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目录
摘要 I
第1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2
1.2文献综述 3
1.2.1金融科技相关研究 3
1.2.2经济增长相关研究 6
1.2.3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研究 6
1.2.4文献评述 8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8
1.3.1研究内容 8
1.3.2研究方法 11
1.4研究创新与不足 11
1.4.1研究创新 11
1.4.2研究不足 11
第2章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13
2.1相关概念界定 13
2.1.1金融科技 13
2.1.2经济增长 13
2.2金融科技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14
2.2.1金融深化理论 14
2.2.2金融结构理论 14
2.2.3长尾理论 15
2.3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机理 16
2.3.1金融科技对利率市场的影响 16
2.3.2金融科技对消费市场的影响 17
2.3.3金融科技对投资市场的影响 17
2.3.4金融科技对进出口市场的影响 18
第3章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19
3.1金融科技发展动因 19
3.2金融科技发展历程 19
3.3金融科技现状分析 20
3.3.1全球金融科技现状 20
3.3.2我国金融科技现状 21
第4章我国金融科技指数测算 23
4.1金融科技指数构建 23
4.1.1金融科技指数构建原则 23
4.1.2金融科技指数构建方法 23
4.2数据收集 24
4.3数据检验 26
4.3.1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和KMO检验 26
4.3.2原始变量共同度检验 27
4.4指数合成 27
4.4.1数据因子分析 27
4.4.2得分函数建立 28
4.4.3金融科技指数测算结果 28
第5章金融科技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30
5.1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30
5.1.1研究假设 30
5.1.2模型设定 31
5.2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31
5.3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 32
5.3.1平稳性检验 32
5.3.2金融科技对利率市场的冲击检验 33
5.3.3金融科技对投资市场的冲击检验 35
5.3.4金融科技对消费市场的冲击检验 37
5.3.5金融科技对进出口市场的冲击检验 39
5.4方差估计与实证结果 41
5.4.1方差估计 41
5.4.2实证结果 41
第6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43
6.1研究结论 43
6.2研究建议 44
金融科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摘要
当前,基于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时代背景,传统的金融领域生态已无法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提高金融服务经济的能力,转化增长动力成为当前金融改革的重心。随着科学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当前已成为金融领域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助推着金融体系的平衡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凭借着低成本、高创新的服务方式,金融科技为金融业注入了大量的新元素,优化了传统金融结构,革新金融格局。作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国内学术界刚刚掀起一股对金融科技的研究热潮,从研究的诸多文献来看,目前的研究焦点更多集中于对金融科技的定性分析,涉及金融科技定义、金融科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对金融科技进行监管等方面,很少有针对金融科技如何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定量分析研究。因此,构建相关指数衡量金融科技及用实证研究发现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指导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我国金融市场、投资市场、消费市场,助力金融科技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围绕“理论-实证-结果与建议”的脉络主线展开,试图详实地分析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首先对于金融科技和经济增长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立足于金融科技的理论基础,从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出发,为后续构建金融科技指数打下基础。其次,本文从利率市场、消费市场等多个市场分析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再者,结合我国金融科技现状,利用网络爬虫法获取原始数据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合成金融科技指数。同时,基于构建的金融科技指数和前文的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重点分析金融科技对我国利率市场、投资市场、消费市场和进出口市场的冲击影响。金融科技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金融科技使得利率下降,提高了融资效率,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由于利率机制的传导作用促进经济增长,进出口市场则呈相反的结果。从实证结果来看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相较于进出口市场更为显著,因此最终表现为经济总产出的增长。
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如下三点建议:一是保持拉动经济增长的各部门间协调发展,发挥金融引领经济增长的作用;二是用金融科技引领消费升级,促进消费市场发展;三是利用金融科技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关键词: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指数;经济增长;VAR模型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当前,基于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时代背景,传统的金融领域生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逐渐表现出其滞后性,不能很好地经济发展的高要求,在此背景下,针对性的构建合理、完善的金融发展新格局,进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有待解决的难题。