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县方言声调的实验研究

推荐人:写作督导机构 来源: 写作辅导机构 时间: 2021-12-08 19:42 阅读:
 
 
 
中文摘要
 
文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4 个单字调。前 人对文县方言声调的研究存在分歧,如四声的调值描写,调型、调值的相似是否 导致调类简化与合并等。这些问题不仅是文县方言的研究重点,在整个西北汉语 方言中也具有代表性。文章运用声学实验方法,分析文县方言声调特征,并与前 人研究进行对比,探讨分歧形成的原因,同时还针对前人成果未涉及领域,补充 了个人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文县方言单字调格局为“高低升降”。 阴平是半高降调; 阳 平是纯低调; 上声是高平调带降尾; 去声是中升调; 相比较于男性、老年发音人, 女性、青年发音人的声调格局更为分明。前人分歧原因与当时调查者对声调稳态 段、动态段的把握,调查者的记音习惯,发音人的发音习惯均有关。重重型双字组连读变调发生在两个组合中。一是“阴平+上声”组合,前字 由半高降调变成了半高平调; 二是“X+阳平”组合,后字由后凸调变成了低降 调。相比较于男性、老年发音人,女性、青年发音人更容易发生连读变调。重轻型双字组的轻声字调值并不轻短,与普通话轻声音高特征不同。调型方面,阴平、上声、去声后的轻声字为降调,阳平后的轻声字为凸调,轻声字保留 了曲拱特征。时长方面,轻声字的时长无明显缩短,前后字几乎等长。音强方面, 轻声后字的音强略高于前字。文县方言的阴平与上声、阳平和去声虽调型、调值相似,但是单字调并未合并,声调系统的简化原因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降尾音段在单字调和双字组后字 中普遍存在,是否属于调型段,仍需要更为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关键词: 文县方言,声调,声学实验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文县概况及方言归属............................................................................... 1
第二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第三节 汉语声调实验研究现状........................................................................... 3
第四节 理论依据与分析角度............................................................................... 5
第五节 实验说明................................................................................................. 11
第二章 单字调实验研究......................................................................... 15
第一节 阴平调音高特征分析............................................................................. 15
第二节 阳平调音高特征分析............................................................................. 18
第三节 上声调音高特征分析............................................................................. 23
第四节 去声调音高特征分析............................................................................. 27
第五节 文县方言单字调格局............................................................................. 31
第三章 重重型双字调实验研究............................................................. 33
第一节 阴平调音高特征分析............................................................................. 33
第二节 阳平调音高特征分析............................................................................. 37
第三节 上声调音高特征分析............................................................................. 42
第四节 去声调音高特征分析............................................................................. 47
第五节 文县方言重重型双字调实验结论......................................................... 52
第四章 重轻型双字调实验研究............................................................. 54
第一节 重轻型双字调的音高分析..................................................................... 54
第二节 重轻型双字调的音长分析..................................................................... 57
第三节 重轻型双字调的音强分析..................................................................... 58
 
 
 
第四节 文县方言重轻型双字调实验结论......................................................... 59
第五章 文县方言声调相关问题讨论..................................................... 60
第一节 文县方言降调、升调的区别特征以及合并趋势................................. 60
第二节 文县方言单字调的下降尾音................................................................. 62
结语............................................................................................................65
参考文献....................................................................................................66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县概况及方言归属
 
文县位于甘肃省最南端,白龙江流域下游,西秦岭山脉与岷山山脉交汇处, 隶属甘肃省陇南市。东经 104°16′- 105°27′ ,北纬 32°35′-33°20′ ,是陕、甘、川三 省的交界地带,总面积 4994 平方公里,共辖 14 镇、5 乡、1 民族乡,305 行政 村。今总人口 24 万,96.6%是汉族,3.4%是少数民族,包括藏、回、彝、蒙、 苗、满等 11 个民族。
文县方言古清声母入声字、次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阴平,全浊声母入声字今读
阳平。李荣先生( 1985)根据古入声分派规律,将文县方言归为中原官话区1。
张盛裕、张成材(1986)结合古知庄章日今声母的发音部位,将文县方言(碧口
小片除外) 归入中原官话秦陇片2 。至此,在有关文县方言的研究论述中,都把
文县方言划分为中原官话秦陇片,只有南部碧口话划分为西南官话成渝片。
 
 
第二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前人对文县方言声调的研究,集中在单字调类的归纳和调值的描写(莫超
20043 、岳国文 20074 、朱富林 20145 、朱晓农 20156 、李蓝 20207)。各家对于调
类的归纳结果比较一致,共有 4 个调类。但是调值的记录却存在一些争议,详见 表 1- 1。
表 1- 1  文县方言四声调调值比较表
 
调类 莫超 岳国文 朱富林 朱晓农 李蓝
阴平 31 31 42 42 21
阳平 12 213 13 23 24
上声 53 53 55 55 55
去声 24 35 24 24 213
表 1- 1 显示,文县方言 4 个调类的调值描写都存在分歧。阴平调有 3 种记法,
 
1   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 (1):2-5.
2    张盛裕、张成材.陕甘宁青四省区汉语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6 (2):93-105.
3   莫超. 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语法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4.
4   岳国文.文县方言的语音系统[J].甘肃高师学报学报,2007 (4):5-8.
5   朱富林. 陇中南方言语音调查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2014.
6   朱晓农.西北地区官话声调的类型[J].语文研究,2015 (3):1-11.
7   李蓝.甘肃方言的声调类型及其历史文化背景[J].汉语学报,2020 (1):80-86.
                                          
 
31、42、21,分歧主要在于降调的起点是半高、中还是半低。阳平调有 5 种记法, 213 、12 、13 、23 、24 ,分歧在于是曲折调还是低升调。上声调有 2 种记法,53、 55 ,分歧在于是高降调还是高平调。去声调有 3 种记法,213 、24 、35 ,分歧在 于是曲折调还是中升调。
从前人记录来看,文县方言单字调系统中,调型相同、调值相似的两个单字
调,能互相区别意义。如莫超(2004)8记录阴平调为 31 ,上声调为 53 ,表明文 县方言存在高降调和中降调的对立,调头和调尾都有区别。朱晓农(2015)9描
写阳平调为 23 、去声调为 24 ,表明文县方言存在两个半低升调的对立,区别仅 在于调尾的细微差异。这些现象引人深思,首先,高降调和中降调的区别特征是 调头还是调尾。其次,两个半低升调的区别特征究竟是什么。第三,这两对声调 是否存在合流趋势。
上述问题,在西北汉语方言中也具有代表性,且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如学者 们一致认同西北兰银官话银吴片,中原官话陇中片、河州片等大量存在二声、三
声调方言,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汉语声调系统的简化外,各家却不一致。
曹志耘( 1998)认为,导致声调合流最直接的因素是调型、调值接近10 。张世方
(2000)认为,调值接近只是声调合流的可能条件,最终能否合流,还要受制于 其他条件11 。邢向东(2014)认为,这类多调合流的原因和机制,主因是连读变 调还是单字调调值相近,不得而知12。
另外,前人记录的上声调,有高平调 55 与高降调 53 的分歧。从调值所反映 的情况来看,争议主要在末尾下倾部分是否属于调型段。这类问题,在西北汉语 方言的声调研究中也有过论述,但观点不一。朱晓农、衣莉(2011)指出,西北
兰银官话区的河西、金城片有“降—升— 降”拱形的两折调,末尾下降的拖腔不
仅仅只是某种个人特点、某种语言风格或某种非区别性特征13。但冉启斌(2016)
指出,西北官话很多方言点,发音人在进行单字音发音时通常会带有一个附属的
拖音。这个拖音,不属于调型段,连读中一般不出现,不是单字调的固有成分,
而是额外成分14。
从上述分析可知,前人对西北官话调类简化的动因、下降尾音性质的认识不
同,而这些问题,在文县方言声调系统中也有体现。同时,前人对文县方言声调 的研究,从方法看,基本上采用的是传统听辨法。另外,双字组连读变调尚未有
 
8   莫超. 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语法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4.
9   朱晓农.西北地区官话声调的类型[J].语文研究,2015 (3):1-11.
10    曹志耘.敦煌方言的声调[J].语文研究,1998 (1):11-15.
11    张世方.汉语方言三调现象初探[J].语言研究,2000 (4):48-61.
12    邢向东.西北方言重点调查研究刍议— 以甘宁青新四省区为主[J].清华大学学报,2014 (5):122-134.
13   朱晓农.两折调的故事[C].语言研究集刊,2011 (8):129-141.
14   冉启斌.汉语方言极限声调清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
         
 
 
系统研究。基于此,本文运用声学实验的方法,分析文县方言声调格局,研究双 字组连读变调规律,探讨声调区别特征以及调类合并等问题,希望为今后有关西 北汉语方言声调讨论提供参考。
 
第三节 汉语声调实验研究现状
 
前人使用声学方法分析汉语声调,加深了对声调本质的认识,取得了丰硕成 果。以下将从单字调、双字调、轻声三方面梳理相关成果。
一、 汉语单字调实验研究
刘复( 1924)运用浪纹仪分析汉语方言声调,绘制了长沙、成都、福州等
12 个方言点的音高曲线,提出声调的实质是声音振动频率的快慢15 。林茂灿
(1965)使用音高显示器对普通话单字调的音高曲线作了分析,指出声调的起点、 终点处常出现由自然发音引起的“弯头、降尾”段,它们不属于声调的调型段, 与调位信息无关16 。其后,林茂灿( 1995)又对北京话四声调分布区进行了感知
声学分析,指出声调信息的负载单位是音节中的主要元音及其声学过渡段17 。这
些论述明确了声调的关键信息,成为后来提取声调基频的理论基础。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学界对声调的认识逐渐深入,理论和方法逐渐成熟。 石锋(1994)提出了声调格局理念,指出声调格局是由该语言(或方言) 中全部
单字调所构成的格局。它是声调系统的共时初始状态,是各种声调变化的基础形
式,是进行声调研究的起点18 。朱晓农(2005)对上海话单字调的声学性质作了
全面研究,分析各种基频、音强、音长的归一化方法的优劣,认为 LZ 法最为理
想。同时,他还提出了有别于传统五度制的分域四度制标调法19 。石锋、王萍
(2006)对北京话单字调进行了大样本的分组统计,提出了声调稳态段、动态段 的概念: 稳态段由数据集中的测量点构成,更多地承载着声调的调位信息,在与
其他调位相区分时发挥主要作用; 动态段由数据离散度较大的测量点构成,承载
的调位信息少,与其他调位相区分时发挥次要作用20。
此后,学界在上述理论方法的指导下,对各地汉语方言的单字调格局展开了 探索,涌现出大量成果,为声调的双字调及多字调研究奠定了基础。如贝先明、 向柠《穗、港、澳三地粤语单字调的声学比较分析》 (2016),陶寰、陈楠《新
15   刘复. 四声实验录[M].上海:群益书社,1992.
16   林茂灿.音高显示器与普通话声调音高特性[J].声学学报,1965 (1):8-15.
17   林茂灿.北京话声调分布区的知觉研究[J].声学学报,1995 (6):437-445.
18   石锋.北京话的声调格局,语音丛稿[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19   朱晓农.上海声调实验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0   石锋、王萍.北京话单字音声调的统计分析[J]. 中国语文,2006 (1):33-40.
3
 
 
 
                                             
 
 
派乐山方言单字阳平、上声调的实验研究》 (2018),彭兆婕的《孟加拉国留学 生汉语单字调实验研究》 (2019),巩韦丽的《山东运河流域新派方言单字调实 验语音研究》 (2020)等。
二、 汉语双字调的实验研究
20 世纪 80 年代,陆续出现了双字调的实验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系列理论。 首先是调位变调和非调位变调问题。石锋(1986)对天津方言的连读变调进 行了实验研究,认为天津方言是受语音环境影响的前字变调。同时,他提出了调 位性变调、非调位性变调的概念: 如果某个声调的调型曲线发生了彻底改变,便
可认为是不同调位; 如果声调的调型曲线只是不同位置的移动,都可认为是同一
调位21 。刘娟( 1994)对牟平方言上上相连的变调问题进行了实验分析,同样认
为变调有调位与非调位之别,指出普通话中上上相连,如果前字变阳平,则是调 位性变化,如果前字变半上,则是非调位性的变化。调位是声调自身与其它声调 对立的关键,调位性变化则使得这种对立消失。一般而言,调类发生了改变,便
可归入调位性变调,而调值的改变,则具有两面性,既可以属于调位性变调,也
可以属于非调位性变调22。
其次是协同发音问题,即语流中相邻音段互相影响而造成的变化。吴宗济
(1979)指出,普通话双字组中的协同发音表现在前字音节的末尾和后字音节的 开头之间走势平滑稳定23 。沈晓楠( 1992)指出,声调的协同发音只发生在两个 相邻的声调之间,它对声调的起点、终点、高度都产生影响24 。吴宗济(2002) 在论述必然的变调时指出,普通话二字组连读中,其相邻的两个声调,后字调头 影响前字调尾,发生同化变调,这是协同发音的结果25。
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大批学者开始运用声学实验方法研究连读变调,在单  字调格局的基础上探索变调模式。如许华《泰国学生汉语双字调习得的实验分析》 (2013),赵廷舒《丹东市区方言双字调变调的实验研究》(2018),于蕊铭《长  海县大长山岛方言双字调变调的实验研究》 (2020)等。
三、 汉语轻声的实验研究
汉语轻声的实验研究主要关注音长、音强、音高、音色特征,探讨汉语轻声 的本质。
林茂灿、颜景助(1980)认为,北京话的轻声音长变短,音强减弱,音高随
 
21   石锋.天津话双字组声调分析[J].语言研究,1986 (1):77-90.
22   刘娟.牟平方言上上相连的变调分析[J]. 山东大学学报,1994 (1):8-16.
23   吴宗济.普通话语句的声调变化[A].吴宗济.吴宗济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4   沈晓楠.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协同发音[J]. 国外语言学,1992 (2):26-32.
25   吴宗济. 中国音韵学和语音学在汉语言语合成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 (1):1-14.
4
 
 
 
                                             
 
