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渠道零售下的供应链库存控制研究

推荐人:写作督导机构 来源: 写作辅导机构 时间: 2022-02-03 19:37 阅读:
 
目录
中文摘要..I
第一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意义....3
1.3主要研究内容...3
1.4研究方法.....4
1.5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5
1.5.1论文结构5
1.5.2技术路线6
1.6论文创新之处...6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9
2.1供应链管理.9
2.1.1双渠道供应链....9
2.1.2全渠道供应链..10
2.2供应链库存控制管理.13
2.3消费者渠道选择...14
2.4消费者效用理论...16
2.5本章小结...17
第三章“线上预订线下付款取货”的全渠道零售策略.....19
3.1基本模型...19
3.1.1问题描述....19
3.1.2模型假设与参数说明..20
3.1.3消费者效用函数....22
3.2双渠道策略分析...22
3.3全渠道策略分析...23
3.4数值实验...25
3.4.1定价分析....25
3.4.2需求变化分析..28
3.4.3利润对比分析..28
3.5本章小结...30
第四章全渠道供应链库存控制研究.31
4.1基本模型...31
4.1.1问题描述....31
4.1.2模型假设与参数说明..31
4.2分散式决策下库存模式及收入成本分析.....33
4.3分散式决策下库存模型构建与求解.34
4.3.1双渠道策略34
4.3.2算例分析....37
4.3.3ROPS全渠道策略.40
4.3.4算例分析....44
4.4本章小结...45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47
5.1研究总结...47
5.2不足与展望.....48
参考文献.....49
 
 
中文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零售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人们的消费理念不断变化,消费层次也迅速提升。当前,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个性化购物,对于产品的购物体验也随之增加,零售模式的变化与消费者购物的需求变化密不可分,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全方位的购物体验,不断创新零售模式,在传统双渠道的模式基础上对多渠道进行了整合,实现了信息、资源与渠道的有效融合。全渠道零售模式的出现标志着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渠道信息共享为媒介、以人工智能为桥梁的新零售时代的到来。
全渠道零售在双渠道供应链的基础上进行了渠道融合,渠道融合加大了供应链管理的难度,通过对比“线上购买线下取货”和“线上预订线下付款取货”两种全渠道零售模式可知,库存控制管理是新零售时代下供应链成员的重要决策内容。库存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必然成为该领域主要的研究内容。本文以双渠道供应链为基础,对比研究了开设“线上预订线下付款取货”(ROPS)全渠道零售模式前后的供应链结构,结合消费者效用理论分别确定了两种零售模式下的渠道需
求,分析了定价和需求的变化。同时,结合两种零售模式的库存特点,以报童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库存模型,分析了供应链成员在开设ROPS渠道前后的库存决策变化。研究结论表明,实行ROPS全渠道策略会使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发生渠道转移,会对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价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ROPS渠道扩展造成的需求变化会影响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库存设置,需求不确定性的大小会影响双方最优库存水平的决策。论文选题将库存研究与新零售模式进行结合,符合目前零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双渠道供应链;全渠道零售;消费者效用;报童模型;库存控制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的不断增加,全民消费总体水平不断上升。伴着消费行业的发展,消费模式的创新,物流业成为了现代重要的服务业之一。在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下,全社会物流总额逐年上涨,企业对于物流管理也愈发重视。物流管理需要企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物料进行合理运输和配置,通过物流各环节之间的有效配合与协调,达到物流低成本高效益。一直以来,物流都是供应链最重要的环节,负责对物资和信息进行流通管理,而在物流各个环节中,库存管理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它负责对物料的采购、验收、保管、进出库进行有效管理,是企业运营决策中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对于企业而言,保持经济效益最优的库存持有量,控制采购入库和销售出库的合理性至关重要。较少的库存持有量可以帮助企业减少产品物流积压带来的压货风险和利益损失,可以使其有充分的流动资金运营管理企业。由此可见,库存管理在企业经营与供应链物流管理中的意义就在于调节商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冲突,通过控制库存持有量来满足市场买卖关系的平衡,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下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最优。