创新性的技术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从而常在产业变革中起着主导作用,而近几年随着技术发展,金融科技(FinancialTechnology,简写为FinTech)逐渐兴起。金融科技是金融与科技的结合体,即通过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来应用于金融服务领域。在传统金融机构的基础上,金融科技起到了积极的补充作用,金融行业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阶段,金融科技正驱动着新的金融业态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我国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从全球范围上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致力于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并将其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出台一系列扶持发展政策。此外,随着各国政策开始着手覆盖数字银行、电子货币、加密资产等细分领域,金融科技政策体系正逐步形成。
同全球其他国家一样,我国也充分认识到了利用科技解决金融产业和经济增长的痛点是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1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针对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专门设立“金融科技委员会”,旨在加强做好对我国金融科技相关工作的统筹规划,指导金融领域新技术的正确使用。同时,金融科技被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相关各部门十分看重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2019年央行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明确指出,作为助力金融体系革新的重要力量,要持续激发金融科技动能,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发挥金融服务实效性,进而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目前进入了深化资本市场创新改革的新周期,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正在良好发展。健康的资本市场环境同改革产生的红利为市场带来了赚钱效应,会吸引居民提高自身对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得以更加多元化。金融科技将在我国资本市场迎来大有可为的发展。不管是政策导向抑或是行业发展趋势,金融科技得到社会广泛认可。随着时代的变迁,新技术的应用和迭代更新正在改变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技术使得所有传统行业有了一定革新能力。也同所有传统行业一般,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行业内动态的竞争激发“新”金融产业的强势开局。在金融科技的背景下,金融活动的存在形式、存在状态不断革新。基于金融科技的优势,金融功能得以更加突出、更具有效性。当下,金融科技已经成为未来金融业发展的“新蓝海”。
1.1.2研究意义
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是金融义不容辞的责任,传统金融发展往往存在供给过度与服务集中于某些特定领域的问题,无法完全满足实际市场中的用户需求,乃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不够。随着科技赋能金融的推进,一方面以云技术、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为驱动力,加快数据要素的成产和流通,从技术层面全面提升系统效能的发挥,使金融基础能力得到更多其他行业资源的补充和支撑。另一方面,通过提高数据获取效率、训练数据模型、优化服务场景等手段,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安全便捷的投融资平台,使得金融服务惠及部分弱势群体,刺激投资需求和经济增长。
但对于金融科技程度的测算方法和金融科技是如何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还很不充分。想要量化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测度指标。从现有文献中各学者的研究方向来看,更多的集中于对金融科技的定性分析,仅有较少的学者将关注点放在对金融科技的实证量化研究上,未形成一定的量化指标体系。因此该类研究更多的仅停留在理论和政策层面,使得无法从科学、客观的角度验证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实现金融科技相关指标的量化测算能为研究者们提供一个全新的宏观视角,有助于基于时间维度对我国金融科技整体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合理探讨。针对性的探究经济发展进程中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对助力发现金融科技的巨大应用潜力,促使金融资源有效配置,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旨在通过构建金融科技指数,并将该指数纳入构建的金融创新冲击的均衡理论模型中检验金融科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相关建议。
1.2文献综述
1.2.1金融科技相关研究
1.金融科技定义及内涵
追溯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可知,20世纪初就有学者Schumpeter(1912)[1]重视技术对于经济的贡献,他提出创新在经济发展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技术创新的发展刺激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衍生出金融创新从而推动技术的革新。同样也有观点认为[2]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从全球范围看,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定义。对于金融科技的理解,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
一是认为金融科技是一场以技术为基础的革命,聚焦于前沿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金融稳定发展理事会(FSB)将金融科技定义为以技术为基础的金融创新,这种创新在为金融体系提供全新金融服务的同时,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业务流程或是金融产品并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造成一定实质性影响。金融科技也可被视为是与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方面提供的竞争性的技术和创新[3]。在金融主权国家中,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NEC)认为金融科技是包含各种不同类别的技术创新。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提出金融科技是通过新技术对现有金融服务进行去中介化,从而设计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也参考了上述定义,指出金融科技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核心作用旨在利用技术优势发展新的金融活动,推动金融发展、经济增长。邓明健(2019)[4]认为经济与金融的交融发展进程中,金融领域的前沿技术应用,即为金融科技。