前面重读字的声调而变化,单元音韵母轻声的音色,元音或多或少地向央元音[ə] 移动26。
曹剑芬(1985)指出,普通话轻声音节的音强不一定弱; 音长一般短于正常 重读音节,大约为正常重读音节长度的五分之三左右,但内部差异很大; 音高失 去原来的单字调型,在上声音节之后读中平调,在阴平、阳平和去声音节之后读
中降调; 轻声音节里的不带音辅音很容易浊化为带音辅音,元音普遍读得较松,
但无论单元音还是复合元音,其原有音色仍可分辨27。
石锋(1986)对天津方言双字调进行实验分析时指出,轻声不仅表现于音强 方面,而且也表现在音长和音高方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变调,在不同调类的后面
呈现出音高的差别,在上声字后最高,阳平字后次之,去声字后再次,阴平字后
最低28。
这些声学实验表明,轻声的性质复杂多变,总结起来主要有: 轻声有调型、 音高随时长的变化而变化、音长明显缩短,它们构成轻声的重要特征; 音强并不 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后,在这些认识的指导下,学界开展了许多相关研究, 包括汉语方言、留学生二语习得方面轻声的特点,加深了我们对轻声的认识。如 梁磊《普通话轻声的实验研究》 (2001),李伟《韩国留学生汉语轻声词习得的 实验研究》 (2020)等。
基于前人研究,本文将依据声调格局理论,采用声学实验的方法,分析文县 方言单字调特征,研究双字组连读变调规律,探讨轻声性质。
 
第四节 理论依据与分析角度
 
一、声调格局理论
声调格局,是语音格局研究的开端。石锋(1994)指出,声调格局是由一种 语言或方言中的全部单字调所构成的格局。它是静态的分析,是声调研究的基础 形式,是考察各种声调变化的起点。他认为,在一个平面坐标图中把各个声调的
T 值数据依次标示为坐标点,再用平滑曲线分别把同一声调的各点连接起来,就
成为这种语言或方言的声调格局图29 。声调格局能直观反映声调的整体特征和彼
此的相互关系,便于不同调类之间的比较。如下图 1- 1 所示。
 
 
 
26   林茂灿、颜景助.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J].方言,1980 (3):166-178.
27    曹剑芬.普通话轻声音节特性分析[J].应用声学,1985 (4):1-6.
28   石锋.天津话双字组声调分析[J].语言研究,1986 (1):77-90.
29   石锋.北京话的声调格局,语音丛稿[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5
 
 
 
                                             
 
 
 
 
图 1- 1  北京话单字音格局图30
本文将依据声调格局理论,对实验所得声调 T 值数据进行归类整理,把不同 单字调的声调曲线放置在同一空间内,绘制出文县方言单、双字调的格局图,展 开静态与动态的分析。
二、语言变异理论
语言变异理论,主张动态地描写语言,由以拉波夫为主要代表的“变异学派”
创立,他们认为语言是“有序的异质体”, 变异是其本质,而变异与语言之外的
因素存在有序的联系31。
语言变异理论指出一些非语言的异质要素,如性别、年龄、社会阶层、民族 等能影响语言的发展变化。语言变异理论的研究方法以定量分析为原则,主张在 明确的言语社区中对各种语言变项进行大量材料分析与对比,最后得出一个概率 性的答案。具体涉及抽样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记录法、实验法、文献搜集 法、语料库分析法、语言态度调查法等。这些方法将语言学和社会学结合起来, 为认识语言共时与历时变化、预测未来语言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国内学者在语言变异理论的指导下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如胡明扬( 1988) 采用非随机抽样法对北京话中将[ʨ][ʨʰ][ɕ]发成[ʦ][ʦʰ][s]的“女国音”进行了调查,
得出“女国音”只是北京女学生青年的一种特殊语音现象,是受女性爱美这一社
会心理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种语音变体32 。高海洋(2003)分析了当代北京口语
语料库的高频词使用状况,得出这些词汇的使用与城区、民族、说话人的职业、
性别均有关的结论33 。陈园园(2013)对耒阳方言的变化展开考察,认为年龄以
 
30   石锋、冉启斌、王萍.论语音格局[J].南开语言学刊,2010 (1):1-14.
31    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32    胡明扬.北京话“女国音”调查[J].语文建设,1988 (1):26-31.
33    高海洋.北京话高频词使用状况分析[J]. 中国社会语言学,2003 (1):26-33.
6
 
 
 
                                             
 
及学历的不同是主因34。
本文主要是从性别、年龄两个社会变量,对文县方言声调展开分组统计。基 于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发音人音高数据,对比声调格局图,分析社会因素对声 调格局和声调演变的影响。
二、分析角度
本文将从调型、调域、调值、时长、声调特征点、主体分布、分布空间 7 个 角度来考察文县方言声调的特点。
调型,指声调曲线的变化方式。汉语常见的调型有平调、升调、降调和曲折 调。石锋(1994)指出,平调的声调曲线是一条准水平线,允许一定范围内的波 动,感知不到明显的音高变化。升调、降调一般统称斜调,听感上能感知到明显
 
 
的音高变化,升调是从低到高的过渡,降调则是从高到低的过渡。
曲线也有明显变化,分为先降后升的凹调以及先升后降的凸调35。
示,普通话的平调为阴平,升调为阳平,曲折调里的凹调为上声,
 
 
曲折调的声调
如下图 1-2 显
降调为去声。
 
 
图 1-2  普通话单字调格局图
朱晓农(2014)根据大规模的声学数据,在上述常见调型的基础上,又增加
了纯低调这一类型。纯低调,指的是一种不以调型的曲拱来做区别特征的声调,
它的声调目标是“低” ,语音实现多样,有低平、低降、低凹、低升36。
调域,指音高的活动范围,上限为最高音,下限为最低音。一般用 5 度标记 法来表述,分为低、半低、中、半高、高 5 个音区。它还可用“宽、窄”来描述 和比较语音高、低点之间的音高跨度。如下图 1-3 、1-4 所示,普通话阴平调的 特点是音高跨度小,调域窄,而去声调的特点则是音高跨度大,调域宽。
 
 
 
 
 
34    陈园园.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耒阳方言语法新变化[D]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13.
35   石锋.语音丛稿[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36   朱晓农.声调类型学大要——对调型的研究[J].方言,2014 (3):193-205.
7
 
 
 
                                             
 
 
 
 
 
图 1-3  普通话阴平调的音高曲线图
 
 
 
图 1-4  普通话去声调的音高曲线图
 
调值,是对声调的客观描述,即声调的音高具体值,体现了声调的区别特征, 用 5 个数字进行描写,0- 1 为 1 度,1-2 为 2 度,2-3 为 3 度,3-4 为 4 度,4-5 为 5 度。如下图 1-5 所示,普通话阴平的调值是 55 ,阳平的调值是 35,上声的调值 是 214 ,去声的调值是 51。
 
图 1-5  普通话五度标记法
 
时长,是声调持续的时间,可反映出声调曲线随时间的变化。一般而言,曲 折调的时长最长,平调、升调的时长次之,降调的时长最短。时长有时可作为判 断调型的依据,如普通话的阳平调和上声调,二者的起始部分都有下降,但声调 曲线在下降段的时长不一致,阳平调的时长短,下降段占比很小,而上声调的时 长长, 占比大。如下图 1-6 、1-7 红色框线所示,依据时长,普通话阳平调为升 调,上声调为曲折调。
 
 
 
 
8
 
 
 
                                             
 
 
 
 
 
图 1-6 普通话阳平调的音高曲线图
 
 
 
图 1-7    普通话上声调的音高曲线图
 
主体分布,指基于标准差而得到的声调声学空间。石锋(1994)指出,声调
格局图中,每一声调所占据的不是一条线,而是一条带状的声学空间。主体分布 图由均匀分布的三条曲线组成。其中,位于中间的曲线由声调 9 个点的平均值确 定; 上方和下方的曲线分别由平均值加减标准差而得到。标准差越大,中线与上 下两条曲线之间的差距就越大,说明数据的分布越离散; 标准差越小,中线与上 下两条曲线之间的差距也越小,说明数据分布越集中。
主体分布图对于说明各声调的表现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排除了一些偶然的个 别因素,能够区分声调特征。如下图 1-8 为北京话阳平调的主体分布图,①为上 线,②为中线,③为下线。声调末尾处中线与上下两条曲线差距最小,表示此处 的数据分布最为集中,对于声调的贡献大。
 
图 1-8  北京话阳平调的主体分布图37
声调特征点,指一个声调最重要的信息,以标准差 0.5 为衡量依据,它表示 在此处声调数据最集中,发音人的差距小,是声调本质所在。以声调特征点的明
 
37   石锋、王萍.北京话单字音声调的统计分析[J]. 中国语文,2006 (1):33-40.
9
 
 
 
                                             
 
 
显与否为标准,组成了声调的稳态段与动态段。石锋、王萍(2006)指出,标准 差小于 0.5 的声调曲线是稳态段,表示数据的集中性大而离散性小,对于声调区 分的贡献较大,在与其他调位相区分时发挥主要作用。标准差大于 0.5 的声调曲
线段是动态段,表示数据的离散性大而集中性小,所承载的调位信息较少,在区
分声调时发挥着次要作用38 。如下图 1-9 是北京话的去声调主体分布图,三条曲
线表示声调的主体分布,其中,中间的曲线②是音高平均值,上面的曲线①表示 音高平均值加标准差,下面的曲线③表示音高平均值减标准差。如图所示,起始 处的标准差最小,三条曲线最集中,这表示此处数据集中,这里就是去声调的稳 态段,也是特征点所在。终点处的标准差最大,三条曲线最分散,这表示此处数 据不集中,这里就是去声调的动态段,不是声调特征点。
 
图 1-9  北京话去声调主体分布图39
分布空间,指声调的极限分布,即声调变体可能出现的范围,以音高平均值 数据中出现的最大值、最小值为基准,可以反映出整个声调的调域范围及走势, 用极限分布图来表示。一般而言,声调的空间分布可以用来判断声调的走势和发 展方向,进而得出声调的特征,即平均值曲线与最大、最小值曲线之间的距离, 哪个最小,就表明声调数据的分布往哪里发展。如下图 1- 10 是普通话的阳平调 极限分布图,三条曲线表示声调的极限分布,其中①是最大值曲线,②是平均值 曲线,③是最小值曲线。如图所示,阳平调平均值曲线②与最大值曲线①的距离 最小,表示阳平调数据分布的向上集中趋势,分布空间在 23 和 45 之间。
 
 
 
 
 
38   石锋、王萍.北京话单字音声调的统计分析[J]. 中国语文,2006 (1):33-40.
39   石锋、王萍.北京话单字音声调的统计分析[J]. 中国语文,2006 (1):33-40.
10
 
 
 
                                             
 
 
 
图 1- 10  普通话阳平调极限分布图
 
 
第五节 实验说明
 
一、实验发音人
本次实验选取了 4 位发音合作人,男性 2 人,女性 2 人。老年组 2 人,年龄 在 60 岁以上。青年组 2 人,年龄在 30 岁以下。两个组的差距接近 40 岁,更能 反映年龄变量的影响。详见表 1-2。
表 1-2  发音合作人基本情况统计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学历 语言背景
刘社平 65 农民 初中 文县话
李明娥 61 农民 小学 文县话
杜海龙 24 学生 本科 文县话,普通话
周雨欣 22 学生 本科 文县话,普通话
二、实验发音字表
本次实验所用发音例字均选自《方言调查字表》 (2018 修订本) 40 。根据前
人研究,声调的调位信息存在于主要元音中。所以,在选取例字时,尽量不用鼻 音、边音以及零声母字。其中,单字调字表有阴、阳、上、去 4 个调类,每个调 类 10 个例字,共计 40 个。双字调字表包括“重重型”与“重轻型”两种: “重 重型”有 16 种组合,每个小组 5 个词,共计 80 个。“重轻型”有 8 种组合,选
取了语法性轻声词,如“子、头、里、儿”尾词,重叠式轻声词,如“盒盒、姐 姐”以及口语常用轻声词,如“豆腐、暖和”等,共计 66 个词。单字调与双字
 
4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11
 
 
调字表,详见表 1-3,表 1-4,表 1-5。
表 1-3  单字调发音字表
 
表 1-4  “重重型”双字调发音词表
 
阴平+阴平 方针 工资 开车 天阴 升高
阴平+阳平 工农 分别 吹牛 空调 加强
阴平+上声 枪手 工厂 开口 公有 听懂
阴平+去声 干旱 书店 浇地 心细 穿错
阳平+阴平 平分 离婚 回家 难听 提高
阳平+阳平 牛羊 农民 扶贫 凉鞋 提前
阳平+上声 锣鼓 糖水 骑马 成本 瞄准
阳平+去声 奇怪 毛线 锄地 凉快 磨碎
上声+阴平 手机 洗锅 走私 眼睛 剪刀
上声+阳平 表扬 手球 洗头 耳聋 小学
上声+上声 保管 走远 手巧 改小 整垮
上声+去声 保护 水库 洗菜 胆大 改正
去声+阴平 进攻 地基 信箱 话多 晒干
去声+阳平 困难 蛋黄 骂人 电台 办成
去声+上声 大小 报纸 下水 送礼 报警
去声+去声 部队 电话 问路 故意 认错
表 1-5  “重轻型”双字调发音词表
 
阴平+轻声 包子 砖头 山上 师傅 庄稼 包包 新的 杯杯 乡里 刷刷 多了 招呼 苍蝇 玻璃 姑娘 巴掌 清楚 哥哥
阳平+轻声 房子 馒头 盒盒 年年 门上 回回 男的 头里 来了 棉花 头发 葡萄 麻烦 柴火 时候 爷爷
上声+轻声 椅子 里头 手上 女的 手里 走了 喜欢 比方 暖和 晌午 打扮 碗碗 本本 板板 姐姐
去声+轻声 凳子 罐头 洞洞 罐罐 路上 厚的 地里 大了 弟兄 大夫 事情 浆糊 豆腐 味道 架架 弟弟 妹妹
三、录音过程
 
12
 
 
 
                                             
 
本次实验利用 ThinkPad 笔记本电脑、客所思 KX-2 声卡、MS-550 麦克风、 Audacity 软件进行录音,44100HZ 的采样率,32bit 的采样精度,单声道,音频 格式为 wav 。每个例字(词) 读 3 遍,共得到 1980 个有效语音样本。
四、数据的提取处理
本次实验使用南开大学开发的计算机语音分析软件 mini-speech lab(桌上语 音工作室) ,对语音样本进行声学分析并提取声学数据。
(一) 基频数据、时长数据的提取
使用“桌上语音工作室”打开音频,此时可看到声音的基频曲线。根据软 件给出的“据窄带修改基频”选项进行基频曲线的修改。因为,声调在实际发音 过程中,会有不属于调型部分的“弯头”“降尾”段,它们由声带的自然调节作 用而导致,再加之发音人的生理机制、发音习惯、音量强弱以及心理状态等因素 也会使其产生,而这在听音过程中不容易分辨出来。如图 1- 11 所示的蓝色部分, 便是需要修改的地方,修改依据是红色带的大致走向。最后,运行软件,可同时
得到声调的基频数据与时长数据。
 