现如今,电子商务的发展、消费模式的更迭、移动支付的广泛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倾向通过移动设备进行网络购物。结合消费者对线上渠道的偏好,各类品牌商为了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防止客户群体流失,纷纷在线下实体店的基础上开通了线上销售渠道,例如国内苏宁电器、国外沃尔玛超市等大型线下零售企业,都构建了网络在线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很长一段时间内,线上线下双渠道成为消费者购物的主要渠道选择。然而,伴随着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购物需求和购物体验,双渠道零售模式渐渐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具体表现为消费者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开始重视购物过程中的体验感,并且不再拘泥于在单渠道下完成购买行为,开始转向了多渠道并行购买,对购物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渠道选择。同时,双渠道独立运营机制也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渠道间的竞争和利益冲突成为较为常见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相互独立,渠道之间不存在交叉融合,相同产品之间可能会出现线上线下定价不一、售后差异等情况,渠道内部竞争会造成已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流失,过度的渠道竞争关系会导致企业整体效益降低。为了解
 
 
决双渠道竞争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低下问题,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购物满意度。部分学者提出了全渠道零售的概念,零售企业在此概念的基础上对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进行了整合,推出了全渠道零售模式。全渠道零售(Omni-Channelretailing)是企业将实体渠道、网络渠道和移动电子商务渠道整合起来地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并提供服务的零售模式[1],该模式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和购物体验,更好地发挥渠道协同带来的优势。网络时代背景下,全渠道零售模式背后的供应链结构成为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与广泛研究,为现实企业的各类决策奠定了深刻的理论基础。
全渠道零售下,企业不仅能够发挥线上便捷和线下体验的优势,还能够通过渠道融合引流客户,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提高了运营效率。在国外,多数零售企业已经开始广泛实施全渠道零售模式,常见的全渠道零售模式包括“线上购买线下取货”(BOPS,BuyOnlineandPickupinstore)、“门店配送”(SFS,Shipfromstore)、“展厅模式”(Showrooms)、“退货到门店”(RTS,Returntostore)和“线上预
订线下付款取货”(ROPS,ReserveOnlinePickupandPayinstore)。在国内,“线上购买线下取货”和“门店配送”的新零售模式多被企业所采用。“线上预订线下付款取货”(ROPS)模式是指消费者只需在线上预定产品,前往线下门店体验产品后再决定是否购买的模式。“线上购买线下取货”(BOPS)模式是指消费者利用移动设备在线上平台浏览查阅商品,选定产品后下单付款,并在指定期限内前往附近门店取货完成订单交易的购物模式,线下取货过程中若对所取货物不满意,则可当场在实体店铺申请退款换货等服务。例如,2016年双十一期间,优衣库首次尝试新零售模式,推出了“线上线下同价”活动,次年双十一推出了“线上购买、门店自提”的服务,将线上和线下销售充分联系起来,实现了BOPS模式在国内市场的初应用。“门店配送”(SFS)模式是指消费者通过移动端在线上下单,而后等待产品送达到家的模式,该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配送速度快,货物直接由品牌线下门店发往顾客,可实现短期内迅速到货。2018年,天猫、菜鸟与屈臣氏强强联手,在国内多地实行起SFS配送服务。
尽管双渠道与全渠道零售模式一定程度上都促进了企业发展,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为便捷满意的购物模式,但复杂的供应链结构使两种零售模式之间存在了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消费者渠道转移行为带来的各方变化,如渠道需求、产品定价、库存控制等决策变化。同时,相比于BOPS全渠道零售模式,ROPS模式的预定体验机制可以使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更大满足,同时使企业的库存持有量得到进一步优化。本文以双渠道和“线上预订线下付款取货”(ROPS)全渠道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在考虑消费者对产品价值感知的基础上构建消费者效用函数,以消费者渠道剩余价值计算产品渠道需求,并对比分析双渠道和ROPS全渠道模式下的市场需求变化,结合渠道需求变化规律和报童模型理论,对供应链参与成员的库存控制决策做出分析,探索影响其库存和利润变化的关键因素。
1.2研究意义
全渠道零售是近年来零售行业和学术界都广泛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双渠道和ROPS全渠道零售模式为研究背景,探讨两种模式下的需求、定价和库存策略,对比分析开设ROPS渠道前后对企业各方面的影响,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方面来说,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研究内容甚多,包括渠道选择、定价策略、库存决策和供应链协调等内容。目前,双渠道供应链在各方面的研究都较为成熟,而全渠道供应链的研究则集中在部分新零售模式的实证研究和定价服务策略。本文通过分析全渠道零售模式的特点,总结出新零售模式之间的差异关键在于库存控制,因而在双渠道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对全渠道供应链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将定价和库存控制作为了重点研究内容。文章主要运用了消费者效用函数和报童模型等理论,分别对渠道需求、定价和库存问题进行了研究。该研究丰富了全渠道领域下的定价决策和库存决策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市场零售策略和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研究内容,
填补了新模式的研究不足,扩展了全渠道领域的研究方向。
从实践方面来说,全渠道策略最大的特点在于线上线下的信息传递,通过渠道整合为消费者带来跨渠道购物的购物体验。实施新零售模式会使原有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企业的定价决策、服务策略及库存决策会随之变化,进而会对企业的运营和经济效益产生影响。本文将当下较为新颖的“线上预订线下付款取货”(ROPS)模式作为全渠道零售模式的研究背景,对比分析了双渠道与ROPS全渠道供应链结构的差别,为不同零售企业对于是否开设ROPS渠道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建议,帮助企业最大限度满足顾客的购物满意度,科学合理地降低运营成本,减少库存持有风险,为企业提高综合收益,对企业高效率运作提供帮助。