二是认为金融科技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延伸。李扬等(2017)[5]和陆岷峰(2019)[6]提出和互联网金融相比,金融科技在概念上更进一步。也有观点认为金融科技的概念范围是比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范围更广[7]。陈继杨(2020)[8]提出金融科技更看重技术创新而非是互联网金融视为重点的模式与场景。
2.金融科技发展动因
结合国外专业文献分析发现,Amer(2015)[9]在其论著中指出金融领域基于技术的结合应用能有效提质增效,在风险管理、市场基础设施、财富管理等金融领域均离不开技术的应用。Puschmannm(2017)[10]认为金融科技本质就是金融创新。Nicoletti[11]认为科技技术通过使传统金融机构脱钩而对整个金融行业产生影响。
从国内文献来看,赵鹞(2016)[12]比较分析传统互联网金融行业与金融科技这一新兴行业可知,二者在自身属性上均带有金融中介属性,区别在于金融科技涉猎范围更广,并具备高创新、轻资产、增长快的优点。张颖琦(2020)[13]实证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减缓了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提升了中小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流通。巴曙松(2017)[14]、皮天雷等(2018)[15]实证发现金融科技一直处于颠覆技术的前沿,其创新为金融行业带来巨大的价值。乔海曙和黄荐轩
(2019)[16]发现经济主体所处的金融创新环境对金融科技的发展具有长远影响。孟娜娜和粟勤(2020)[17]认为,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表现在其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作用于相关金融机构,继而鼓励技术赋能普惠金融。
3.金融科技功能价值研究
Merton(1995)[18]在其著作中以金融功能为视角分析金融中介机构的动态变化,发现新的金融产品与前沿信息技术结合会使金融功能更加丰富。吴晓求(2015)
[19]认为,金融科技是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已有关于金融科技功能价
值的研究文献较多,研究角度多集中在风险管理、投融资等领域。如粟勤和魏星
(2017)[20]在其研究中分析发现金融科技能将金融服务覆盖率提升一定的水平,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同时,也能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助推普惠金融发展。He和Leckow(2017)[21]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公司具有完善已成型的产品结构的潜在能力,从而能为大众提供更具普适性、安全性与稳定性等特点的金融科技服务和金融科技产品产品。韩俊华等(2019)[22]基于科技与金融融合的背景,分析发现经济增长进程中金融与电子货币、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相融合发挥的作用,发现金融科技能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绿色增长。
从金融功能观的角度,金融科技可以从支付手段、投融资机制、风险控制等途径帮助金融效率提高[23]。Arner等(2020)[24]研究发现推动金融包容性进程中金融科技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通过支持数字金融转型的基础设施发展,释放了金融科技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同时金融市场中的融资和投资渠道受其自身特性影响有所拓宽。李春涛(2020)[25]发现金融科技催收的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可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束缚促进企业发展。于波等(2020)[26]认为商业银行受金融科技冲击,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盈利能力亦受其影响,且商业银行类型不同其受金融科技作用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4.金融科技发展阶段研究
国外方面,Lee和Shin(2018)[27]认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得益于金融电子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金融科技的创新。国内方面,巴曙松
(2017)[28]将金融科技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定义为金融科技1.0,即金融机构以传统的IT软硬件应用为媒介完成日常办公的电子化、程序化,而IT公司不直接参与金融公司的业务;第二阶段定义为金融科技2.0,体现为金融业搭建在线业务平台;第三阶段定义为金融科技3.0,即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升投资决策效率、改善传统信息渠道等。缪雪梅
(2019)[29]认为金融科技是信息技术与当代金融相融合的新兴产业,在我国历经金融信息化、信息化技术应用和信息技术同金融相融合三个阶段。目前,我国金融科技已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技术手段实现了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这极大地加快了金融业务办理的速度、壮大了经济效益规模。刘孝成等(2020)[30]则从金融功能观出发,将金融科技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金融触网阶段、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科技时代。金融科技时代的出现影响并影响着传统金融业态形式,在其驱动下金融业务模式种类均发生质的变化,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5.金融科技指标及指数构造研究
在金融科技兴起之前,广大学者对与金融科技相关的数字金融进行指数构造和测算。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2015)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属性及特点,以支付、信贷、财富管理等多个板块为角度分别构建互联网金融业务广度
和互联网金融业务深度指数。2016年我国首次推出全球金融科技指数GF(IGlobal
FinTechIndex),并于第二年发布指数情况。该指数以客观理性的数据定向观测全球金融科技的整体发展情况,含金融科技投融资发展趋势、全球金融科技企业分布状况等内容。其测算依据主要是参考投融资活跃度、成熟度,以及社会整体的认知程度。零壹财经于同年采用问卷调查、主观赋权等方法构建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和全球金融科技评价指数,其中,发展指数分为投融资指数和社会认知指数,目的在于了解出资方和广大群众如何看待金融科技,评价指数包含财务指数、经营指数、投融资指数、监管指数和信息指数,目的在于站在我国相关从业者和投资经理的自身角度观测金融科技的发展状况。纳斯达克(TheNasdaqGroup,2016)和深交所(2017)发布了金融科技上市公司股价指数。