图 1- 11 mini-speech lab 软件基频、时长数据提取操作界面
(二) 音强数据的提取
音强数据的提取,主要针对双字调,采用梁磊、石锋(2008)41提出的幅度
积、音量比概念。所谓幅度积,指所选音段内各采样点幅度的总和,综合考虑了 幅度和音长两个语音参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某段语音的幅度积=平均振幅×时长
所谓音量比,指双字调前后音节的幅度积比值。音量比能够把受多种因素(如 发音人的音量、发音人距离麦克风的远近等)影响的幅度积转化为可比较的数值。
41   梁磊、石锋.普通话两字组轻重音的声学表现[C].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 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
13
 
 
 
                                             
 
 
音量比等于 1 ,表示前后字发音等重; 音量比大于 1 ,表示后字发音重; 音量比 小于 1 ,表示前字发音重。具体计算公式为:
音量比=后字幅度积/前字幅度积
幅度积的测量方法,如下图 1- 12 所示,紫色部分为所选音段,用鼠标左键 确定起点、右键确定终点。选择好音段后,mini-speech lab 语音分析软件会在界 面右下方自动显示出所测量音段的幅度积数据。
 
图 1- 12 mini-speech lab 软件幅度积数据提取操作界面 (三) 数据的处理
提取好基频数据后,要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基频值转换为常见的声调调值。 归一化是很重要的步骤,对声调的描写一般是通过感知基频来进行一种印象描 写,因此需要消除这种随机差别,提取稳定参数,这样得出的数据有一定的准确 性与普遍性,有效削减了人际这一外部因素引起的不同,也赋予了所得数据语言
学意义。
本次实验采用石锋( 1986)42提出的声调 T 值公式进行归一化处理: T=[(1gx-lgb)/(lga-lgb)]*5
其中,x 为样本测量点的基频平均值,a 为基频平均值的最大值,即调域上
限,b 为基频平均值的最小值,即调域下限频率,结果乘以 5 是为了与五度值记 调法相对应。T 值与五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 1 为 1 度,1-2 为 2 度,2-3 为 3 度,3-4 为 4 度,4-5 为 5 度。
(四) 数据的整理统计
基频、时长、音强数据提取处理完毕后,需要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具体做 法是,将数据导入 Excel 表格,求 4 位发音人所有数据的平均值,最后依据平均 值做出有关统计图表,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
 
42   石锋.天津话双字组声调分析[J].语言研究,1986 (1):77-90.
14
 
 
 
                                             
 
 
第二章 单字调实验研究
 
单字调是声调系统的静态层面,是分析连读变调的基础。本章从音高特征、 声调特征点、时长、分布空间 4 个维度对文县方言单字调系统展开声学分析,探 索其声调格局,并与前人的描写进行比较,探讨其中的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原因。
另外,为了深入分析声调动态段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今后声调格局的发展 趋势,我们以性别、年龄两个社会因素作为变量,将发音人进行分组分析。所有 发音人的 T 值数据见文末附录。
 
第一节 阴平调音高特征分析
 
一、阴平调是半高降调还是中低降调
前人研究中,文县方言阴平调是一个降调,但起点、终点处的调值描写有分  歧: 莫超(2004)、岳国文(2007)记为中降 31,朱富林(2014)、朱晓农(2015) 记为半高降 42 ,李蓝(2020)记为半低降 21 。以下是本文对文县方言阴平调实  验结果的分析。
(一) 调型为半高降调
图 2- 1 是依据 4 位发音人的阴平调音高平均值做出的音高曲线图,用于分析 调型、调域。
 
图 2- 1  文县方言阴平调音高曲线图
图 2- 1 显示,文县方言阴平调是半高降调,从调域中高部一直降到调域底部。 调头处略凸,下降缓慢。起点 T 值为 3.72 ,第 2 点 T 值最高为 3.89 ,终点 T 值, 最低为 0. 17 ,结尾处下降迅速。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 3.72 度,调域较宽。
(二) 降调类型为长降调
 
15
 
 
 
                                             
 
 
图 2-2 是依据 4 位发音人的阴平调平均值、绝对时长数据做出的 T 值曲线图 (单位毫秒) ,用于分析归一化后的音高在时间轴上的变化。
 
图 2-2  文县方言阴平调绝对时长 T 值曲线图
图 2-2 显示,文县方言阴平调的时长为 327 毫秒。声调在调型曲线的 10%处
开始下降,但整体来看,发声阶段一直处于不断下降的过程,音高值随时间的延 长而越来越低。阴平调为弯降调且降的彻底,时长较长。
(三) 稳态段在音高曲线终点处
图 2-3 是用 4 位发音人的阴平调音高平均值加减标准差所得数据绘制出的主 体分布图,用于分析声调特征点。
 
图 2-3  文县方言阴平调主体分布图
图 2-3 显示,文县方言阴平调终点处标准差最低为 0.22 ,小于 0.5 ,是稳态
段,发音人在此处分歧最小。起点处标准差最大为 0.53,是动态段,此处最易发 生变化。这些说明,文县方言阴平调的调位信息在结尾部分,而结尾部分的音高 T 值最低,表明它的本质特征是终点低,也就是说降调降得彻底。
(四) 声调走势向下
图 2-4 是依据 4 位发音人的阴平调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数据做出的极限
 
16
 
 
 
                                             
 
 
分布图,用于分析声调的分布空间。
 
图 2-4  文县方言阴平调极限分布图
图 2-4 显示,文县方言阴平调在整个调域中仍为一个降调。T 值的浮动范围
是,起点最高为 4.64 ,最低为 3. 19;终点最高为 0.49 ,最低为 0 。声调分布在 1 度和 5 度之间。从调型来看,阴平调是一个降调,但是在调头处却有不同。最大 值的调头落在了调域 5 度内,起始处无任何起伏,最小值的调头落在了调域 4 度 内,起始处略升。从三条声调曲线的分布空间看,平均值与最小值距离较近,显 示出向下分布是阴平调数据的发展趋势。
实验结果显示,文县方言阴平调的音高特征是半高降调,下降幅度明显,终 点低,调域较宽。调值可记作 41 ,变体包括 51。
二、性别、年龄对阴平调音高特征的影响
(一) 女性组降势较更明显
图 2-5 是男性发音人和女性发音人的阴平调音高曲线图。
 
图 2-5  文县方言阴平调男、女对比图
图 2-5 显示,文县方言阴平调,男、女组都是降调,调值 41 ,女性组的降势
17
 
 
 
                                             
 
 
较男性组更明显,下降的终点值比男性组低。起点 T 值,男性组为 3.73,女性组
为 3.72;终点 T 值,男性组为 0.29,女性组为 0.04。男性组的声调曲线一直位于 女性组声调曲线上方,但二者相差不大,几近重合。
(二) 青年组降势更明显
图 2-6 是老年发音人和青年发音人的阴平调音高曲线图。
 
图 2-6  文县方言阴平调老年、青年对比图
图 2-6 显示,文县方言阴平调,老年、青年组都是降调,但老年组的下降趋 势较青年组缓慢。起点 T 值,老年组为 3.38 ,青年组为 4.26;终点 T 值,老年 组为 0. 19,青年组为 0.06。音高跨度,老年组为 3. 19 度,青年组为 4.2 度。调值, 老年组为 41 ,青年组为 51 。阴平调起始段,青年组声调曲线高于老年组。
三、小结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文县方言阴平调是半高降调,调值 41 ,主要变体包括
51 ,稳态段位于声调终点处,表明阴平调本质特点是“终点低、下降彻底”。
前人对文县方言阴平调的描写有分歧,莫超(2004)、岳国文(2007)记为 中降 31 ,朱富林(2014)、朱晓农(2015)记为半高降 42 ,李蓝(2020) 记为 半低降 21。均记为降调,但是声调起点和终点位置略有不同。起点记为 2 度和 3 度的,表示阴平调的起点低,但从本次实验的平均值音高曲线、主体分布、极限 分布图来看,起点位置较高、下降彻底是阴平调的特点。基于这些分析,本文认 为将阴平调描述为半高降调或者高降调更利于体现其调位信息。
 
第二节 阳平调音高特征分析
 
一、阳平调是升调还是降升调
前人研究中,文县方言阳平调有升调、降升调的分歧,且升调的起点、终点
 
18
 
 
 
                                             
 
 
也不同。莫超(2004)、朱富林(2014)、朱晓农(2015)、李蓝(2020)分别 记为 12 、13 、23 、24 ,、岳国文(2007)则记为 213 。以下是本文对文县方言阳 平调实验结果的分析。
(一) 调型为后凸调
图 2-7 是依据 4 位发音人的阳平调音高平均值做出的音高曲线图,用于分析 调型、调域。
 
图 2-7  文县方言阳平调音高曲线图
图 2-7 显示,文县方言阳平调是一个低升降的后凸调,声调前半部分位于调 域中低部,声调后半部分位于调域底部。起始部分是个中低调,起点 T 值为 1.9, 第 2 点与起点 T 值相同,其后开始上升,升至第 6 点,T 值最大为 2.78,接着降 至终点,终点 T 值最低为 0.6 。调域跨度范围 2. 18 度,调域较窄。
(二) 声调的升段时长大于降段
图 2-8 是依据 4 位发音人的阳平调平均值、绝对时长数据做出的 T 值曲线图 (单位毫秒) ,用于分析归一化后的音高在时间轴上的变化。
 
图 2-8  文县方言阳平调绝对时长 T 值曲线图
图 2-8 显示,文县方言阳平调的时长为 408 毫秒。声调在调型曲线的 60%处
 
19
 
 
 
                                             
 
 
开始下降,表明阳平调是后凸拱型。
(三) 稳态段在音高曲线前半部分
图 2-9 是用 4 位发音人的阳平调音高平均值加减标准差所得数据绘制出的主 体分布图,用于分析声调特征点。
 
图 2-9  文县方言阳平调主体分布图
图 2-9 显示,文县方言阳平调的标准差从起点的 0.53 至第 6 点的 0.53 都较
小,变化稳定,是稳态段,发音人在此处的差异最小,这部分的“低、升”代表 了阳平调的主要特征,但前 3 点标准差是整个阳平调的最小部分,表明“低”的 特征相较于“升”而言更稳定。第 7 点标准差为 0.61 ,终点标准差为 0.97 ,都较 大,是动态段,发音人在此处最容易出现不同,不具有语言学上的意义,它的降 势会随着时长的增加而越趋缓。这些说明,文县方言阳平调最本质的特征是“低”, 声调目标是拐点前的低平、升。
(四) 声调走势向调域底部靠近
图 2- 10 是依据 4 位发音人的阳平调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数据做出的极 限分布图,用于分析声调的分布空间。
 
图 2- 10  文县方言阳平调极限分布图
图 2- 10 显示,文县方言阳平调在整个调域中仍为低升降的后凸调,T 值的
 
20
 
 
 
                                             
 
浮动范围,起点最高为 2.59 ,最低为 1. 14 ,凸点最高为 3.68 ,最低为 2. 13 ,终点 最高为 2.51 ,最低为 0 。声调分布在 2 度和 4 度之间。从调型来看,阳平调是一 个低升降调,但是在调头、调尾处却皆有不同。最大值的调头落在了调域的 3 度 内,起始处有微降,调尾落在了调域的 3 度和 4 度之间。最小值的调头落在了调 域的 2 度内,起始处无下降趋势,调尾落在了调域的 1 度和 2 度之间。从三条声 调曲线的分布空间看,平均值与最小值距离较小,说明数据分布的趋势向下集中, 显示出“低”是阳平调最重要的特征。
实验结果显示,文县方言阳平调的音高特征是声调曲线凸点前的“低、升”, 前 3 点标准差是整个阳平调的最小部分,表明“低”的特征相较于“升”而言更  稳定,而此处的调型趋平,说明阳平调最本质特征是“低平”。调尾部分的下降  段标准差大,时长短,是动态段,容易出现变异,对于调位的区分作用小。
由此可知,阳平调的声调目标是“低”, 不仅调域低,连声调的起伏变化也 较小。朱晓农(2012)提出,有一种不以调型曲拱作为区别特征的纯低调。如北 京话的上声 214 ,不论是赵元任认为的低降 21 或低平 11 ,还是许多北京人发成
的嘎裂低凹 303 ,它就是一个纯低调,语音学上表现众多,其共同的音法特征就
是“低”43 。从本文的实验结果来看,文县方言也是一种纯低调,因其不以调型
作为与其它声调相互区别的条件,声调系统便选择了以调域作为区别特征,其理 论调型是平调,理论调值是 11 ,只要实现了“低” ,就实现了阳平调。但纯低 调 11 难以实现,声调系统便以 12 、23、231 、223、213 等作为现实的调值表现。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阳平调记作 113 ,低平调升尾。一方面凸显了阳平调在声 调系统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则兼顾了实际语音表现。
二、性别、年龄对阳平调音高特征的影响
(一) 女性组声调曲线起伏更小
图 2- 11 是男性发音人和女性发音人的阳平调音高曲线图。
 
图 2- 11  文县方言阳平调男、女对比图
 
43   朱晓农. 降调的种类[J].语言研究,2012 (2):1-16.
21
 
 
 
                                             
 
 
图 2- 11 显示,文县方言阳平调,男、女组都是后凸调,但男性组声调曲线 的起伏较女性组大。起点 T 值,男性组为 1.73 ,女性组为 2.08;凸点 T 值,男 性组为 2.62,女性组为 2.95;终点 T 值,男性组为 0.21 ,女性组为 0.99。男性组 调值 23 ,女性组调值 34 。男性组声调曲线一直低于女性组,表明女性组的音高 值较大,这与女性发音器官的生理特征有关。
(二) 青年组声调曲线起伏更小
图 2- 12 是老年发音人和青年发音人的阳平调音高曲线图。
 
图 2- 12  文县方言阳平调老年、青年对比图
图 2- 12 显示,文县方言阳平调,老年、青年组都是后凸调,但老年组的起 伏大。起点 T 值,老年组为 1.75 ,青年组为 2.26;凸点 T 值,老年组为 2.86,
青年组为 2.38;终点 T 值,老年组为 0.22 ,青年组为 0.06 。青年组的声调曲线, 凸点前的部分,在调域 3 度以内变化,调头的下降是发低音的伴随特征,整个前 半部分的声调曲线近似于一条水平线。另外,青年组的调域整体而言也较老年组 低。
三、小结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文县方言阳平调从调型看是先升后降的后凸调。结尾部 分的下降段时长短,起始部分的上升段时长长,声调目标在前半部分。声调特征 点最小的地方在前 3 点处,是稳态段,此处的调型趋平,调域低,说明阳平调的 调位信息是“低平”。声调特征点最大的地方在结尾处,是动态段,说明该调尾
的下降段不是声调本质特征。声调平均值曲线与最小值距离近,表示数据的分布 向下集中,未来阳平调的发展逐渐向调域底部靠拢。
因此,文县方言阳平调是个低平调,“低”是其本质特征,声学表现为低升  降拱,调型上的曲拱不起区别意义。调值 113,变体包括 12、23、231、223、213。 从前人的记录来看,莫超(2004)、朱富林(2014)、朱晓农(2015)、李蓝(2020)
 