1.3主要研究内容
目前有关全渠道零售模式的研究多以BOPS模式、展厅模式和SFS模式,研究内容多集中在新零售背景下的渠道选择、定价策略与服务策略等方面,关于ROPS模式的研究还较少,以BOPS模式为对照,可以分析出ROPS模式的特点在于预定体验机制带来的库存持有量优化,因此本文以ROPS模式为全渠道零售模式的代表,分别在第三章和第四章对开设ROPS模式前后(即双渠道与全渠道)的渠道需求变化和供应链成员的库存决策变化进行研究。文章研究内容具体包括:
(1)对已有双渠道和全渠道供应链管理的文献进行总结综述,分析不同零售模式下的供应链结构特点及决策内容,明确全渠道库存管理的重要性及研究意义,对相关理论模型进行学习扩展。
(2)对比分析双渠道和ROPS全渠道两种零售模式下的需求和定价变化。论文考虑了消费者在不同渠道下对产品的价值感知不同,分析了消费者在线上、线下以及ROPS渠道购买产品时的产品估值的变化情况,结合产品销售价格、渠道不便利成本和渠道服务水平等因素,构建了消费者效用函数。根据不同渠道下的消费者效用函数分别刻画了双渠道和全渠道策略下的需求模型,分析了拓展ROPS渠道前后需求、定价的变化情况。
(3)探讨了双渠道和ROPS全渠道零售策略下,供应链成员库存持有量的决策问题。论文构建了单制造商单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结构,对两种零售策略下双方的库存运营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散式决策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报童模型为理论依据、以供应链成员各自利润最大为目标的库存模型。结合上述开设ROPS渠道带来的需求变化,对双渠道和ROPS全渠道零售策略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库存控制决策做出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影响库存控制决策的关键因素。
1.4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对已有文献及研究成果进行查找分析总结,进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所要研究领域问题的一种方法。结合本文对ROPS全渠道零售策略的研究,可以将现有文献和理论划分为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库存管理、消费者渠道选择和消费者效用四大部分。通过学习相关理论模型、参考相关文献,总结当前供应链及库存研究现状,为ROPS全渠道零售模式的定价和库存策略奠定理论基础。
(2)数学建模法:本研究从消费者效用的视角出发,将不同的感知价格、渠道不便利成本和服务努力等因素引入消费者效用函数模型,进而构建需求函数得出需求变化。这不仅是以消费者为出发点来定义需求而且更能体现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特征。同时,通过建立商家在不同零售模式下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利润函数,利用报童模型的方法进行求解,最终得到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决策,为商家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渠道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3)数值分析法:为了研究全渠道ROPS模式中多种参数对于消费者渠道选择
的影响,以及不同零售策略下不同参数对库存决策的影响,本文利用数值模拟现实问题从而得到相关结论,对所建模型的适用性和科学性进行了验证。
1.5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1.5.1论文结构
本文以新零售ROPS模式下的库存管理决策展开研究,以期对全渠道零售供应链的实践应用和理论研究方面提出有效的建议。论文的结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首先从消费者市场和企业运作实际情况出发,阐述零售行业的渠道发展历程,引出本文研究重点全渠道零售下的库存管理;其次分析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阐述文章主要研究内容;最后对论文的框架和创新点进行总结。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结合文章关于双渠道与ROPS全渠道的对比研
究,可以将本章理论与文献内容划分四个部分,包括双渠道与全渠道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库存管理、消费者渠道选择与消费者效用。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总结综述,分析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要点,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三章,基于消费者感知价值的供应链需求研究。本章考虑了消费者在不同渠道购买产品时具有价值感知,对消费者效用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消费者效用的渠道需求函数并对其进行分析。
第四章,全渠道供应链库存研究。本章建立了单零售商与单制造商构成的二级供应链结构,分析该供应链结构下供应链成员的库存控制决策。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分为开设ROPS模式前和开设ROPS模式后,对拓展渠道前后的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构建各自的利润函数。利用报童模型,以供应链成员各自利益最大为目标,分别求得各自的最优的库存决策,并借助Mathmatica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拓展渠道后需求的变化对供应链成员最优库存决策的影响。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在总结概括本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文章的不足并提出可进一步改进的方向。结合ROPS模式的零售特点,分析了ROPS模式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BOPS模式的区别,分析了ROPS模式的运营流程及库存量确定的方法,对ROPS模式下的库存控制管理展开了研究。
(2)以往文献大都从制造商单方面考虑,建立线性需求函数,而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购物感知,本文从消费者的角度研究市场需求,基于消费者效用建立渠道需求函数。考虑消费者购物时产品感知价格、渠道不便利成本和服务水平等对其的影响,通过综合效用来选择购买渠道,最终确定各渠道需求。