学术研究方面,曹颢等(2011)[31]将科技与金融相融合作为切入点编制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指数,以人力资源投入、研发资源投入以及贷款资金投入三者为主要投入指标,以论文、专利、高技术产业出口数量作为产出指标之一,并考虑各地区的金融机构科技业务贷款数值作为最后一项指标,为后来相关指数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思路。汪可(2018)[32]通过建立理论模型从财富管理和定价层面,基于智能算法对金融科技发展指数进行量化评定。Chen(2019)[33]以专利申请数据为根基,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金融科技进行智能化处理,以衡量金融科技程度。
1.2.2经济增长相关研究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郑玉歆(1999)[34]认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往往发生在进入经济增长减速的成熟期。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必然要重视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易纲等(2003)[35]则认为要提升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必须从制度变迁、人力资本变化、技术进步、人民币汇率走势和官方储备的增长这个方面助力。胡援成和吴江涛
(2012)[36]认为,金融业如能打造合理的金融机构,呈现良好的市场运行模式,定能实现金融和科技的有效结合,促进经济增长。刘长庚和张磊(2017)[37]认为传统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进出口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主导力量在三者中阶段性交替,并通过实证发现内需中的消费需求是拉动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由此可见,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包含投资、消费、进出口、要素效率、产业结构以及人力资本等因素。
1.2.3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研究
作为金融领域新兴研究焦点,广大学者对于金融科技的研究局限于定性层面,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涉及不多,但与金融科技相关的互联网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探讨在学术界和实务界广泛开展讨论。
在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学者们的观点主要围绕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展开。积极影响方面,帕加诺(Pagano,1993)[38]认为在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方面,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创新有着类似的作用,通过内生增长模型分析发现金融部门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且金融部门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可提供风险分散、信息生产、公司控制和配置储蓄等功能。Cumming等(2007)[39]对互联网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加强了企业家之间的沟通,促使产生聚集效应,并加深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和经济联系,使得区域内的实际私人投资得以进一步联合,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谢平与邹传伟(2012)
[4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提高了信息透明度,改善了
投资市场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大众的金融需求得到了满足,经济增加也有了更多的推动力。龚映清(2013)[41]认为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型金融模式对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造成一定冲击,促进投融资市场发展。白骏骄(2020)[42]利用SVAR模型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创新以与宏观经济多领域联动发展的形式,对经济社会产生广泛贡献。
消极影响方面,有部分学者持互联网金融在实际操作中发挥其助推宏观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甚至可能会起反作用的观点。我国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之所以背离持续的原因在于金融空转现象严重,即大量资金堆积在金融体系内部,仅仅有小部分资金流向那些对大量资金有需求的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企业,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43]。周斌等(2017)[44]借助PVAR模型发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宏观经济的传统金融的资金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提供的融资服务使本应流动至实体经济领域的大量资金转而流向金融业、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领域,从而抑制了宏观经济的发展。刘翠微
(2019)[45]认为互联网金融在经济增长中有着重要影响,在互联网借贷中影子银行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导致金融行业产生脱媒问题,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何猛(2020)[46]认为信用市场中的违约风险是互联网金融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大挑战。
在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影响方面,Suryono(2020)[47]从信息系统的角度为金融科技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其认为金融科技能够帮助经济转型,创建更好的数字生态环境。庄雷和王烨(2019)[48]以蚂蚁金服为案例说明了金融科技赋能消费金融,在拉动内需、促进消费转型升级、投资多元化等方面作用显著。杨东(2018)
[49]认为基于金融科技在金融市场中的功能特性,可在监管方面加大力度,有效防
范风险,发挥经济调节效能。周雷等(2019)[50]认为金融科技利用其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优势,通过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同时,金融科技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运作方式,激发了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力,助推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51]。
1.2.4文献评述