22
 
 
 
                                             
 
分别记为升调 12 、13 、23 、24 ,起点都是从调域下部开始的,终点处的调域也 不是很高,都凸显了“低”这一要素,至于升的起点是 1 还是 2 ,终点是 2 还是 3 或是 4 ,都只是不同变体的差异。岳国文(2007)记为曲折调 213 ,调头处的 下降幅度小,折点处低至调域底部,调尾的升幅大,同样凸显了“低”这一要素。 至于 2、3 的存在,则是发 1 的必经阶段。人类发音的初始态是从调域中部开始, 要想实现低调,必须经过调头的下降段,而调尾的上升段则是低调目标完成后回 归初始态的表现。
 
第三节 上声调音高特征分析
 
一、上声调是高平调还是高降调
前人研究中,文县方言上声调有平调和降调的分歧。莫超(2004)、岳国文 (2007)记为 53 ,朱富林(2014)、朱晓农(2017)、李蓝(2020)记为 55 。 以下是本文对文县方言上声调实验结果的分析。
(一) 调型为凸调
图 2- 13 是依据 4 位发音人的上声调音高平均值做出的音高曲线图,用于分 析调型、调域。
 
图 2- 13  文县方言上声调音高曲线图
图 2- 13 显示,文县方言上声调是一个凸调,声调曲线前半部分位于调域中
部至顶部,声调曲线后半部分位于调域顶部至中低部。整个调型的折点在第 5 点 处,T 值最大为 5 ,折点前的部分是中高升,折点后的部分是高降调。T 值的变 化是,起点处为 3.27 ,终点处为 1.72 。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相差 3.27 度,调域 较宽。
(二) 声调上升、下降段时长接近
 
23
 
 
 
                                             
 
 
图 2- 14 是依据 4 位发音人的上声调平均值、绝对时长数据做出的 T 值曲线 图(单位毫秒) ,用于分析归一化后的音高在时间轴上的变化。
 
 
图 2- 14  文县方言上声调绝对时长 T 值曲线图
图 2- 14 显示,文县方言上声调的时长为 378 毫秒。声调曲线在凸点处开始 下降,表明上声调是凸拱。
(三) 稳态段在音高曲线凸点处
图 2- 15 是用 4 位发音人的上声调音高平均值加减标准差所得数据绘制出的 主体分布图,用于分析声调特征点。
 
图 2- 15  文县方言上声调主体分布图
图 2- 15 显示,文县方言上声调的标准差从起点的 0.21 至第 7 点的 0.45 都小
于 0.5 。其中,第 5 点标准差最小为 0.01 ,是声调特征点,说明此处的“高”承 载了调位信息。标准差从第 8 点至第 9 点均大于 0.5 ,说明结尾的这一小部分是 声调动态段,发音人在此处变异多。声调目标是凸点的高、平,调尾部分的降段 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延长。
(四) 声调走势向调域上部靠拢
 
24
 
 
 
                                             
 
 
图 2- 16 是依据 4 位发音人的上声调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数据做出的极 限分布图,用于分析声调的分布空间。
 
图 2- 16  文县方言上声调极限分布图
图 2- 16 显示,文县方言上声调在整个调域中仍为凸调,T 值的浮动范围, 起点最高为 3.49 ,最低为 2.97 ,凸点最高为 5 ,最低为 4.97 ,终点最高为 3 ,最 低为 0.63。声调分布在 1 度和 5 度之间。从调型来看,上声调是一个凸调,但是 在调尾处却有不同,最大值的调尾曲线位于调域 4 度和 5 度之间,最小值的调尾 曲线位于调域 1 度和 3 度之间。从三条声调曲线的分布空间看,折点处的最大值 与最小值都与平均值很接近,几乎重叠,说明数据分布的趋势向调域高部集中, 显示出“高”是上声调最重要的特征。
实验结果显示,文县方言上声调的音高特征是“高、平”, 声调起始部分的
升,是声带在发高调时的生理表现,是预期性调节段,不具有语言学意义。结尾 部分的下降,虽也是高平调结束时的伴随特征,不具有典型的语言学意义,但发 音人在这部分的时间较长,基本上不具有人际差异,在文县方言上声调的发音中 已成为普遍属性。另外,结尾处的标准差只有一小部分(第 8 点至第 9 点) 大于 0.5,也显示了折点后的下降段有部分是声调特征。基于此,调值可记作 553 ,高 平调带降尾,变体包括 55 、53。
二、性别、年龄对阴平调音高特征的影响
(一) 男性、女性组调型几乎重合
图 2- 17 是男性发音人和女性发音人的上声调音高曲线图。
 
 
 
 
 
 
25
 
 
 
                                             
 
 
图 2- 17  文县方言上声调男、女对比图
图 2- 17 显示,文县方言上声调,男、女组都是凸调,但男性组声调曲线的 结尾处低于女性组。起点 T 值,男性组为 1.51 ,女性组为 1.93;凸点 T 值,男 性组为 5,女性组为 5;终点 T 值,男性组为 3.25,女性组为 0.99。男性调值 552, 女性调值 553 。声调曲线的起始、末尾部分,男性组低于女性组,其它部分二者 几乎重合。
(二) 老年、青年组调型几乎重合
图 2- 18 是老年发音人和青年发音人的上声调音高曲线图。
 
图 2- 18  文县方言上声调老年、青年对比图
图 2- 18 显示,文县方言上声调,老年、青年组均为高凸调。起点 T 值,老
年组为 3.01 ,青年组为 3.37;凸点 T 值,老年组为 5 ,青年组为 5;终点 T 值, 老年组为 1.76,青年组为 1.57。老年组、青年组声调曲线几近重叠,但青年组整 体位于上方。
三、小结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文县方言上声调是个位于调域高部的凸调,声调特征点
 
26
 
 
 
                                             
 
 
最小部分位于凸点处,此处的“高、平”是其本质特征。声调起始部分的上升段,
因其升幅不明显,同时也是发高调时的伴随特征,可不计入调型段。朱晓农(2014)
就将调头部分升幅不大的 45 处理为高平调 55 的语音变体44 。而调尾部分的下降
段,虽也是发高平调的伴随特征,但只有第 8、9 点处的标准差大于 0.5,其余部 分接近 0.5 ,说明上声调在“高、平”本质之外,还带有些许的降尾。在此次调 查过程中也发现,降尾部分的发音时间普遍存在,基本上不具有人际差异。这些 说明,文县方言上声调是高平调,但带有降尾,但这降尾比起凸点“高、平”的 区别特征来说,重要性不同。
因此,文县方言上声调调值可记作 553 ,高平调带降尾,变体包括 55 、53。 从前人的记录来看,朱富林(2014)、朱晓农(2015)、李蓝(2020)记为 55, 抓住了上声调的本质。莫超(2004)、岳国文(2007)记为 53 ,也凸显了上声 “高”的特征,同时还包含了“降”的特征,而“降”的特征在此次调查中比较 明显,但是否具有普遍特征,还有待大样本的研究。基于此,前人记音的分歧原 因在于对声调特征点的把握。特征点处的 55 ,是最符合上声调位信息的。特征 点后的 53 部分,虽不是最为重要的声调特征段,但发音人表现较明显普遍,因 而调查者将这部分计入了调型段。
 
第四节 去声调音高特征分析
 
一、去声调是升调还是曲折调
前人研究中,文县方言去声调有升调和曲折调的分歧。莫超(2004) 、岳国 文(2007)、朱富林(2014)、朱晓农(2015)记为升调,分别是 24 、35 、24、 24 ,李蓝(2020)记为曲折调 213 。以下是本文对文县方言去声调实验结果的分 析。
(一) 调型为后凸调
图 2- 19 是依据 4 位发音人的去声调音高平均值做出的音高曲线图,用于分 析调型、调域。
 
 
 
 
 
 
 
 
44   朱晓农.声调类型学大要——对调型的研究[J].方言,2014 (3):193-205.
27
 
 
 
                                             
 
 
 
图 2- 19  文县方言去声调音高曲线图
图 2- 19 显示,文县方言去声调是一个后凸调,声调曲线的前半部分位于调 域中部至调域顶部,声调曲线的后半部分位于调域顶部至调域中低部。前半部分 是一个升调,起点 T 值为 1.9,上升至第 6 点最高,T 值为 3.78,接着降至终点, 终点 T 值最低为 1.47 。调域跨度 2.31 ,调域较窄。
(二) 声调上升段时长大于下降段
图 2-20 是依据 4 位发音人的去声调平均值、绝对时长数据做出的 T 值曲线 图(单位毫秒) ,用于分析归一化后的音高在时间轴上的变化。
 
图 2-20  文县方言去声调绝对时长 T 值曲线图
图 2-20 显示,文县方言去声调的时长为 381 毫秒。声调曲线在时长的五分 之三处开始下降,表明去声调是后凸拱。
(三) 稳态段在音高曲线上升部分
图 2-21 是用 4 位发音人的去声调音高平均值加减标准差所得数据绘制出的 主体分布图,用于分析声调特征点。
 
 
 
 
28
 
 
 
                                             
 
 
 
图 2-21  文县方言去声调主体分布图
图 2-21 显示,文县方言去声调的标准差从起点 0.21 至第 7 点 0.49 都比较小, 说明这部分是去声调的稳态段,声调特征在此处最易体现,从调型来看,走向是 中升。标准差从第 8 点至第 9 点,突然增大至 1.23,说明结尾的这一小部分是声 调动态段,发音人在此处变异多,不代表去声调的本质信息。因此,去声调的目 标是凸点前的中、升,调尾部分的降段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缓,不具有典型的 语言学意义。去声调的本质特征是“升”。
(四) 声调走势靠近调域中高部
图 2-22 是依据 4 位发音人的去声调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数据做出的极 限分布图,用于分析声调的分布空间。
 
图 2-22  文县方言去声调极限分布图
图 2-22 显示,文县方言去声调在整个调域中仍为后凸调,T 值的浮动范围, 起点最高为 2.26,最低为 1.69,凸点最高为 4.39,最低为 2.77,终点最高为 2.85, 最低为 0. 17 。声调分布在 1 度和 5 度之间。从调型来看,阳平调是一个后凸调, 但是在调尾处却有不同,最大值的声调曲线位于调域的 3 度和 5 度之间,最小值 的声调曲线位于调域的 1 度和 3 度之间。从三条声调曲线的分布空间看,最大值
29
 
 
 
                                             
 
 
与平均值很接近,说明数据分布的趋势向调域中高部集中,显示出“升”是去声 调最重要的特征。
实验结果显示,文县方言去声调的音高特征是“升”, 凸点后的下降部分不 仅时长短,而且标准差大,是动态段,不代表去声调的本质。因而,调值可记作 24 ,变体包括 23 、35。
二、性别、年龄对阴平调音高特征的影响
(一) 女性发音人升调特征更明显
图 2-23 是男性发音人和女性发音人的去声调音高曲线图。
 
图 2-23  文县方言去声调男、女对比图
图 2-23 显示,文县方言去声调,男、女组调型存在差异,男性组是一个凸
调,女性组主体部分是升调,但带有降尾。起点 T 值,男性组为 1.8 ,女性组为 2.07;终点 T 值,男性组为 0.37 ,女性组为 2.57 。男性调值 24 ,女性调值 34 。 第 4 点前的声调曲线,男性组在女性组下方,第 4 点至第 6 点的声调曲线,男性 组在女性组上方,第 6 点至第 9 点的声调曲线,男性组又处于女性组下方。
(二) 青年组升调特征更明显
图 2-24 是老年发音人和青年发音人的去声调音高曲线图。
 
30
 
 
 
                                             
 
 
图 2-24  文县方言去声调老年、青年对比图
图 2-24 显示,文县方言去声调,老年、青年组均为后凸调,但青年组凸点 后的下降部分无老年组明显,整个声调曲线集中在前半部分的升。起点 T 值,老 年组为 1.96,青年组为 1.87;凸点 T 值,老年组为 3.97,青年组为 3. 18;终点 T 值,老年组为 0.37,青年组为 1.36。老年组声调曲线变化较青年组明显,二者在 声调曲线终点处重合。
三、小结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文县方言去声调是个位于调域中高部的后凸调,声调特 征段在起始部分,表明调位信息是“升”。凸点后的下降部分标准差大,是动态 段,此处不承载去声调的调位信息。另外,从时长来看,去声调上升部分的时长 为 240 毫秒,下降部分时长为 140 毫秒,也显示去声调的目标集中在“升”的部 分。基于此,去声调调值可记作 24 ,变体包括 23 、35 。从前人的记录来看,莫 超、岳国文、朱富林、朱晓农记为升调 24 、35 ,都抓住了去声调的本质,至于 起点、终点的多少,都是调位变体的反映。
 
第五节 文县方言单字调格局
 
前文从音高特征、声调特征点、时长、分布空间 4 个角度考察文县方言单字 调的特征,并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性别、年龄的分组统计分析,得 出的结论如下。
一、高低升降的格局
文县方言阴平调是半高降调,稳态段在声调终点处,调值可记作 41 。阳平  调是纯低调,不以调型作为区别维度,“低”是其唯一的区别特征,语音实现为 低升降拱,稳态段在起始处,底层是 11 ,调值可记作 113。上声调是高平调带降 尾,稳态段在凸点处,本质特征是“高、平”, 降尾部分因是发音人的普遍表现, 所以调值记作 553 。去声调是中升调,稳态段在起始处,调尾的下降部分是动态 段,不是语言学目标,调值记作 24 。单字调格局为一升一降、一高一低,分别  是阴平降调、阳平低调、上声高调、去声升调,格局分明。如下图 2-25 所示。
 
 
 
 
 
 
31
 
 
 
                                             
 
 
 
图 2-25  文县方言单字调格局图
二、女性组、青年组单字调格局更为分明
分组统计发现,声调动态段的地方,男、女组容易出现差异,如去声调的结 尾部分,男性组下降趋势明显,终点低,女性组则降幅小,终点高。老年、青年 组的差异,既出现在声调的动态段,如阴平调的开头,青年组声调曲线高于老年 组。又出现在声调的稳态段,如去声调的开头,老年组声调曲线在青年组上方。 就单字调格局而言,女性、青年组的低调、升调较男性、老年组表现得更为明显, 而高调、降调则彼此差别不明显。这些表明,女性、青年组的高低、升降彼此对 立更为明显,单字调格局也更为分明。
三、前人差异原因
本文单字调的实验结果与前人研究有部分出入,如阴平调的起点值要比前人 传统记录高 1 或 2 度,阳平调要低 1 度,上声调既凸显高平又凸显降尾,这些存 在差异的地方多是声调动态段。总的来看,不同的调值记录形成的差别,不是调 位性的,而是调位变体的表现,这与当时调查者对声调稳态段、动态段的把握, 调查者的记音习惯,发音人的发音习惯有关。
 