(3)本文构建了全渠道零售分散库存模型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函数,得出两者在不同零售模式下各渠道的最优库存,分析了渠道需求变化对供应链成员利润和库存量的影响。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双渠道与ROPS全渠道两种零售模式下的需求、定价与库存控制研究。考虑到消费者渠道选择与效用函数是求解市场渠道需求的重要理论依据,报童模型是库存控制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法,故本章从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库存控制、消费者渠道选择和消费者效用这四个方面进行理论学习和文献研究。
2.1供应链管理
2.1.1双渠道供应链
双渠道供应链是指由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构成的供应链系统。线上渠道是指厂商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产品销售,通过快递物流将产品运送至消费者手中;线下渠道是指传统门店零售渠道,消费者通过实体门店对产品进行挑选和购买。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双渠道供应链展开了研究,包括双渠道之间的竞争、选择、定价等。
在渠道竞争方面,王小龙等(2009)[2]在单制造商和单零售商的双渠道供应链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渠道之间的竞争问题。申成然等(2014)[3]以消费者网络比价行为为突破点,在分散式决策的基础上对传统线下渠道和线上线下双渠道模式进行定价分析。结果表明,线上消费者的出现破坏了零售商的收入,增加了渠道冲突,通过设计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机制,实现了双渠道供应链的整体最优协调。计国君等(2018)[4]在考虑渠道冲突的基础上,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研究了零售商努力行为对消费者的影响,进而研究了零售商努力对跨渠道竞争决策的影响。
在渠道选择方面,Park等(2003)[5]研究了双渠道供应链和传统供应链两种零售背景下的价格均衡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增设网络直销渠道会使供应链整体利润提高。Yan等(2009)[6]通过对双渠道零售中的线下服务水平进行研究,得出了双渠道供应链结构的形成可以有效激励线下零售商的服务水平,线下服务的改善可以为企业带来良性循环,帮助企业提高综合效益。彭为、黄丽(2014)[7]通过构建利润共享模型,研究了无渠道协调机制下渠道成员对于传统零售模式和制造商与零售商分别主导的双渠道零售模式的渠道选择策略。梁喜(2018)[8]将市场现有的销售模式划分为线上直销双渠道、线下分销双渠道和线上代销双渠道三种模式,探讨了制造商在三种供应链结构下的最优定价和渠道选择问题。
在渠道定价方面,Chen等(2012)[9]指出双渠道供应链背景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分别独立经营各自销售渠道,双方之间不可避免会产生价格竞争,考虑到两渠道下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不同,故可以将不同渠道下的同种产品进行区别定价。学者徐峰、盛昭瀚等(2011)[10]考虑了不同地区的市场存在差异这个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制造商定价模型,得出了差异化定价的必要性。张喜征等(2016)[11]致力于研究可替代产品的双渠道供应链,通过分析零售市场中存在同类且有产品竞争的情况,对可替代产品的定价策略及供应链协调做出了研究。周建亨、张志芳(2017)[12]考虑到双渠道供应链运营过程中产品体验性不同会造成消费者对渠道感知的不同,分别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各自负责的渠道做出了定价和需求的分析。
2.1.2全渠道供应链
全渠道是对供应链流通环节的所有形态的总称,包括线下门店销售渠道和线上网络销售渠道,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线上销售与线下体验的深度融合。全渠道零售是指企业为了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而通过渠道整合的方式销售产品或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无缝”的无差别的消费体验的零售模式。消费者与零售商之间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自由地通过线下和线上渠道实现接触并完成交易。
2009年,全渠道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在美国IDG数据咨询公司发布的当年年度零售业研究报告中,全渠道下的消费者被定义为多渠道消费者动态演变的结果。2011年,美国贝恩咨询公司研究员DarrellRigby(2011)[13]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文章“thefutureofshopping”,文章提到零售业正面临数字化再造,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正赋予零售业全新的生命,并以此提出全渠道零售(Omni-channelRetailing)的概念。自此开始,“全渠道零售”的定义便成为零售企业和专家学者热衷讨论的内容。国外学者较早便开始从零售渠道变革的角度出发,对全渠道零售进行研究。法国零售业的专家学者Burdin(2017)[14]利用空间维度将零售业的发展按照渠道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近现代的零售业被划分为单渠道、多渠道、跨渠道与全渠道阶段。Verhoef等(2015)[15]通过研究全渠道零售模式的特点,指出全渠道是由双渠道或多渠道演变推进而来的,全渠道模式的实施使得市场原有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多种渠道灵活组合的销售形式,使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发生了改变,同时也享受到了更完美的购物体验。而在Herhausen(2017)[16]等人的研究中恰好可以发现,购物体验感是消费者最直观的消费感受。因此可知,全渠道时代是以消费者体验为导向的零售时代,品牌商通过对渠道、资源与服务的整合优化,在消费者所到的每个环节都传递给其有效的产品及服务价值。国内部分学者也较早对全渠道问题进行了研究。学者李飞(2012,2013)[17,18]基于顾客购买对多渠道零售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此同时对全渠道进行了学术定义,将全渠道定义为通过整合渠道为消费者提供综合性较强
 