首先,通过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可知,目前全球尚未形成对金融科技有着统一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侧重于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方向、功能性价值、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这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思想相吻合。此外,从金融科技指标构造的相关文献梳理可以看出,仅有少数金融机构、智库构建具有金融科技代表性的指数,缺乏对金融科技中区别于互联网金融成分的考量。且由于研究时点、选取维度、研究着眼点等的差异都会对研究的结果产生影响,本文将会根据金融科技的特性选择更加贴近其特征的变量和指标进行研究和分析。
其次,目前关于国内外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文献仍然较少,且大部分文献资料属于规范性研究,能够从数据出发进行定量分析的文献很少,现存的文献资料较多的侧重于定性的研究金融科技对于经济增长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针对其具体的影响路径的相关定量研究较少。即便是实证研究,也多是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角度切入,因此本文以金融科技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将实证研究有所创新地应用于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路径中。
综上分析,基于金融科技发展时间较短,国内外对其研究不多,且存在不够全面、系统的问题,而现有的研究文献,多是规范性研究,缺乏定量的分析。本文将在阅读参考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研究方法,首先进行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并尝试选取新的维度构建金融科技指数,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较为全面的衡量,探究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在文献回归的基础上探究了金融科技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基于金融抑制、金融结构理论和长尾理论的理论基础,剖析了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本文采用文本挖掘法和因子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造了我国的金融科技指数,并通过构建一个金融创新冲击的均衡理论模型检验金融科技对利率市场、消费市场、投资市场、进出口市场以及经济总产出的影响。
本文共计包括下述六个章节,具体章节框架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和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为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对金融科技和经济增长进行概念界定。其次,阐述了金融科技相关的理论基础,如金融深化理论、金融结构理论和长尾理论。最后,由多个角度梳理了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机理,为后续分析提供问题导向。
第三章为金融科技发展现状。本章首先对金融科技发展动因进行说明,然后回顾了金融科技发展历程,最后从全球角度和我国角度说明了对金融科技的现状进行分析。
第四章为金融科技指数的测算。参考已有文献,在指标构建原则以及数据可获得的情况下,基于文本挖掘法,采用爬虫技术挖掘数据,并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科技指数。
第五章为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采用VAR模型分别从利率市场、消费市场、投资市场、进出口市场多个维度探究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六章为结论与建议。本章根据实证结果,分析说明金融科技在利率市场、消费市场、投资市场、进出口市场以及经济总产出上的具体体现,得出一定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图1.1研究框架图
1.3.2研究方法
如下为本文所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对现有国内外文献针对金融科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搜集和梳理,本文厘清了金融科技概念,为确定构建金融科技指数、测算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供思路和理论基础。
2)文本挖掘法和因子分析法。基于这两种方法实现金融科技指数的构建。在此过程中,以郭品,沈悦(2015)的指数构建法为参考,以五个维度带代表金融科技,实现金融科技原始词库的构建,结合运用爬虫技术实现词库检索,最终以原始词库相关数据为公因子,利用其得分权重确定金融科技研究指标。
3)实证分析法。在理论基础的层面上,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和一般均衡理论,利用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所得脉冲冲击反应图像和方差估计的分析讨论,探究金融科技对消费市场、投资市场、进出口市场及总产出的影响,并得出一定结论。
1.4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研究创新
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已有针对金融科技与经济增长内在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且所研究的问题多流于对二者作用的理论描述,或存在研究指数的选取相对片面的问题。本文以金融科技作为经济增长新动能为切入点,实证研究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二,理论梳理创新。金融科技涉及的理论范围较广,本文针对性地搜集梳理了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具体分析了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路径,为实证分析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研究方法创新。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发现指代金融科技的量化指标存在缺失或时间跨度不够细分等情况,基于此本文采用网络爬虫法对所需数据进行挖掘,再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科技指数,并利用VAR模型验证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4.2研究不足
第一,数据获取困难。由于金融科技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和数据可得性的原因,在相关指标数据选取上存在一定困难。对于金融科技指数的构建,虽然已有相关机构合成对应金融科技指数,但由于机构编制金融科技指数大多在2017年以后,且多为年度数据。本文实证所需的样本区间较长,部分数据无法获取,故本文选择构建金融科技指数。