 
 
 
 
 
 
 
 
 
 
 
 
32
 
 
 
                                             
 
 
第三章 重重型双字调实验研究
 
双字调是声调的动态表现,也是语流音变中最小的组合单位。当单字调系统 这一静态单位进入双字调后,受到相邻单字的影响可能发生变异,产生连读变调。 可见,双字调对于研究声调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上一章文县方言单字调的 实验研究显示,文县方言单字调的表现存在差异和不稳定性,尤其是与前人分歧 较大的两个声调: 不以调型区别作为区别特征的纯低调阳平、带有下降尾音性质 的高平调上声,它们进入连读语流中会有怎样的变化?
基于此,本章从音高、时长、音强三方面对文县方言“重重型”双字调展开 声学分析,考察调值、调型、调域及连读变调模式。同时,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文 县方言双字调,本章以性别、年龄两个社会因素作为变量,将发音人分为男女组、 老年和青年组展开分析。
“重重型”双字组,前字和后字各有 4 个调类,共 16 种组合。为了突出文 县方言单字调在语流中的表现,本章展开分析时采用两种模式,即前字明确组、 后字明确组。前字明确组中,前字调类一致,后字调类有别。后字明确组中,后 字调类一致,前字调类有别。如“上声+X”组表示前字明确组, “X+上声”则 表示后字明确组。所有发音人的 T 值数据见文末附录。
 
第一节 阴平调音高特征分析
 
一、阴平调作前字时,有平调和降调两种调型
图 3- 1 是依据 4 位发音人的阴平调在不同组合中的音高平均值数据,绘制出 的“阴平+X”组合音高曲线图,用来分析调型、调域和调值。
 
图 3- 1  文县方言“阴平+X”组双字组音高曲线图
 
33
 
 
 
                                             
 
图 3- 1 显示,阴平调作前字时,起点、终点处的分布比较分散。起点的位置 在调域 3 度至 4 度,终点的位置则在调域 1 度至 4 度。存在 3 种调型,半高平调、 半高降调和中降调; 4 种调值,阴平调前的 43 ,阳平调前的 42,上声调前的 44, 去声调前的 31 。与阴平单字调相比,变调发生在“阴平+上声”组合,前字由调 头略凸的半高降调 41 变成了中高平调 44 。其余调类,如阴平、阳平、上声调的 前字,与单字调相比,调型相同,都是降调,调值略有差别,下降的趋势减缓, 属于非调位性的变化,不发生变调。
二、阴平调作后字时,没有发生明显变调
图 3-2 是依据 4 位发音人的阴平调在不同组合中的音高平均值数据,绘制出 的“X+阴平”组合音高曲线图,用来分析调型、调域和调值。
 
图 3-2  文县方言“X+阴平”组双字组音高曲线图
图 3-2 显示,阴平调作后字时,终点处的分布比较集中,起点处则略有分散。 起点的位置在调域 4 度和 5 度之间,终点的位置在调域 1 度内。调型统一,均为 降调,但调值存在差别,阴平、阳平调为 41 ,上声、去声调后为 51 。与阴平单  字调相比, “X+阴平”组合的后字一律不发生变调,它们之间调型一致,只是  起点处的调值略有差异,这些都属于非调位性的变化,是调位变体的反映。
三、性别对重重型阴平调双字组音高特征的影响
(一) 阴平调作前字时,女性组发音更稳定
图 3-3 是男性发音人和女性发音人的“阴平+X”组合音高曲线图。
 
 
 
 
 
                                             
 
图 3-3  文县方言“阴平+X”组双字组男、女音高曲线图
图 3-3 显示,阴平调作前字时,男性组与女性组的调型走势一致,有 2 种, 平调和降调。但女性组的平调较男性组更平缓,发音也更稳定,降调较男性组迅 速,调头无微凸状。
(二) 阴平调作后字时,女性组发音更稳定
图 3-4 是男性发音人和女性发音人的“X+阴平”组合音高曲线图。
 
图 3-4  文县方言“X+阴平”组双字组男、女音高曲线图
图 3-4 显示,阴平调作后字时,男性组与女性组调型走势一致,但调头部分 女性组分布集中,男性组分布分散。二者相较,女性组发音变化不大,整体稳定。
由以上可知,文县方言重重型阴平调双字组中, “阴平+上声”的前字,男 性、女性组均发生变调,由单字调时的半高降 42 变为半高平 44 ,但女性组变调 后的调型起伏小,更接近水平调。
四、年龄对重重型阴平调双字组音高特征的影响
(一) 阴平调作前字时,青年组发音更稳定
图 3-5 是老年发音人和青年发音人的“阴平+X”组合音高曲线图。
 
图 3-5  文县方言“阴平+X”组双字组老年、青年音高曲线图
图 3-5 显示,阴平调作前字时,老年组与青年组的调型一致,有 2 种,平调 和降调。但青年组的平调较老年组更平稳,起伏小,降调较老年组迅速,无调头
35
 
 
 
                                             
 
 
的凸起状。
(二) 阴平调作后字时,青年组发音更稳定
图 3-6 是老年发音人和青年发音人的“X+阴平”组合音高曲线图。
 
图 3-6  文县方言“X+阴平”组双字组老年、青年音高曲线图
图 3-6 显示,阴平调作后字时,老年组与青年组的调型一致,但调头部分青 年组分布集中,老年组较分散,同样调头的起伏状,老年组比青年组更明显。
由以上可知,文县方言阴平调双字组中, “阴平+上声”的前字,老年、青 年组均发生变调,由半高降调 41 变为半高平调 44 ,但青年组变调后的调型更稳 定,平调特征表现得更明显。
五、前后字时长对比
图 3-7 是根据 4 位发音人的“阴平+X”组合在“重重型”双字调中的音长平 均值数据,绘制出的文县方言“阴平+X”组合双音节词时长对比数据柱状图, 单位毫秒 ms。
 
图 3-7  文县方言“阴平+X”双字组时长对比数据柱状图
36
 
 
 
                                             
 
 
图 3-7 显示,文县方言“阴平+X”双字调组合中, “阴平+阴平”的前字时 长 216ms ,后字时长 185ms ,后字占前字时长的比例是 0.86; “阴平+阳平”的 前字时长 201ms ,后字时长 246ms ,后字占前字时长的比例是 1.22; “阴平+上 声”的前字时长 232ms ,后字时长 244ms ,后字占前字时长的比例是 1.05;“阴 平+去声”的前字时长 228ms ,后字时长 243ms ,后字占前字时长的比例是 1.07。 可以看到,除了后字是阴平调时,前字时长大于后字,其余组合都是后字时长大 于前字。
六、前后字音强对比
图 3-8 是根据 4 位发音人的“阴平+X”组合在“重重型”双字调中的幅度积 平均值数据,绘制出的文县方言“阴平+X”组合双音节词幅度积对比数据柱状 图,单位秒 s。
 
图 3-8  文县方言“阴平+X”双字组幅度积对比数据柱状图
图 3-8 显示,文县方言“阴平+X”双字调组合中, “阴平+阴平”的前字幅 度积 1501s,后字幅度积 855s,音量比是 0.6;“阴平+阳平”的前字幅度积 1172s, 后字幅度积 823s ,音量比是 0.7;“阴平+上声”的前字幅度积 1232s ,后字幅度 积 1245s,音量比是 1.01;“阴平+去声”的前字幅度积 933s,后字幅度积 1266s, 音量比是 1.36。可以看到,后字是阴平调、阳平调时,前字幅度积大于后字,说 明前字发音稍重。后字是上声调、去声调时,前字幅度积小于后字,说明后字发 音稍重。
 
第二节 阳平调音高特征分析
 
一、阳平调作前字时,调型为低平调
 
37
 
 
 
                                             
 
 
图 3-9 是依据 4 位发音人的阳平调在不同组合中的音高平均值数据,绘制出 的“阳平+X”组合音高曲线图,用来分析调型、调域和调值。
 
图 3-9  文县方言“阳平+X”组双字组音高曲线图
图 3-9 显示,阳平调作前字时,起点处的分布密集,终点处的分布分散。起   点处的位置落在调域 2 度内,终点处的位置落在调域 2 至 3 度。调型整体一致,  均是低平调,虽调尾处个别调型略有波动起伏,但调头至调尾的跨度范围皆在一   个调域内,仍可将其看作是平调,只是发音不太稳定而已。调值有 2 种,阴平、  上声、去声调前的 22 ,阳平调前的 33 。与阳平单字调相比,“阳平+X”组合的   前字,由“低升降拱”变成“中平略带起伏” ,调型、调值都发生了变化,由    113 变成了 22 或 33。但是这种变化所体现出的调型,正是阳平调本质“低、平” 的体现,符合学界一般所说的连读调更体现单字调本质的说法。我们把阳平调的   这种变化仍归为非调位性变调即不发生变调。
二、阳平调作后字时,调型为低降调
图 3- 10 是依据 4 位发音人的阳平调在不同组合中的音高平均值数据,绘制 出的“X+阳平”组合音高曲线图,用来分析调型、调域和调值。
 
 
38
 
 
 
                                             
 
图 3- 10  文县方言“X+阳平”组双字组音高曲线图
图 3- 10 显示,阳平调是后字时,终点处的分布较为集中,起点处则略有分  散。起点处的位置在调域 2 度至 3 度,终点处的位置在调域 1 度内。调型一致, 都为低降调,降幅较缓较小。调值有 2 种,阴平、去声调后的 21 ,阳平、上声  调后的 32 。与阳平单字调相比, “X+阳平”组合的后字,由“低升降拱”变成 “中低降”,调型、调值都发生了变化,由 113 变成了 21 或 32 。这种降幅不大 的声调,也有可能是回归阳平调本质的体现,只是还未彻底完成。阳平调位于后 字时,我们将其处理为发生变调,属于调位性的变化。
三、性别对重重型阳平调双字组音高特征的影响
(一) 阳平调作前字时,女性组发音更稳定
图 3- 11 是男性发音人和女性发音人的“阳平+X”组合音高曲线图。
 
图 3- 11  文县方言“阳平+X”组双字组男、女音高曲线图
图 3- 11 显示,阳平调作前字时,男性组与女性组的调型走势整体一致,但
调尾处存在差别,表现为,女性组分布集中,在调域的 2 度以内,而男性组分布 分散,在调域的 1 度和 3 度之间。与阳平单字调相比,男性、女性组调型、调值 都发生了变化,结合前文的分析,均不处理为变调,而是调位本质的体现。
(二) 阳平调作后字时,女性组发生变调
图 3- 12 是男性发音人和女性发音人的“X+阳平”组合音高曲线图。
 
 
39
 
 
 
                                             
 
图 3- 12  文县方言“X+阳平”组双字组男、女音高曲线图
图 3- 12 显示,阳平调作后字时,男性组与女性组调型走势存在差别,表现
为,男性组的起伏大,是低平调带降尾,女性组则更趋于平稳,但女性组有变异 倾向,即往低降调发展,属于调位性变体。
以上这些说明,文县方言阳平调双字组中,男性组均不发生变调,女性组则 在阳平调作后字时发生变调,由“低升降拱”113 变成“中低降”21 或 32。
四、年龄对重重型阳平调双字组音高特征的影响
(一) 阳平调作前字时,青年组发音更稳定
图 3- 13 是老年发音人和青年发音人的“阳平+X”组合音高曲线图。
 
图 3- 13  文县方言“阳平+X”组双字组老年、青年音高曲线图
图 3- 13 显示,阳平调作前字时,老年组与青年组的调型走势大体一致,都
是低平调略带起伏,调尾处差别明显,表现为,青年组分布集中,在调域的 2 度 以内,而老年组分布分散,在调域的 2 度和 3 度之间。与阳平单字调相比,老年、 青年组调型、调值都有改变。结合前文的分析,均不处理为变调,而是调位本质 “低、平”的体现。
(二) 阳平调作后字时,青年组发生变调
图 3- 14 老年发音人和青年发音人的“X+阳平”组合音高曲线图。
 
图 3- 14  文县方言“X+阳平”组双字组老年、青年音高曲线图
40
 
 
 
                                             
 
 
图 3- 14 显示,阳平调作后字时,老年组与青年组调型有差异,表现为,老  年组的起伏大,是低平调带降尾,青年组则更趋于平稳,是低降调,发生了变调。
以上这些说明,文县方言阳平调双字组中,老年组均不发生变调,青年组则 在“X+阳平”的后字发生变调,由“低升降拱”113 变成“中低降”31。
五、前后字时长对比
图 3- 15 是根据 4 位发音人的“阳平+X”组合在“重重型”双字调中的音长 平均值数据,绘制出的文县方言“阳平+X”组合双音节词时长对比数据柱状图, 单位毫秒 ms。
 
图 3- 15  文县方言“阳平+X”双字组时长对比数据柱状图
图 3- 15 显示,文县方言“阳平+X”双字调组合中,“阳平+阴平”的前字时 长 203ms ,后字时长 201ms ,后字占前字时长的比例是 0.99; “阳平+阳平”的 前字时长 252ms ,后字时长 245ms ,后字占前字时长的比例是 0.97; “阳平+上 声”的前字时长 259ms ,后字时长 258ms ,后字占前字时长的比例是 0.99;“阳 平+去声”的前字时长 238ms ,后字时长 267ms ,后字占前字时长的比例是 1. 12。 可以看到,除后字是去声调时前字时长小于后字,其余组合都是后字时长小于前 字。
六、前后字音强对比
图 3- 16 是根据 4 位发音人的“阳平+X”组合在“重重型”双字调中的幅度 积平均值数据,绘制出的文县方言“阳平+X”组合双音节词幅度积对比数据柱 状图,单位秒 s。
 
 
 
 
 
41
 
 
 
                                             
 
 
图 3- 16  文县方言“阳平+X”双字组幅度积对比数据柱状图
图 3- 16 显示,文县方言“阳平+X”双字调组合中,“阳平+阴平”的前字幅 度积 651s,后字幅度积 1451s,音量比是 2.23;“阳平+阳平”的前字幅度积 803s, 后字幅度积 1357s ,音量比是 1.69;“阳平+上声”的前字幅度积 1485s ,后字幅 度积 1921s,音量比是 1.29;“阳平+去声”的前字幅度积 988s,后字幅度积 1701s, 音量比是 1.72 。可以看到,后字幅度积均大于前字,说明后字发音比前字稍重。
 
第三节 上声调音高特征分析
 
一、上声调作前字时,调型为高平调
图 3- 17 是依据 4 位发音人的上声调在不同组合中的音高平均值数据,绘制 出的“上声+X”组合音高曲线图,用来分析调型、调域和调值。
 