且体验感较高的购物模式。林英泽等(2017)[19]通过百联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作,给出了新零售的定义,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相结合的渠道策略,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满足其全方位需求的零售模式。全渠道零售与双渠道零售的区别在于全渠道以移动商店、实体店、电子商务等为载体,将多种渠道相融合,使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渠道组合模式来进行产品购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全渠道零售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入全渠道零售后对供应链及成员的影响等相关领域。研究的主要新零售模式包括BOPS(线上购买线下取货)模式、SFS(门店配送)模式、Showrooms(展厅模式)、ROPS(线上预订线下付款取货)模式。作为渠道整合的重要方式之一,BOPS模式在目前各类零售市场中应用非常广泛,服装连锁企业优衣库、拉夏贝尔、Zara等纷纷采取BOPS策略[20];宝岛眼镜在线下门店的基础上联合电商平台实施了BOPS策略;沃尔玛、梅西百货、苏宁、国美等零售企业也通过实施BOPS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1]。而SFS模式则广泛应用于生鲜、餐饮等行业中,永辉超市、盒马鲜生、大润发优鲜等生鲜企业在提供线上订单直接配送的服务后,逐渐培养了用户线上购买生鲜的习惯;快餐品牌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星巴克等也早已实施了线上购买配送到家的零售模式。反观展厅模式,国外男装品牌Bonobos、互联网眼镜品牌WarbyParker等企业都不在拘束于网络渠道,开始大力发展实体门店业务,不同于传统的实体门店,这些企业所开设的实体门店其实是帮助企业展示其线上销售的产品,即通过“展厅”吸引人们前往门店体验产品,进而促进产品的线上销售量。而ROPS模式目前经营最好的企业是CycleGear,该企业是美国摩托车零部件及穿戴设备的零售商品牌。
随着全渠道零售的快速发展,学术界对全渠道零售的研究越来越多,所涉及到的研究领域也日益增多。在实证研究方面来看,Pauwels等(2011)[22]研究发现只有个别品类的产品才适合采用BOPS模式,并非所有商品在开通BOPS模式后都是有益的,文章以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只有对部分消费者销售特定产品时,提供BOPS模式才会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Gallino等(2017)[23]也认为BOPS模式可能并不适合每一种商品,BOPS模式的引入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正向收益,同时也会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文章结论强调了引入BOPS模式后需对渠道库存做出合理决策。从渠道策略角度分析,Bell等(2014)[24]研究了不同种类的产品在实施BOPS策略后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还考虑到BOPS的引入带来的额外消费情况,研究得出BOPS模式可以改善顾客对于产品品牌的认知,提升消费者线上到线下渠道的转移率,增
 
加市场总需求,提高供应链整体利润。Gallino等(2014)[25]研究对比了传统双渠道
与BOPS全渠道两种零售策略下企业的产品销售情况,证明了开设BOPS渠道虽然会减少线上渠道的产品销量,但却会使线下渠道的产品销量增加,为供应链整体带来更高的利润。刘咏梅、周笛(2018)[26]在考虑消费者类型和服务敏感度的影响下构建了双渠道和BOPS全渠道模型,对比分析了集中式和分散式情形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收益变化,得出了开设BOPS渠道的有效条件。
从渠道定价角度分析,Cao(2016)[27]基于配送成本与定价分析了零售商的渠道策略,研究了BOPS零售策略下多种分销渠道向顾客销售产品的渠道需求分配和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曹稳、张琴义等(2018)[28]在研究中对比分析了同价模式和异价模式下的BOPS策略的实施情况,综合考虑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产生的不同需求,探讨了企业实施不同销售策略时的收益情况,并给出了实施BOPS模式的最佳条件。刘金荣等(2019)[29]研究了双渠道价格竞争下的消费者渠道购买情况,通过研究双渠道和BOPS全渠道零售模式下的定价和服务策略,得出了开设BOPS渠道的合理适用条件。范辰等(2018)[30]探讨了存在渠道价格竞争下的BOPS渠道整合的适用条件,并对实行BOPS模式前后的定价、服务策略做出了相应分析。从供应链成员合作机制方面来看,范辰等(2018)[31]在另一篇文献中站在零售商和制造商两个角度,分析了双方分别占主导地位时的供应链结构,得到BOPS策略可以为商家向上销售提供契机的结论。
从库存管理角度分析,Gao和Su(2016)[32]通过研究全渠道中零售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线上线下信息传递,发现了全渠道策略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产品,解决了产品价值不确定性和可用性不确定性两种类型的消费不确定性,为零售商销售不同类型产品提供了参考依据。Modak等(2017,2019)[33,34]在两级供应链结构的基础
上,对零售商库存分配决策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邝波、刘咏梅(2016)[35]对BOPS全渠道零售模式的购物特点进行了分析,得到了BOPS渠道的实施会使消费者在渠道转移的过程中为企业带来交叉销售,文章通过构建BOPS线下库存模型,分析了
交叉销售对供应链成员的利润收益情况,为企业库存运营提供了帮助。
此外,关于全渠道零售模式的研究还包括多种新零售模式,叶渊砾和何铭强(2018)[36]以线上线下结合的生鲜行业为例,提出了线上下单、门店设仓、线下即时配送的SFS模式,以此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Bell等(2013)[37]通过研究了实体展厅对消费者渠道选择的影响,得到了全渠道环境中消费者的渠道转移会对信
 
息差异产生影响的结论,并表明开设展厅模式会对商家盈利有正向积极的作用。Jin等(2018)[38]基于BOPS模式建立服务区域内的订单理论模型,引出了ROPS模式,
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式下单位库存成本与顾客到店率之比对服务区域范围的影响,得出了零售商提供全渠道策略的适用条件。Zhang等(2018)[39]研究了实施ROPS模式对零售商定价、库存和利润的影响。
