得合作关系, 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实习的选择机会, 综合考虑学生专业 背景或特长, 分层次派向不同国家或不同水平的班级。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 的学生可以派入汉语水平较高的班级, 一方面可以规避语言上的劣势, 另一方面
可以从容应对高水平的汉语学习者所学的内容。
5.2.3 提供就业指导分析
 
不少同学存在就业困难等问题,学校举办各类招聘会时,学生们要踊跃参加。 学院在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开展个性化的的就业指导, 针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 进行个人定位, 分析对口的职业方向及发展前景, 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 增强学生就业信息获取能力,促进学生就业。
 
 
 
 
 
 
 
 
 
38
 
 
 
 
 
 
 
 
 
 
第 6 章 结论
 
 
本研究首先通过查阅文献, 对前人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对比国际汉语教师标  准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分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自身条件。 通过对比进一步分析出这种专业素养之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优势在于: 第一,   具备系统的汉语本体知识; 第二, 具备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 第三, 普通话水平  较高; 第四, 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劣势同样也有四点: 第一, 欠缺二语  习得的理论知识和二语教学实践; 第二, 外语水平低; 第三, 缺乏跨文化交际意  识和能力;第四,易产生教学上的负迁移。
为了证实第二章通过对比分析出的优劣势是否客观存在, 了解这种专业背景 素养在学生学业发展和职业发展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笔者使用了问卷调查和 访谈调查两种形式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展开调查。调查结 果显示第二章分析过的优劣势皆在主观问答题中被调查对象提到, 因此证实了其 客观存在性。并且调查也反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发展 情况: 大多数调查对象跨考该专业的主要动机在于想要获取研究生学历以及对该 专业感兴趣。在学业方面, 大家对于自身知识系统在对外汉语课堂发挥积极作用 的表示认可, 在论文方面倾向于研究自己熟悉的汉语本体知识方向, 但是在外语 和对外汉语引论、二语习得等专业课学习上有些吃力, 且自身缺乏实践经验, 教 学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较低。在职业方面, 所调查的对象全部获取了语文教师 资格证, 但只有少数获取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虽然大部分对象曾有意向从事对 外汉语教学工作, 但考虑与本科专业有关工作的人数较多, 偏向于对外汉语相关 工作的人数较少, 而所调查的往届生就业情况也是如此。笔者也综合多方面分析
了上述情况的原因。
针对上述情况对学习者和培养单位提出优化建议。 个人层面上学生应该充分 发挥优势, 弥补不足; 合理规划职业发展。培养单位应在资源允许的条件下逐步
完善课程设置;分层次安排实践实习;提供就业指导分析。
39
 
 
尽管本研究已经尽力针对调查做出详尽的分析,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第一,问卷制作需要改善。本次调查共设计了 24 道题目,包含了两大部分, 在分析时发现有些题目设置偏主观化, 且利用价值不大。第二, 样本较少且覆盖 率不够。 由于疫情等外部因素影响, 问卷只能在网上发放, 并只选择了沈阳地区 的学生作为数据样本, 联系到的调查对象有限, 如有机会可以扩大到整个辽宁省 进行调查。第三, 研究较为粗浅, 提出的建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难以在短 时间内得以实施。
本研究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部分, 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改善,使得调查的样本数量更多, 结果更细致。以期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硕 士群体以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40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专著
[1]  蒋小棣.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
[2]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  张和生. 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教师培训研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6.
 
期刊
[1]  曹旸旸.语文教师转型为国际汉语教师的 SWOT 分析[J].现代交际,  2017 (22). [2]  何佳丽.浅析对外汉语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影响[J].职业,2015(23).
[3]  贾瑞芳,俞江.汉语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差异性[J].信息记录材料,2016 ,17(06).
[4]  陆俭明.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性质与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J].华夏文化论坛,2016 (02). [5]  李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目标与教学理念探讨[J].语言文字应用,2009(03).
[6]  刘颂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3 (04). [7]  潘先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普适性与针对性[J].学术研究,2015 (03).
[8]  亓海峰,邵滨.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问题与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 ,41 (04).
[9]  乔艳敏.汉语言文学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衔接对策[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17 (01).
[10]  唐永宝, 王碧华.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度调查研究——以浙江省 X 大学为例
[J].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2020 (00).
[11]  吴春相. 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中的转型和存在问题思考[J].  枣庄学院学报, 2019,
36 (01).
[12]  肖娜.肇庆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的身份定位与方向发展——基于对外汉语与汉语言文学课
程比较分析[J].肇庆学院学报,2013 ,34 (01).
[13]  许舒宁.汉语言专业教师向对外汉语教师转型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7(11).
[14]  夏琰.对外汉语教学与语文学科教学的对比分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6(05).  [15]  杨同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中文专业课程设置的区别[J].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
2013 (00).
[16]  朱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海外华文教育,2011 (03).
 
学位论文
[1]  郝辰玉.基于学生视角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现状分析[D].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
 
41
 
 
2017.
[2]  黄红叶.新形势对国际汉语教师的新要求[D].郑州: 郑州大学,2014.
[3]  何柳.初级阶段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比研究[D].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4]  胡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研究[D].沈阳: 沈阳师范大学,2012.
[5]  贾呈琳.辽宁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状况调查分析[D].沈阳: 沈阳师范大学,2019. [6]  敬敏.广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源多样性分析与评价[D].南宁: 广西大学,2012.
[7]  刘慧玲.英语专业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状况抽样调查分析[D].武汉: 华中师范大 学,2016.
[8]  刘思远.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国)课程设置研究[D].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2018.   [9]  刘相东.小学语文教学与对外汉语初级教学对比研究[D].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2014. [10]  孟思宇.辽宁省 MTCSOL 生源情况分析[D].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2016.
[11]  潘冬.中学语文教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D].合肥: 安徽大学,2013.
[12]  邱硕.辽宁三所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情况调查与研究[D].沈阳: 辽宁大学,2019.  [13]  饶冬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课程设置研究[D].广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  [14]  孙萌.从小学语文教师转型到国际汉语教师的适应性研究[D].沈阳: 辽宁大学, 2018.    [15]  石伟肖.小学语文教师转型为面向初级阶段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师可行性分析[D].西安: 西
安外国语大学, 2016.
[16]  沙鑫.专业背景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策略的影响[D].北京: 北京大学,2012.     [17]  唐翀翀.从中学语文教师到对外汉语教师的转型培养研究[D].济南: 山东大学,2013. [18]  王晓音.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D].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2013.
[19]  赵吉英.对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思考[D].广州:暨南大学, 2010.
[20]  郑千千.曲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现状研究[D].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2013.   [21]  朱小丹.武汉三所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现状调查研究[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2]  张怡天.英语专业背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发展情况调研[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17.
 
论文范文.写作辅导
3 人喜欢
上一篇:汉语国际教育外籍硕士《中华文学经典》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上一篇:汉语国际教育外籍硕士《中华文学经典》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