图 3- 17  文县方言“上声+X”组双字组音高曲线图
图 3- 17 显示,上声调作前字时,起点处的分布密集,终点处的分布分散。  起点处的位置在调域 4 度内,终点处的位置在调域 4 度至 5 度。整体调型较一致, 都为高平调,虽调尾处个别调型略有波动起伏,但调头至调尾的跨度范围皆在一
 
42
 
 
 
                                             
 
个调域内,仍可将其看作平调,只是发音不太稳定而已,但“上声+上声”组合   的前字,平调调型稳定,无起伏变化。调值有 2 种,阴平、阳平、去声调前的    55 ,上声调前的 44 。与上声单字调相比,“上声+X”组合,前字由“高凸拱形” 变为“高平微升” ,调型、调值都发生了变化,由 553 变成了 55 或 44 。同样,  这种变化所体现出的调型,正是上声调本质“高、平”的体现,符合学界一般所   说的连读调更体现单字调本质的说法。我们把上声调的这种变化仍归为非调位性   变调即不发生变调。
二、上声调作后字时,调型为后凸调
图 3- 18 是依据 4 位发音人的上声调在不同组合中的音高平均值数据,绘制 出的“X+上声”组合音高曲线图,用来分析调型、调域和调值。
 
图 3- 18  文县方言“X+上声”组双字组音高曲线图
图 3- 18 显示,上声调作后字时,起点、终点处的分布均略有分散。起点处  的位置在调域 4 度至 5 度,终点处的位置在调域 2 度至 3 度。调型一致,均是凸 点靠前的曲折调,但调值有 2 种,阴平、阳平、去声调后的 552,上声调后的 553。 与上声单字调相比, “X+上声”组合的后字,调型变化大,但调值差别小。整  个调型的折点趋前,由单字调的第 5 点变为了双字调的第 4 点,由“凸拱”变成 “前凸拱” ,调值由 553 变成了 552 ,但也有 553 ,结尾处的下降部分较单字调  而言更为明显且重要。这些似乎给了我们一种印象,单字调上声的附加性降尾有 它存在的合理性。上声调位于后字时,我们仍将其处理为未发生变调,553 到 552, 只是声调变体的表现,属于非调位性的变化。
三、性别对重重型上声调双字组音高特征的影响
(一) 上声调作前字时,男性组拖音更明显
图 3- 19 是男性发音人和女性发音人的“上声+X”组合音高曲线图。
43
 
 
 
                                             
 
 
 
图 3- 19  文县方言“上声+X”组双字组男、女音高曲线图
图 3- 19 显示,上声调作前字时,男性组与女性组的调型基本走势一致,只
是调尾处男性组较女性组分布集中,表现为,男性组分布在调域的 5 度以内,女 性组分布在调域 4 度和 5 度之间,且男性组后半部分有隆起状,表明带有拖音, 但不如单字调时明显。与上声单字调相比,男性、女性组调型、调值都发生了变 化,结合前文的分析,均不处理为变调,而是调位本质的体现。
(二) 上声调作后字时,男性组拖音更明显
图 3-20 是男性发音人和女性发音人的“X+上声”组合音高曲线图。
 
图 3-20  文县方言“X+上声”组双字组男、女音高曲线图
图 3-20 显示,上声调作后字时,男性组与女性组调型走势一致,均为高平 调带降尾,但下降部分的幅度存在差别,表现为,男性组降势急,终点低,在调 域的 1 度和 2 度之间,女性组降势缓,终点高,在调域 3 度以内。
以上这些说明,文县方言上声调双字组中,男性组、女性组均不发生变调, 但女性组上声调后半部分的下降趋势较男性组而言缓慢,附属性尾音不如男性组 明显。
四、年龄对重重型上声调双字组音高特征的影响
(一) 上声调作前字时,老年组拖音更明显
图 3-21 是老年组发音人和青年组发音人的“上声+X”组合音高曲线图。
 
44
 
 
 
                                             
 
 
 
图 3-21  文县方言“上声+X”组双字组老年、青年音高曲线图
图 3-21 显示, 上声调作前字时,老年组与青年组的调型基本走势一致,都  是高平调,但老年组的变化更明显,有明显的下降尾音,而青年组的调型除了“上 声+阴平”组合的前字是升调 45 外,其它都趋于平稳,是个高平调 44 。我们说, 微升调 45,也可看作是高平调 55 的变体,因为升的幅度不大,听感上并不明显。 与上声单字调相比,老年、青年组虽调型、调值都由改变,但结合前文的分析, 均不处理为变调,而是调位本质“高、平”的体现。
(二)上声调作后字时,老年组拖音更明显
图 3-22 是老年组发音人和青年组发音人的“X+上声”组合音高曲线图。
 
图 3-22  文县方言“X+上声”组双字组老年、青年音高曲线图图
图 3-22 显示, 上声调作后字时,老年组与青年组调型相同,均为高平调带 降尾,但下降部分的幅度存在差别,表现为,老年组降势急,终点低,在调域 2 度上下,青年组除了“阴平+上声”组合的后字外,其余都降势缓,起点处无老 年组高,但终点处的声调曲线却在老年组上方,尤其是“阳平+上声”组合的后 字,落在了在调域 4 度下方一点。
以上这些说明,文县方言上声调双字组中,老年组、青年组均不发生变调, 但青年组上声调的下降尾音无老年组明显,尤其是上声调作前字时,更凸出了高 平调的本质。
45
 
 
 
                                             
 
五、前后字时长对比
图 3-23 是根据 4 位发音人的“上声+X”组合在“重重型”双字调中的音长 平均值数据,绘制出的文县方言“上声+X”组合双音节词时长对比数据柱状图, 单位毫秒 ms。
 
图 3-23  文县方言“上声+X”双字组时长对比数据柱状图
图 3-23 显示,文县方言“上声+X”双字调组合中,“上声+阴平”的前字时 长 232ms ,后字时长 205ms ,后字占前字时长的比例是 0.88; “上声+阳平”的 前字时长 274ms ,后字时长 272ms ,后字占前字时长的比例是 0.99; “上声+上 声”的前字时长 251ms ,后字时长 268ms ,后字占前字时长的比例是 1.07;“上 声+去声”的前字时长 225ms ,后字时长 272ms ,后字占前字时长的比例是 1.21。 可以看到,后字是上声调、去声调时,前字时长小于后字; 后字是阴平调、阳平 调时,前字时长大于后字。
六、前后字音强对比
图 3-24 是根据 4 位发音人的“上声+X”组合在“重重型”双字调中的幅度 积平均值数据,绘制出的文县方言“上声+X”组合双音节词幅度积对比数据柱 状图,单位秒 s。
 
 
 
 
                                             
 
图 3-24  文县方言“上声+X”双字组幅度积对比数据柱状图
图 3-24 显示,文县方言“上声+X”双字调组合中,“上声+阴平”的前字幅 度积 1344s,后字幅度积 1223s,音量比是 0.91;“上声+阳平”的前字幅度积 1065s, 后字幅度积 873s ,音量比是 0.82;“上声+上声”的前字幅度积 996s ,后字幅度 积 1163s ,音量比是 1. 17;“上声+去声”的前字幅度积 894s ,后字幅度积 958s, 音量比是 1.07。可以看到,后字是阴平调、阳平调时,前字幅度积大于后字,表 明前字发音稍重; 后字是上声调、去声调时,前字幅度积小于后字,表明后字发 音稍重。
 
第四节 去声调音高特征分析
 
一、去声调作前字时,调型为中升调
图 3-25 是依据 4 位发音人的去声调在不同组合中的音高平均值数据,绘制 出的“去声+X”组合音高曲线图,用来分析调型、调域和调值。
 
图 3-25  文县方言“去声+X”组双字组音高曲线图
图 3-25 显示,去声调是前字时,起点处的分布密集,终点处的分布分散。 起点处的位置在调域 2 度末 3 度始以内,终点处的位置在调域 3 度至 4 度。整体 调型较一致,都为中升调,但调值存在差异,共 3 种,阴平调前的 34 ,阳平、  去声调前的 24 ,上声调前的 23 。与去声单字调相比,“去声+X”组合,前字由 “后凸调”变为“中升调” ,调型、调值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改变,由 24 变成 了 34 或 23 ,但也有 24 。这种变化所体现出的调型,同样正是去声调本质“中、 升”的体现,符合学界一般所说的连读调更体现单字调本质的说法。我们把去声 调的这种变化仍归为非调位性变调即不发生变调。
二、去声调作后字时,调型为凸调
47
 
 
 
                                             
 
图 3-26 是依据 4 位发音人的去声调在不同组合中的音高平均值数据,绘制 出的“X+去声”组合音高曲线图,用来分析调型、调域和调值。
 
图 3-26  文县方言“X+去声”组双字组音高曲线图
图 3-26 显示,去声调作后字时,起点处的分布分散,终点处的分布集中。  起点处的位置在调域 2 度至 3 度,终点处的位置在调域 2 度以内。调型一致,均 是凸调,但调值有 3 种,阴平调后的 23 ,阳平调后的 24,上声、去声调后的 34。 与去声单字调相比, “X+去声”组合,后字调型变化明显,但调值差别不大。  整个调型折点趋前,由单字调的第 6 点变为了双字调的第 5 点,由“后凸拱”变 成“凸拱” ,调值由 24 变成了 23 或 34 ,但也有 24 。这种变化较单字调而言细  微,显示了去声调位于后字时的稳定,不仅调型变化不大,调值也如此。去声调 位于后字时,未发生变调,24 到 23 或 34 ,只是声调变体的表现,属于非调位性 的变化。
三、性别对重重型去声调双字组音高特征的影响
(一) 去声调作前字时,男性组发音更稳定
图 3-27 是男性发音人和女性发音人的“去声+X”组合音高曲线图。
 
图 3-27  文县方言“去声+X”组双字组男、女音高曲线图
图 3-27 显示,去声调作前字时,男性组与女性组的调型走势一致,均为升
48
 
 
 
                                             
 
 
调。与去声单字调相比,男性、女性组调型、调值都发生了变化,且男性组声调 曲线较为分布较为密集。结合前文的分析,均不处理为变调,而是调位本质的体 现。
(二) 去声调作后字时,女性组发生变调
图 3-28 是男性发音人和女性发音人的“X+去声”组合音高曲线图。
 
图 3-28  文县方言“X+去声”组双字组男、女音高曲线图
图 3-28 显示,去声调作后字时,男性组与女性组调型存在差异,表现为, 男性组是一个凸调,女性组则有 2 个,分别是阴平、阳平、去声调后的升调略带 降尾,上声调后的平调。
以上这些说明,文县方言去声调双字组中,男性组不发生变调,女性组在“上 声+去声”组合中,后字发生变调,由中升调 24 变为中平调 33 ,而在其它调类 后不发生变调。但这些组合里的去声调作后字时,声调后半部分的下降趋势女性 组无男性组明显,尾音较短,声调目标点是前大半部分的“升”, 因而更贴合去 声调的本质。
四、年龄对重重型去声调双字组音高特征的影响
(一) 去声调作前字时,老年组升调特征更明显
图 3-29 是老年发音人和青年发音人的“去声+X”组合音高曲线图。
 
 
 
49
 
 
 
                                             
 
图 3-29  文县方言“阴平+X”组双字组老年、青年音高曲线图
图 3-29 显示,去声调作前字时,老年组与青年组的调型走势有别,老年组
是中升调,升幅明显,调值有 24 、34 两种,而青年组的调型既有中升调又有中  平调带升尾,表现为,“去声+阳平”“去声+去声”组的前字是升调,调值 24, “去声+阴平”“去声+上声”组合的前字是平调升尾,调值 23 ,升的幅度较小。 老年组、青年组二者相较,青年组的整体调域低。与去声单字调相比,老年组、 青年组在调型、调值方面都有改变。结合前文的分析,均不处理为变调,而是调 位本质“中、升”的体现。
(二) 去声调作后字时,青年组发生变调
图 3-30 是老年发音人和青年发音人的“X+去声”组合音高曲线图。
 
图 3-30  文县方言“X+去声”组双字组老年、青年音高曲线图
图 3-30 显示,去声调作后字时,老年组与青年性组调型存在差异,表现为,
老年组是一个凸调,与单字调调型一致,调值可记作 34 ,而青年组则是平调、  升调都带降尾型,表现为,“上声+去声”“去声+去声”组合,后字是平调带降 尾,调值可记作 33 , “阴平+去声”“阳平+去声”组合,后字是升调带降尾, 调值可记作 12 、23 。同样,老年组、青年组二者相较而言,青年组调域整体偏  低,下降尾音色彩较淡。与去声单字调相比,青年组在“上声+去声”“去声+    去声”组合,后字发生变调,由中升调变为平调略带降尾。至于青年组后字去声 调存在的平调调型,我们说与其整体发音有关,青年组的调域都较低,可能导致 去声调的升幅不太明显,进而在声学上表现为带有起伏的平调,带有起伏较表示, 他们的平调发音不稳定,有变异的可能。
五、前后字时长对比
图 3-31 是根据 4 位发音人的“去声+X”组合在“重重型”双字调中的音长 平均值数据,绘制出的文县方言“去声+X”组合双音节词时长对比数据柱状图, 单位毫秒 ms。
 
50
 
 
 
                                             
 
 
 
图 3-31  文县方言“去声+X”双字组时长对比数据柱状图
图 3-31 显示,文县方言“去声+X”双字调组合中,“去声+阴平”的前字时   长 205ms ,后字时长 245ms ,后字占前字时长的比例是 1.2;“去声+阳平”的前   字时长 279ms ,后字时长 259ms ,后字占前字时长的比例是 0.93;“去声+上声” 的前字时长 233ms ,后字时长 245ms ,后字占前字时长的比例是 1.05; “去声+   去声”的前字时长 275ms ,后字时长 259ms ,后字占前字时长的比例是 0.94 。可   以看到,后字是阴平调、上声调时,前字时长小于后字; 后字是阳平调、去声调   时,前字时长大于后字。
六、前后字音强对比
图 3-32 是根据 4 位发音人的“去声+X”组合在“重重型”双字调中的幅度 积平均值数据,绘制出的文县方言“去声+X”组合双音节词幅度积对比数据柱 状图,单位秒 s。
 
图 3-32  文县方言“去声+X”双字组幅度积对比数据柱状图
图 3-32 显示,文县方言“去声+X”双字调组合中,“去声+阴平”的前字幅 度积 844s,后字幅度积 1027s,音量比是 1.22;“去声+阳平”的前字幅度积 1153s, 后字幅度积 731s ,音量比是 0.63;“去声+上声”的前字幅度积 907s ,后字幅度
51
 
 
 
                                             
 