综上所述,目前业界应用较为普遍且学术界研究较为深入的全渠道零售策略包括BOPS模式、SFS模式、Showrooms模式和ROPS模式。考虑到ROPS模式本质
上是在BOPS模式上对消费者购物满意度的进一步提升,且ROPS模式日渐成为消费者青睐的购物模式,因此本文以ROPS模式相较于BOPS模式最大的不同——库
存为切入点,探讨了全渠道ROPS模式下供应链成员的库存决策变化。
2.2供应链库存控制管理
供应链库存管理是以库存为主展开的供应链活动,通过对企业物料的库存进行管理,为企业的库存相关决策和服务决策等提供帮助,库存管理不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需求预测与补给,更多的是管理者通过对库存进行决策与优化,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库存控制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供应链参与成员的重要决策内容,合理的库存控制决策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库存水平、提高企业经营利润。
报童模型是一种典型的库存控制模型,利用报童模型可以计算单周期内具有随机需求的最优订货问题。使用报童模型求解于供应链结构中不确定市场需求情况下的库存求解问题,其关键就在于通过对产品最优订货批量的确定,使企业达到收益最大损失最小。在实际销售市场中,制造商和零售商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来决定各自需要准备的产品库存量。若产品订货量较大,就会产生供过于求,决策主体就面临着库存积压或低价折旧的风险;若产品订货量较小,又有可能出现供不
应求的情况,决策主体又面临因缺货而减少损失的状况。因此,对于决策主体而言,依据需求的预测量进行有效期望计算所得出的订货批量就是其库存决策的关键,通过期望利润最大化求解得出决策者最优的订货批量,即库存持有量。
国内外学者纷纷以报童模型为基础,对库存控制进行了研究。Chiang等(2005)[40]研究了二级供应链结构下的双渠道库存管理模型,分析得出双渠道供应链下的库存控制更为有利。夏海洋、黄培清(2007)[41]以混合分销渠道结构为研究背景,运用报童模型分析了短生命周期的产品供应链结构在不同运作模式下的库存策略,并通过算例分析得出了供应链成员最优库存决策。李培勤(2010)[42]在学者夏海洋和黄培清的研究基础上优化了两级供应链结构的库存策略。通过对线性转移支付和收益共享进行契约协调,为供应链结构带来了新的库存协调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线性转移支付合约与收益共享合约无法同时满足库存与利润同时最优。黄松、杨超等(2010)[43]在报童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客户战略行为和风险态度,对产品定价和库存决策做出了合理研究。李莉等(2013)[44]基于消费者对渠道选择的偏好性对库存进行了研究,利用报童模型构建了库存决策定量模型,得出了需求不确定性和消费者渠道偏好度与库存策略成正相关,与利润呈负相关。周艳菊等(2014)[45]采用前景理论建立了产品订货模型,通过分析随机市场中零售商对于需求不确定的两产品订货问题,为业界两产品甚至多产品订货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范丹丹、徐琪(2013)[46]研究了双渠道供应链中消费者的渠道转移率对库存策略的影响,并通过构建库存优化模型,得到了合作下的库存策略要优于不合作的结论。柏庆国等、徐贤浩(2015)[47]以双渠道供应链结构为基础,研究了具有学习效应的两种分销渠道并存的最优库存策略问题。王海燕等(2018)[48]在经典报童模型订货决策的基础上加入了报童对市场随机需求的误判因素,避免了因需求误判而造成的收益损失,肯定了该模式下最优订货策略对于控制期望成本的有效作用。陈志刚等(2018)[49]基于市场需求预测更新,在经典报童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渠道紧急情况、市场需求信息和成本对双渠道订货策略的影响。王桦、官振中(2019)[50]研究了消费者异质性影响下的零售商库存决策情况。
除了报童模型的广泛应用,企业库存共享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黄菲菲等(2015)[51]对全渠道零售模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库存水平在全渠道零售模式中的重要性,为企业提出了全渠道零售模式普遍使用的部分共享库存机制,为零售企业实施全渠道模式提供了库存方面的支持。经有国等(2016)[52]研究了共享库存与不共享库存下的双渠道订货模型,得出共享库存机制下企业订货量较低、利润更优的结论。徐琪、高晓晴(2019)[53]探究了零售商与平台信息共享情形下的库存优化决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共享信息不能保证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且信息内容不能帮助供应链系统达到均衡状态,对于零售商而言,自身分享传递的信息会影响其库存决策。
2.3消费者渠道选择
随着电商平台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销售环境的不断完善,消费者对于线上购买的接受度逐渐增加,甚至开始依赖线上购物,这种购物环境使得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开展线上业务,通过增设线上销售渠道增加其业务量。零售业线上业务的快速发展促使着学术界对在线渠道的研究。
在有关消费者渠道选择理论研究中,Baal等(2005)[54]通过分析产品销售频率、渠道销售技术以及信息搜索便捷度,得出消费者在不同购物阶段下的渠道选择情况不同。Kacen等(2013)[55]在通过对消费者进行在线购买的多属性感知测量,得到了关于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的感知和偏好共同作用的多属性态度模型,分析了在线渠道的竞争优势及劣势。王全胜等(2009)[56]研究总结出影响消费者渠道选择的因素包括渠道自身、消费者购买决策和客观环境影响。补国苗、张博文(2010)[57]通过对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和购物行为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消费者的购物行为特征为准,得出了影响顾客购买渠道选择的因素,包括行为因素、产品本质、渠道服务水平和信息传递。吴泗宗等(2012)[58]在多渠道背景下考虑了顾客与产品匹配机理下的消费者渠道行为,探讨了产品、渠道和消费者自身特性对消费者渠道选择产生的影响。马倩(2015,2016)[59,60]将研究重点聚焦于消费者在双渠道购物中影响其渠道选择的因素上,通过总结已有研究和实际消费市场情况,将影响因素总结为消费者、渠道、产品及情景四大因素,为企业提高消费者忠诚度提供了解决思路。
通过上述文献研究总结可得,影响消费者渠道选择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消费者、产品和渠道。以上三种影响因素中,以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偏多。Verhoef等(2007)[61]在研究消费者行为特征的同时,发现消费者对产品价值和线上服务的感知程度、购买过程中的便利程度都会影响其对于渠道的选择,消费者可能会因为某个因素影响而快速转移购买渠道。Lu等(2011)[62]研究发现当同时提供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时,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线下渠道进行购物,这与用户对渠道使用的意愿程度有关。Melis等(2015)[63]研究发现,消费者购买产品时所做出的决策都是其自身对产品本身和商家所提供的服务进行量化感知而来的,学者Yang等(2011)[64]也将研究重点放在了线下转线上过程中消费者感知的变化。吕玉明、吕庆华(2013)[65]考虑消费者购物过程中的效用值,分析了消费者效用对消费者渠道选择的影响。何艳如(2014)[66]将消费者感知价值分为感知性价值和情境性价值,综合比较了实体渠道和网络渠道下的消费者感知价值对渠道选择决策的影响。刘立等(2014)[67]在分析了消费者所处的购物环节和产品的市场销售环境之后,进一步研究了渠道特征对消费者购物时渠道转移行为的影响。肇丹丹(2015)[68]在信息搜集与获取能力日益增强的基础上研究了线上互动情况对消费者渠道转换意愿的关系。Nisar等(2017)[69]研究了消费者满意度对其在线购买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满意度会使用户产生较高的购买意愿,即促进了消费者在线购买的忠诚度。
从产品本身视角来研究渠道选择也是消费者渠道选择中的一大重要内容,然而由于产品能够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因素相对来说较为固定,所以这部分的文献内容相对集中。Thomas等(2005)[70]和Chiang等(2006)[71]研究发现,除了不同渠道间的产品价格会影响消费者的渠道选择之外,消费者大多还会根据产品的类别种类进行渠道选择。Mahmud等(2014)[72]指出,在线渠道中线上服务的提供影响着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程度,而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是电商平台面临的重要问题。Park等(2017)[73]研究发现,线上购物模式越来越受欢迎,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移动设备在线购买那些具有经验特征和信用特征的产品。
2.4消费者效用理论
效用是指被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可以满足人们需求的程度,消费者效用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获取服务的过程中得到满足的程度。消费者效用是消费者通过对产品或服务进行主观评价得到的效用函数,它结合了效用函数和行为经济学的学科理论,在消费者效用评价过程中,需要以消费者对产品的估值为基准、消费者剩余为依据,进而得出消费者对产品的效用满意度。消费者效用对企业管理有一定现实意义,可以帮助企业完善产品相关配置和服务,从而更好地服务消费者,稳定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关于消费者效用在渠道构建中的运用,Dumrongsiri(2008)[74]以消费者效用为理论依据,就渠道价格和服务质量共同定义两渠道的消费者效用属性,从而建立消费者效用模型研究不同渠道下的定价策略和服务策略,为制造商渠道选择做出理论依据。浦徐进等(2008)[75]通过对线上和线下渠道的消费者效用进行评价比较,研究分析制造商是否应该引入线上渠道。与浦徐进等的研究类似,Xiao等(2016)[76]分别通过价格和价格与交通距离对线上和线下渠道进行消费者效用的刻画,以此研究双渠道策略下供应链成员的渠道决策问题。孙晓东等(2013)[77]构建了消费者效用函数,研究了消费者存在异质性时对产品定价和产品质量的影响。学者赵礼强等(2014)[78]研究发现,制造商在保留传统零售渠道的同时,也会通过网络渠道将产品直接销售给客户,电子渠道拓宽了市场范围,降低了运营成本,满足了个性化需求。在此基础上,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建立了双渠道下的需求函数,并建立了协调契约模型。
Xu等(2018)[79]在用价格来定义消费者效用函数的同时,也引入了消费者的渠道偏好来定义在线渠道消费者效用。朱玉炜、徐琪(2013)[80]在研究双渠道供应链竞争策略的过程中引入了消费者时间敏感性,考虑了时间敏感系数对于消费者购物效用的影响,并以此分析该系数对于渠道需求的影响,为企业提出了相应的定价和需求竞争策略。王磊、但斌(2015)[81]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研究中引入了消费者效
用,通过构建时变效用函数对供应链成员的利润模型进行了优化,设计了激励机制为生鲜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一定保障。刘金荣(2019)[82]在考虑网络退货和门店服务的基础上构建了消费者效用函数,以此分析产品在不同零售模式下的渠道需求分布情况,进而研究品牌商的定价和服务决策变化。
对上述关于消费者效用的文献进行综述可知,供应链管理中关于消费者效用的研究多以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引入价格、时间、服务、距离、交通成本、消费者偏好性等因素来刻画消费者效用函数,最后以效用函数求解需求函数。这些文献的研究内容为本研究中消费者效用函数的建立提供了很好地借鉴。
2.5本章小结
本文主要研究双渠道与全渠道策略下的供应链结构与成员库存控制决策,因此将本章理论与文献综述分为了四个部分,通过整理国内外学者的文献和理论成果可以看出,双渠道供应链设计到的研究领域较多,研究内容相对成熟,全渠道零售模式的研究日渐增多。部分学者从定性的角度研究双渠道与全渠道零售的内涵、演化过程、实践模式和对策建议等,还有部分学者采用实证研究分析了全渠道零售模式对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考虑到全渠道零售模式下供应链成员之间的订单与契约中存在的库存问题,本文以ROPS(线上预订线下付款取货)模式为背景,考虑消费者在不同渠道购买产品会对产品产生不同的感知价值,采用消费者效用函数求解不同渠道的需求量,分析消费者渠道转移行为带来的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对供应链成员库存和利润的影响。
 
第三章“线上预订线下付款取货”的全渠道零售策略