 
积 772s,音量比是 0.85;“去声+去声”的前字幅度积 1070s,后字幅度积 1715s, 音量比是 1.6 。可以看到,除了后字是阴平调外,其余组合前字幅度积均小于后 字,表明后字发音稍重。
 
第五节 文县方言重重型双字调实验结论
 
本文通过语音实验的方法,从音高、时长、音强 3 个角度考察文县方言“重 重型”双字调的特征,并以性别、年龄为变量进行分组统计,得出的结论如下。
一、重重型双字组调式
实验结果表明,文县方言“重重型”双字组,既有调位性的变化也有非调位 性的变化。详见表 3- 1。
表 3- 1  文县方言“重重型”双字组调式
 
后字
前字
阴平 41
阳平 113
上声 553
去声 24
阴平 41 43+41 41+21 44+552 31+23
阳平 113 22+41 33+32 22+552 22+24
上声 553 55+51 55+32 44+553 55+34
去声 24 34+51 24+21 23+552 24+34
表 3- 1 显示,文县方言“重重型”双字组调位性变调表现为,“阴平+上声” 组合,前字由降调 41 变成了半高平调 44;“X+阳平”组合,后字由低平调升尾   113 变成了低降调 21、32。非调位性变调表现为,“阴平+X”组合的前字(除 X     为上声的情况) ,“X+阴平”组合的后字,阴平调有 43、42 、31 、51 四种变体;  “阳平+X”组合的前字,阳平调的有 22 、33 两种变体; “上声+X”“X+上声” 组合的前字、后字,上声调有 55 、44 、552 三种变体; “去声+X”“X+去声”  的前字、后字,去声调有 34 、23 两种变体。
我们可以看出,文县方言“重重型”双字调中,4 个调类的调型相较于单字 而言,简明清晰,更加体现了底层调的本质。文县方言双字调的变调规律多是前 不变后变。
二、女性组、青年组更易发生连读变调
实验结果表明,女性组、青年组较男性组、老年组而言,变调现象发生较多, 如老年组、男性组的变调发生在“阴平+上声”的前字,青年组、女性组的变调
 
52
 
 
 
                                             
 
除与之相同外,还发生在“X+阳平”组合的所有后字以及“上声+去声”组合的 后字。如“上声+去声”组合的后字,女性组、青年组均由后凸调变成了平调, 而男性组、老年组则仍是凸调。如下图 3-33 所示。
 
图 3-33  文县方言“上声+去声”组合性别、年龄对比图
三、重重型双字调前后字时长、音强几乎等长、等重
“阴平+X”组合,前后字时长比为 1.05 ,音量比为 0.87 。“阳平+X”组合, 前后字时长比为 1.02 ,音量比为 1.64 。“上声+X”组合,前后字时长比为 1.03, 音量比为 0.98 。 “去声+X”组合,前后字时长比为 1.02 ,音量比为 1.07 。可以 看到,重重型双字调前后字的音长、音强差别不大。
 
 
 
 
 
 
 
 
 
 
 
 
 
 
 
 
 
 
 
 
 
 
 
 
53
 
 
 
                                             
 
 
第四章 重轻型双字调实验研究
 
普通话轻声主要有以下声学特征: 音长极大缩短、音强明显减弱、音高失去 原调型。然而,这类标准并不适用于所有方言。
梁磊(2003)指出,许多以北京话轻声为研究对象而得出的结论,都无法适
用或者解释汉语方言的轻声。他还认为,不少汉语方言的轻声发音并不是又轻又
短,且能明确判断出调值,与重读音节无不同45 。李树俨(2005)指出,汉语方
言的轻声是在字组中只有前字调类控制整个调式而后字失去了原调,其调类在连
调中被中和的现象,是否是轻声,不能拿北京话轻声的声学表现作简单比附46。
李小凡(2006)指出,汉语方言的轻声与北京话存在较大差异,已为北京话轻声 的判别特征所难容,如存在“轻声不轻”、 轻声引起前一音节变调、轻声与连读 变调难以区分的现象。由此可看出,汉语方言的轻声性质复杂,表现各异。
基于上述分析,本章对文县方言已有成果中前人都未提及的轻声展开声学考
察,它是否有和普通话相似的声学表现? 具体以“重轻型”双字调为模式,着重 从轻声的音高、时长、音强 3 个角度进行声学性质和语音表现的分析。所有发音 人的 T 值数据见文末附录。
 
第一节 重轻型双字调的音高分析
 
根据轻声在“重轻型”双字调中的音高平均值数据,绘制出文县方言“X+ 轻声”组合的声调格局图, “X”分别代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4 个调类。
一、阴平调后的轻声为低降调
图 4- 1 是根据 4 位发音人“阴平+轻声”组合中前字、后字的音高平均值数 据绘制出的文县方言“阴平+轻声”组合的音高曲线图。
 
45   梁磊.声调与重音—汉语轻声的再认识[C].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2003:192-197.
46   李树俨.汉语方言的轻声[J].语文研究,2005 (3):48-52.
54
 
 
 
                                             
 
图 4- 1  文县方言“阴平+轻声”双字组音高曲线图
图 4- 1 显示,前字为阴平调时,后字轻声的声调曲线呈下降走势,且调头部
分较平,下降缓慢,起点位于调域中低部,T 值为 1.92 ,终点位于调域底部,T   值为 0.33 ,降幅 1.58 度,调域较窄,调值可记作 21 。前字阴平调,与单字调 41  相比,调型一致,都为降调,但终点位置较高,位于调域的 2 度以内,调值 42, 是调位变体的体现。整个“阴平+轻声”组合,前字阴平调的终点与后字轻声的 起点距离接近,说明轻声字受前字阴平调的影响,不再轻读,发生变读,从图上 看,变读为低降调。
二、阳平调后的轻声为凸调
图 4-2 是根据 4 位发音人“阳平+轻声”组合中前字、后字的音高平均值数 据绘制出的文县方言“阳平+轻声”组合的音高曲线图。
 
图 4-2  文县方言“阴平+轻声”双字组音高曲线图
图 4-2 显示,前字为阳平调时,后字轻声的声调曲线成“凸”状,起点位于 调域中低部,T 值为 1.77 ,凸点位于调域中部,T 值最大为 2.91 ,终点位于调域 底部,T 值最小为 0.99 ,降幅 1.92 度,调域较窄。调值可记作 231 。这些轻声字 的调值与本调密切相关。与单字调相比,前字阳平调的调型、调值都有变化,表 现为,调型由后凸调变成了低降调,但降尾部分幅度小,是声带发音过程中的自 然属性,平调总有一个降尾,所以我们将其处理为平调,调值记作 22 ,是调位  本质“低、平”的体现。整个“阳平+轻声”组合,前字阳平调的终点与后字轻 声的起点距离较近,说明前字阳平调对轻声字产生影响,不再轻读,发生变读, 从图中来看,变读为凸调。
三、上声调后的轻声为高降调
图 4-3 是根据 4 位发音人“上声+轻声”组合中前字、后字的音高平均值数 据绘制出的文县方言“上声+轻声”组合的音高曲线图。
55
 
 
 
                                             
 
 
 
图 4-3  文县方言“上声+轻声”双字组音高曲线图
图 4-3 显示, “上声+轻声”组合,前字为上声调时,后字轻声的声调曲线  降势明显,起点位于调域顶部,T 值为 4.44,终点位于调域底部,T 值最小为 0.41, 降幅 4.03 度,调域宽。调值可记作 51。与单字调 553 相比,前字上声调的调型、 调值都有改变,表现为,调型由凸调变成了微升调,但起始部分的升幅不大,且 是位于调域高部,也是自然发音过程中的伴随特征,不具有语言学上的意义。所 以我们将其处理为高平调,调值记作 55 ,是调位本质“高、平”的体现。整个  “上声+轻声”组合中,前字上声调的终点与后字轻声的起点距离近,说明前字  上声调对轻声字产生影响,不再轻读,发生变读,从图中来看,变读为高降调。
四、去声调后的轻声为半高降调
图 4-4 是根据 4 位发音人“去声+轻声”组合中前字、后字的音高平均值数 据绘制出的文县方言“去声+轻声”组合的音高曲线图。
 
图 4-4  文县方言“去声+轻声”双字组音高曲线图
图 4-4 显示,前字为去声调时,后字轻声的声调曲降势明显,起点位于调域 中高部,T 值最大为 4. 12 ,终点位于调域底部,T 值最小为 0.33 ,降幅 4.03 度,
调域宽。调值可记作 41 。前字去声调,与单字调相比,调型发生了变化,由后
56
 
 
 
                                             
 
凸调变成了升调,我们说这是调位本质“中、升”的体现,调值无变化,记作  24 。整个“去声+轻声”组合,前字去声调的终点与后字轻声的起点距离较近, 说明前字去声调对轻声字产生影响,不再轻读,发生变读,从图中来看,变读为
半高降调。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对文县方言“X+轻声”调式组合的调值进行总结,详 见表 4- 1。
表 4- 1  文县方言双字组“X+轻声”调式实验值
 
调式 调值
阴平+轻声 42+21
阳平+轻声 22+231
上声+轻声 55+51
去声+轻声 24+41
表 4- 1 显示,文县方言轻声字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4 个调类后的表现 有同有异,阳平调后为凸调,非阳平调后是降调。这些轻声字,受到了前字调类 的影响,发生了变读,具有音高的变化。另外,与轻声组合的前字,也受到了轻 声的影响,发生了调型、调值的变化,但都属于非调位性的,凸显了单字调的本 质特征,这也印证了我们对单字调的分析。
 
第二节 重轻型双字调的音长分析
 
图 4-5 是根据 4 位发音人的轻声在“重轻型”双字调中的音长平均值数据, 绘制出的文县方言“X+轻声”组合双音节词时长对比数据柱状图,单位毫秒 ms。
 
图 4-5  文县方言“X+轻声”双字组时长统计图
图 4-5 显示,文县方言“X+轻声”双字调组合中: 当前字是阴平调时,阴平
57
 
 
 
                                             
 
 
调时长 280ms ,轻声时长 248ms ,轻声时长占前字时长比例为 0.89;当前字是阳 平调时,阳平调时长 288ms,轻声时长 280ms,轻声时长占前字时长比例为 0.97; 当前字是上声调时,上声调时长 250ms ,轻声时长 230ms ,轻声时长占前字时长
比例为 0.92;当前字是去声调时,去声调时长 263ms ,轻声时长 253ms ,轻声时 长占前字时长比例为 0.96。轻声的时长均比前字短,差值最大的是阴平调,相差 32ms ,而阳平、上声、去声调后差别不太大,分别是 7ms、19ms 、9ms 。可见, 文县方言的轻声占前字时长比较大,几乎与前字时长一致。相较普通话后字占前 字时长的 0.6 而言,文县方言轻声音节的时长较长,显示出与普通话轻声不一样 的特征。
 
第三节 重轻型双字调的音强分析
 
一般认为,普通话轻声的音强较弱,但后来很多学者提出,普通话轻声音节 的音强不一定比正常重读音节弱。那么,汉语方言中是否也有同类规律,不得而
知。为此,有必要对汉语方言中轻声的音强展开分析。
依据幅度积平均值,我们列出文县方言重轻型双字调非轻声音节与轻声音节
的幅度积统计数据,进行强度对比。为更好地显示文县方言轻声的强度性质,我
们以普通话轻声的音量比作为对比,普通话的数据来源于梁磊、石锋(2008)47。
详见表 4-2。
表 4-2  文县方言、普通话重轻型双字组音量比比较表(单位 s)
 
调式 文县方言音量比 普通话音量比
阴平+轻声 0 68 0 23
阳平+轻声 1 49 0 39
上声+轻声 1 29 1 11
去声+轻声 1.08 0.25
表 4-2 显示,文县方言轻声在 4 个调类后,幅度积数值各有不同。 “阴平+ 轻声”组合,音量比小于 1,说明前字音量大。“阳平+轻声”“上声+轻声”“去 声+轻声”组合,均是音量比大于 1 ,说明后字音量大。相较于普通话的音量比, 文县方言的轻声音强均较强。这些说明,文县方言轻声的音强并不弱,轻声发音 比前字非轻声稍重。
 
 
 
47   梁磊、石锋.普通话两字组轻重音的声学表现[C].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 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
58
 
 
 
                                             
 
 
第四节 文县方言重轻型双字调实验结论
 
本章通过语音实验的方法,探究了文县方言“重轻型”双字调中轻声的音高、 音长、音强。基于实验结果,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一、文县方言轻声有调型
文县方言的轻声不是普通话中那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而是有自己独立的调 型、调值。具体表现为,阳平调后是凸调,非阳平调后是降调,这类降调与单字 调的阴平调接近。前字非轻声字的终点音高和后字轻声字的起点音高距离值较 小,易对轻声字产生影响,使它保留了曲拱特征,并不是与单字调起点音高相当 的平调。与轻声组合的前字,也受到了轻声的影响,发生了调型、调值的变化, 但都属于非调位性的,凸显了单字调的本质特征。
二、文县方言轻声时长、音强较普通话长、强
文县方言轻声字的时长较长, 占前字比例分别是阴平调 0.89 ,阳平调 0.97, 上声调 0.92 ,去声调 0.96 ,比普通话的 0.6 大,发音与前字非轻声几乎等长。轻 声字的音强较强,音量比分别是阴平调 0.68 ,阳平调 1.49,上声调 1.29,去声调 1.08 ,比普通话的 0.23 、0.39 、1. 11、0.25 大,发音比前字非轻声稍重。
三、文县方言轻声是调类的轻声
文县方言轻声字在“重轻型”双字调中所体现出来的与普通话相异的“轻声 不轻”现象,在西北汉语方言中有其共性。曹志耘(1998)指出,敦煌河东话阴、
阳平后的轻声有调值,分别为 13 、53 ,与单字调平声、上声相同,这种既不轻
也不短的“轻声”在西北也见于其他方言48。
另外,文县方言的轻声属于调类轻声。魏刚强(2000)指出,汉语的轻声可
以分为调值、调类两方面,调值的轻声指连读时读得很短的字调,即使原调类依
然保持; 调类的轻声指失去原调类的字调,即使调值并不短49 。文县方言的轻声
在不同调类后都重读,弱化程度低,失去了原调类,除阳平调后读凸调,其它调 类后都读降调。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本文认为,文县方言的轻声与普通话相异,它有 自己的调型,时长与前字几乎一致,音强比前字非轻声字强,这类轻声实质上不 轻。
 
 
48    曹志耘.敦煌方言的声调[J].语文研究,1998 (1):11-15.
49   魏钢强.调值的轻声和调类的轻声[J].方言,2000 (1):20-29.
59
 
 
 
                                             
 