全渠道零售背景下,新零售模式层出不穷,目前国内最为常见的全渠道模式为“线上购买线下取货”(BOPS)模式。对于消费者而言,BOPS模式为其节约了快递等待时间和快递费用,使其购物更加便捷高效;对于零售商而言,BOPS模式的实施为线下渠道引流了一定客户数量,增加了产品的线下销量,并带来了额外交叉销售利润。但随着消费者购物体验需求的增加,全渠道零售模式不断发展,ROPS(线上预订线下付款取货)模式开始在各行业内兴起。ROPS模式下,消费者可以在线上预订产品不予付款,待前往线下门店体验产品后再决定是否购买。若消费者对产品满意,可在线下门店付款并取走货物;若消费者对产品不满意,则可线上取消订单无需支付额外费用。这种全渠道零售模式最大程度上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也有效增加了产品的市场总需求。在此背景下,本章将从消费者效用出发,结合消费者渠道估值差异进行研究,通过建立消费者效用函数求解渠道需求函数,探讨品牌商在何种条件下以及何时实施ROPS是有利的,分析ROPS的实施对零售商的价格、需求和收益的影响。
3.1基本模型
3.1.1问题描述
随着零售环境的不断完善,产品的零售模式发生了改变。在实施全渠道策略之前,产品销售模式多以线上线下双渠道并行;实施ROPS全渠道策略之后,由传统双渠道模式变为线上和线下融合的全渠道模式。
本章考虑一个品牌商通过双渠道策略或全渠道策略向消费者销售同种产品,双渠道策略要求消费者在购买时立即付款,即线上购买则网购付款等货,线下购买则付款取货。ROPS全渠道策略下,消费者先在线上预定订单,后前往线下体验产品再决定是否付款取走货物。两种零售策略下,品牌商共有三条渠道可进行产品销售,包括纯线上渠道(即Online渠道,用O表示)、纯线下渠道(即Store渠道,用S表示)以及ROPS渠道(用R表示)。消费者可以通过移动网络在浏览产品详情并直接下单,然后由品牌商邮寄产品送达至顾客;也可以自行前往线下实体门店体验选购产品;还可以先在线上下单预约,再去附近实体门店体验感受产品,最后决定是否付款取货。ROPS全渠道策略示意图如图3.1所示,该图反映了ROPS全渠道零售策略下消费者的渠道选择决策,可以看出消费者在不同渠道的购物阶段都会对产品产生估值,都将面临决策。
 
第四章全渠道供应链库存控制研究
全渠道零售背景下,制造商和零售商为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减少渠道间的价格竞争问题,会共同实行线上线下统一售价的定价策略。全渠道零售模式的实施(如ROPS模式),充分实现了购物渠道之间的融合,这种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双渠道模式下的消费者购物时渠道选择单一的问题,消费者可以结合多种渠道进行产品购买。然而,全渠道模式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为制造商和零售商带来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ROPS模式下消费者可以随时取消订单这一行为给制造商和零售商带来了较高的库存不确定性。因此,ROPS模式下的最优订货问题还需进一步分析,该模式是否有利可图还需进一步讨论。
4.1基本模型
4.1.1问题描述
本章研究以单制造商和单零售商的二级供应链结构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实施ROPS模式前后的供应链库存控制决策。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多数线下零售商在与制造商合作实施全渠道零售模式时,都仅提供线下门店库存管理和产品服务管理,而制造商为了激励零售商参与全渠道零售模式的实施,也主动承担了新设渠道下的产品库存成本,即制造商将一定量的ROPS产品提前备货至零售商的线下门店,零售商代替制造商对该部分产品进行“寄售”工作,双方合作以便于消费者更加便捷地获取商品。由于ROPS渠道销售是由线上和线下渠道共同完成的,因而销售流程也包含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双方配合,具体运作流程为:销售期初制造商将ROPS产品库存配送至零售商的线下门店,零售商作为代理销售,需为ROPS产品提供库存管理和产品对应的门店体验服务。
根据上述供应链运作流程可知,双渠道包括线上直销渠道和线下零售渠道,ROPS全渠道包括线上直销渠道、线下零售渠道和ROPS渠道。线上直销渠道由制造商负责,线下零售渠道由零售商负责,ROPS渠道由制造商和零售商共同完成。ROPS模式下,制造商根据ROPS渠道的预估需求进行库存决策,运送至线下门店做好储备,零售商需为ROPS产品提供库存管理、产品售出及店内体验售后等服务(如AR、VR场景体验、在线互动、售后等)。
4.1.2模型假设与参数说明
根据上节双渠道和全渠道的渠道运营分析,本节作出库存模型相关的假设:
(1)以购物渠道为划分依据,将消费者分为线上网络直销渠道类型消费者、线下门店零售渠道类型消费者和ROPS渠道类型消费者。不同类型的消费者需求相互独立,且均为随机变量。
(2)产品定价、产品批发成本、产品生产成本、线下门店服务水平为外生变量,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库存策略为决策变量。
(3)零售商作为被委托方在执行制造商所委托的ROPS类订单时,需保证制造商所提供的ROPS产品库存的完好性。
(4)制造商需负责ROPS产品的线下库存成本,如该渠道出现产品缺货、产品剩余等情况,都由自身承担损失,且应给予零售商一定的单位产品出售补贴。
4.2分散式决策下库存模式及收入成本分析
分散式决策下,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是独立个体,都拥有独立库存,在进行自主决策时,均是以自身利润最优出发。故当供应链结构中遇到突发状况时,供应链分散式决策可以使制造商和零售商分别做好对应的策略,对于双方成员来说具有更强的抗风险性。结合分散式决策下供应链库存系统的结构特点,可以得知双渠道与全渠道策略下的渠道库存管理情况。制造商管理线上网络直销渠道的库存,零售商管理线下门店零售渠道的库存,二者分别满足线上、线下消费者。对于ROPS渠道的消费者,制造商负责为零售商提供ROPS库存,库存管理过程中零售商仅负责库存场地的提供,制造商需支付该类产品产生的库存成本,并向零售商支付一定额度的销售补贴。当ROPS产品库存无法满足ROPS类消费者需求时,缺货产生的成本由制造商承担,同理当销售期末产品未能售尽造成库存积压时,库存残值也归制造商所有。
本文以报童模型为理论支持,分别以制造商和零售商期望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函
数,构建分散式决策下的库存模型。下面对开设ROPS渠道前后(即双渠道策略和全渠道策略)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收入与成本构成进行分析:
当开设ROPS渠道前,供应链结构为双渠道模式,在二级供应链结构中,制造商负责线上网络直销渠道的产品销售,并为零售商提供产品以满足线下渠道的顾客购物需求。零售商负责线下渠道的销售,满足顾客的购物需求和服务保障。因此,制造商的收入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线上渠道的产品销售收入,第二,产品批发收入,第三,销售期末未售出的产品库存残值;成本由四部分组成,第一,产品生产成本,第二,产品配送成本(制造商运至消费者),第三,线上产品的库存持有成本,第四,线上渠道的缺货成本。而零售商的收入则包括两部分,第一,线下零售渠道的产品销售收入,第二,未售出的剩余产品库存残值;成本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线下渠道的产品订购成本,第二,库存持有成本,第三,线下产品的缺货成本,第四,门店服务成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