 
第五章 文县方言声调相关问题讨论
 
前文第二、三、四章已经通过声学实验的方法,对文县方言的单字调格局、 双字组“重重型”的连读变调与否以及“重轻型”的轻声问题作了分析和讨论。 本章则主要回归前文提出的争议和疑惑,展开探讨,并以此来窥见西北汉语方言 声调的相关问题,希望能提供参考。
 
第一节 文县方言降调、升调的区别特征以及合并趋势
 
文县方言单字调系统,从前人记录来看共 4 个,有两个降调,分别是阴平调
31 、上声调 53 ,两个升调,分别是阳平调 12 、去声调 24 。这些两两相对的降、 升调,调型、调值都相似,且在文县方言中具有辨义作用。王士元(1988)指出, 调型越相似,就越有可能发生合并50 。朱晓农(2015)指出,西北官话显著特征
是声调衰减速度趋快,两声、三声调系统在增加,以往记为四声的如兰州、海原、
西宁等方言,本次调查结果都是三声调,甚至两声调,例如兰州话上、去声拱形
相近而趋于合并51。
文县方言阴平调与上声调、阳平调与去声调在调型、调值上的相似,是否也 表明它们正在经历这种因调型相似而合并的变化。另外,我们知道西北官话区分 布着大量的三声调、二声调方言,这些地区主要是中原官话的陇中、河州、南疆 片以及兰银官话北疆、银吴、河西片。而文县地处中原官话东部,与中部的陇中 片有地理上的接触。这些也促使我们思考,文县方言目前虽是四声调系统,但它 是否受周边三调方言的影响而趋于合并。为此,我们对文县方言单字调系统中, 前人记录的这些不以调型曲拱作为对立形式的声调展开讨论。
首先,根据本次录音过程中的询问,阴平调与上声调、阳平调与去声调之间 发音人是否能够区分。他们的回答均一致,表示能够区分,不会产生混淆。根据 本次调查过程中发音人的实际读音来看,阴平调在听感上就是降的,上声调也有 降的成分,但其中还带有平的特征,而且这个降具有随机差异,不同发音合作人 降的程度不同。阳平调和去声调听感上都是升调,但是阳平调调域较低。
其次,从本次声学实验的结果看,文县方言单字调格局是“高低升降”, 分 别对应上声调高平、阳平调低平、去声调升、阴平调降,这是就声调本质特征而 言。为此,我们做出这些两两对立的单字调的音高曲线图。如下图 5- 1 所示。
 
50   王士元.声调发展方式一说[J].语文研究,1988 (1):38-42.
51   朱晓农.西北地区官话声调的类型[J].语文研究,2015 (3):1-11.
60
 
 
 
                                             
 
 
 
图 5- 1  文县方言两两对立声调绝对时长 T 值曲线图
图 5- 1 显示,文县方言两两对立声调的区别反映明显,尤其是阴平调和上声 调。阴平调贯穿调域高、低部,是个高降调,且斜率较大,接近于直降,上声调 则是凸调,带有明显的曲折变化,二者调型存在差别,上声调的降尾斜率较阴平 调小,降幅也小,同时上声调的时长也大于阴平调。阳平调与去声调二者的调型 大体一致,但去声调整体位于阳平调上方,二者的凸点存在细微差别,阳平调更 靠后。凸点前半部分升幅去声调大于阳平调,而阳平调则更趋向于平,起伏变化 小。另外,阳平调的时长也比去声调大,虽时长不是最绝对的区别性特征,但它 会在听感上起作用。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县方言这两两对立的单字调,在声学上的区 别还是较为明显,它们目前未合流。但本文在“重重型”双字调的实验过程中发 现,去声调在上声调、去声调后有变为平调的现象,且存在性别、年龄差异。
图 5-2 是不同性别“上声+去声”“去声+去声”组合的后字音高曲线图。
 
图 5-2  文县方言“上声+去声”“去声+去声”组合后字音高曲线图分组统计
图 5-2 显示,文县方言去声调在“上声+去声”“去声+去声”组合中,都发 生了变调,变为了低平调,这种表现有性别差别,男性组不变,仍是凸调,女性
组变,变为了低平调。
图 5-3 是不同年龄“上声+去声”“去声+去声”组合的后字音高曲线图。
 
61
 
 
 
                                             
 
 
 
图 5-3  文县方言“上声+去声”“去声+去声”后字组合音高曲线图分组统计
图 5-3 显示,文县方言去声调在“上声+去声”“去声+去声”组合中,都发 生了变调,变为了低平调,这种表现有年龄的差别,老年组不变,仍是凸调,青 年组变为低平调。
可知,连读变调中去声调有变为低平调的现象,而低平调在文县方言单字调 系统中是阳平调的特征。前文分析,阳平调虽调型有曲折变化,但结合声调特征 点来看,调位信息是“平”, 是个纯低调,变调后的去声调在文县方言单字调系 统里却与阳平调一致。
基于上述这些分析,我们目前得到的结论是: 文县方言的声调系统里,阳 平调、去声调未发生合流,但在语流中音高特征变得相似,而且这种变调现象只 发生在女性、青年这一群体,是否代表了今后的合流趋势? 这些现象,有待进一 步深入研究。
 
第二节 文县方言单字调的下降尾音
 
下降尾音是指发音人在发音结束时,声调末尾都会带有一个明显的拖腔,导 致整个音节的时长变长。此次调查发现,文县方言的单字调也有这种表现,且不 具有明显的社会语言学上的差异。为此,我们做出不同年龄、性别的声调格局图。
如下图 5-4 所示。
 
62
 
 
 
                                             
 
 
 
 
图 5-4  文县方言不同年龄、性别声调格局图
图 5-4 显示,文县方言单字调的下降尾音较为明显,4 个调类都在调尾处相 聚。朱晓农、衣莉(2011)指出,汉语 6 大方言区的 27 个方言点,都有这种现
象,以江淮、冀鲁、胶辽、秦晋、兰银官话区为最多。他认为这种声调是两折调,
不一定只是个人语言风格的反映,也不一定只是一种非区别性的特征52 。同样,
冉启斌(2016)指出,西北官话很多方言点的特点之一是,发音人在进行单字音 发音时通常会带有一个附属的下降尾音。这个尾音,它是独立于调型段之外的部
分,在语流中通常不出现。从外在看,它有时出现,有时不出先。由于这些原因,
下降尾音不应该认为是单字音节的内在组成部分,而是单字调的额外成分53。
基于前人的论述,总结起来为: 下降性尾音是否属于调型段特征。从文县方 言单字调的声学实验来看,它不是声调特征段,除了阴平调这一全降调外,其它 调类在此处的标准差都较大,说明是动态段,对调位区别起的作用小,发音人在 此处的变异多。另外,再结合文县方言“重重型”双字调的情况,下降尾音的色 彩由于语流中前后音节的影响,前字丢失,但后字仍有不同程度的保留,并不是 前人所说的只见于单念形式。如下图 5-5 所示。
 
 
 
 
52   朱晓农、衣莉.两折调的故事[C].语言研究集刊,2011 (8):129-141.
53   冉启斌.汉语方言极限声调清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
63
 
 
 
                                             
 
 
 
图 5-5  文县方言“重重型”双字调声调格局图
图 5-5 显示,文县方言单字调的附加性下降尾音,在“重重型”双字调的前 字几近丢失,而后字依然明显存在。这种现象表明,附加性的下降尾音已经成为 发音人共同的发音特征,且出现频繁。另外,通过采访当地人,请其在发音过程 中减少这种拖音的成分,他们表示很不习惯,也很别扭,虽然减少后依然能基本 判断出字调所代表的含义,但他们还是会从心理上抗拒这种改变行为。如果语速 过快,他们需要一段反应时间才能意识到说话人的目的和意图。可见,这种现象 已经深入人心。虽然实验结果表明,它不是真正的声调特征段,但这类的发音特 征却普遍存在。为此,我们今后遇到这类问题时,可采取在调值记录上将这种特 征体现出来的方法,但也要注意表达出声调的本质。如文县方言上声调,本质特 征是高平调 55,但下降尾音表现明显,因此记为高平调带降尾 553,可在调值说 明中作出解释。
 
 
 
 
 
 
 
 
 
 
 
 
 
 
 
 
 
 
 
 
 
64
 
 
 
                                             
 
 
结语
 
本文用声学实验的方法考察了文县方言的声调特征,先以前人研究分歧为切 入点,分析分歧存在的原因,再补充个人研究。
文县方言单字调格局是“高低升降” ,阴平是半高降调,调值 41;阳平是 纯低调,调值 113;上声是高平调带降尾,调值 553;去声是中升调,调值 24。 阴平调本质是降,阳平调本质是低,上声调本质是高,去声调本质是升。前人分 歧的原因与当时调查者对声调稳态段、动态段的把握,调查者的记音习惯,发音 人的发音习惯均有关。分组统计发现,女性组、青年组的四声格局更为分明。
文县方言“重重型”双字调,既有调位性的变化也有非调位性的变化。双字 组连读变调发生在“阴平+上声”的前字,由半高降调 41 变成了半高平调 44; “X+阳平”组合的后字,由低平调升尾 113 变成了低降调 21 、32 。阳平、上声、 去声调在组合中,虽然调型、调值都发生了变化,但与原调相比,均是调位本质 的体现,可视为非调位性变化。分组统计发现,女性组、青年组较男性组、老年 组而言,变调现象发生较多,调域也较男性组、老年组低。
文县方言“重轻型”双字调,轻声字不轻,属于调类的轻声,与普通话的轻 声字相异。具体表现为,阳平调后为凸调,非阳平调后是降调,这类降调与单字 调的阴平调接近。前字非轻声易对轻声后字产生影响,使它保留了曲拱特征。与 轻声字组合的前字,也受到了轻声字的影响,发生调型、调值的变化,但都属于 非调位性的变化,凸显了单字调的本质特征。轻声字的时长并没有明显缩短,占 前字比例分别是阴平调 0.89 ,阳平调 0.97,上声调 0.92,去声调 0.96 ,比普通话 的 0.6 大,发音与前字非轻声组几乎等长。轻声字的音强较强,后字轻声组音量 比分别是阴平调 0.68,阳平调 1.49,上声调 1.29,去声调 1.08,比普通话的 0.23、 0.39 、1. 11 、0.25 大,发音比前字非轻声稍重,与普通话相似,音强不是轻声的 决定性因素。
文县方言单字调系统中,阴平调与上声调、阳平调与去声调的调型、调值彼 此相似,但具有辨义作用,二者未因调型的相似而合流,在声学上有对立表现, 声调系统的简化原因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另外,下降尾音,不仅见于单字调也 见于双字调的后字中,它不算真正的声调特征段,但却普遍存在。今后遇到这类 问题时,可采取在调值记录和文字说明上将这种现象体现出来的方法。
本文研究还存在不足,调查人数较少,调查词表还不够丰富,未涉及到多字 组连读变调。今后将针对上述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以更深入地探讨西北方言声 调的共性和个性特征。
 
65
 
 
参考文献
 
工具书类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专著类
[1]    李如龙.汉语方言调查[M].北京:中华书局.2017.
[2]    林茂灿.汉语语调实验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    钱曾怡.汉语官话方言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0.
[4]    冉启斌.汉语方言极限声调清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 [5]    石锋、 廖荣容.语音丛稿 [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6]    石锋.实验音系学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    石锋.语音格局——语音学与音系学的交汇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8]    文县志编纂委员会.文县志[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9]    吴宗济、林茂灿.实验语音学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0]  吴宗济.汉语普通话单音节语图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1]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教程(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12]  朱晓农.语音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3]  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14]  朱晓农.上海声调实验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5]  刘复. 四声实验录[M].上海:群益书社.1992.
[16]  刘俐李.汉语声调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论文类
[1]   曹剑芬.普通话轻声音节特性分析[J].应用声学.1985(4):1-6.
[2]   曹志耘.敦煌方言的声调[J].语文研究.1998(1):11-15.
[3]   高海洋.北京话高频词使用状况分析[J]. 中国社会语言学.2003(1):26-33. [4]   胡明扬.北京话“女国音”调查[J].语文建设.1988(1):26-31.
[5]   李蓝.甘肃方言的声调类型及其历史文化背景[J].汉语学报.2020(1):80-86. [6]   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1):2-5.
[7]   李树俨.汉语方言的轻声[J].语文研究.2005(3):48-52.
[8]   梁磊、石锋.普通话两字组轻重音的声学表现[C].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
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
[9]   梁磊.声调与重音—汉语轻声的再认识[C].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
2003:192-197.
[10] 廖荣容.苏州话单字调、双字调的实验研究[J].语言研究.1983(2):41-83. [11] 林茂灿、颜景助.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J].方言.1980(3):166-178.
[12] 林茂灿.北京话声调分布区的知觉研究[J].声学学报.1995(6):437-445.         [13] 林茂灿.音高显示器与普通话声调音高特性[J].声学学报.1965(1):8-15.       [14] 刘娟.牟平方言上上相连的变调分析[J]. 山东大学学报.1994(1):8-16.           [15] 莫超. 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语法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4.
66
 
[16]   沈晓楠.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协同发音[J]. 国外语言学.1992 (2):26-32. [17]   石锋、冉启斌、王萍.论语音格局[J].南开语言学刊.2010 (1):1-14.   [18]   石锋、王萍.北京话单字音的声调统计[J]. 中国语文.2006 (1):33-40.
[19]   石锋.天津方言双字组声调分析[J].语言研究.1986 (1):77-90.
[20]   王士元.声调发展方式一说[J].语文研究.1988 (1):38-42.
[21]   魏钢强.调值的轻声和调类的轻声[J].方言.2000 (1):20-29.
[22]   吴宗济.普通话语句的声调变化[A].吴宗济.吴宗济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23]   吴宗济. 中国音韵学和语音学在汉语言语合成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 (1):1
-14.
[24]   邢向东.西北方言重点调查研究刍议— 以甘宁青新四省区为主[J].清华大学学报.2014 (5):122-134.
[25]   岳国文.文县方言的语音系统[J].甘肃高师学报学报.2007 (4):5-8.
[26]   张盛裕、张成材.陕甘宁青四省区汉语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6 (2):93-105. [27]   张世方.汉语方言三调现象初探[J].语言研究.2000 (4):48-61.
[28]   朱富林. 陇中南方言语音调查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2014.
[29]   朱晓农. 凹调的种类——兼论北京话上声的音节学性质[J]. 中国语文.2012 (5):420-436. [30]   朱晓农. 降调的种类[J].语言研究.2012 (2):1-16.
[31]   朱晓农.两折调的故事[C].语言研究集刊.2011 (8):129-141.
[32]   朱晓农.声调类型学大要——对调型的研究[J].方言.2014 (3):193-205. [33]   朱晓农.西北地区官话声调的类型[J].语文研究.2015 (3):1-1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