第二,本文的创见性仍需提升。从经济的发展来看,科学技术作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力一直伴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随着以云技术、区块链等为核心的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股新的增长动力。由于自身研究水平有限,针对未来出现的新的金融科技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后续的研究中,应对金融科技模式有更具拓展性的定义和探索。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金融科技
由于金融科技提出的时间较晚,到目前为止还未对它形成统一的标准概念,国内外学者给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将金融科技定义为“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即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核心驱动金融行业创新发展,从而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优质化的金融产品服务。本文认为金融科技一方面是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是在互联网和新兴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从而引发金融业基因的突变,旨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用户体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精准化满足多元金融需求。和互联网金融概念相比,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学者认为两者不存在本质区别,二者的联系表现在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都是用技术驱动金融创新,用金融体系效率的提升来降低交易成本。但也有其他学者持不同观点:认为二者的区别在于相较于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的内涵更广。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未对金融业产生本质上的影响,仅对用户的用户体验、消费渠道、支付方式等进行了优化;相对而言,金融科技作为一种科技端的变革,采用技术由外及内地对传统金融业进行了全方位变革,金融科技更加强调以技术引领创新。
另一方面,作为使金融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润滑剂,金融科技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关键助力。同时,金融科技也是金融与信息科技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金融科技金融行业、科技企业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运营企业得以更好地融合发展,金融领域相关金融产品或业务的关联性也更加紧密。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渗透不仅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获取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帮助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2.1.2经济增长
所谓经济增长即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某个经济体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整体市场价值增长。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是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的。物资资本、劳动力、技术和人力资本的增长都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往往受到经济规模的影响,但技术的创新可以扩大经济增长规模阈值,提升经济体的增长能力。我国很多学者观点认为,经济增长能够带给我们诸多益处,有利于就业市场的蓬勃发展。
2.2金融科技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2.2.1金融深化理论
金融深化论也被称作“金融自由化理论”,该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戈德史密斯、葛利和肖等人对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等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根据这一理论,发展中国家若想保持或提高其经济环境的竞争力,政府就必须减少或放弃对金融体系的过多政策干预,转而以金融自由化的形式实现金融深化。金融深化的关键是让市场确定资本的价值,即以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以及让资本自由流动。
金融深化理论主张金融自由化由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交融运行发展为金融组织体系的健全化。不同于传统的金融深化过程,金融科技参与到金融市场的过程与之相反。基于金融科技的特性,其首先完善的是金融组织体系,随后逐渐渗透到金融本质,促进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融合,即经济货币化。以第三方支付模式为例,其作为对虚拟金融领域的有效补充和拓展,首先对金融体系造成了一定冲击,加快传统金融组织的转型升级。随着三方支付的广泛应用,其提高了经济货币化程度。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体系的交互协同,促进传统体系改善金融抑制现象,放宽金融管制,进而实现金融科技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2.2.2金融结构理论
金融结构理论(FinancialStructureTheory)由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提出,这一理论奠定了金融结构理论的基础。金融结构的实质在于将资金通过一定方式传导至经济中,带动经济变动。一国金融发展的变化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而金融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对金融结构的研究可以有效衡量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戈德史密斯在其著作中经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发展进程中金融结构和金融工具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正向推进的作用,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受该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工具的交互作用影响。金融发展范围基于金融机构的成立与金融工具的产生而不断扩大进而使投资和储蓄彼此分离。因此,国民生产进程中资本边际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资本收益不断增大。与此同时投资水平和储蓄率受资本效益影响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提高。金融工具与金融结构的作用下投资和储蓄得以分开并形成彼此独立的职能,在资金运动中,正是由于这两个职能的存在形式及相互作用,较好的解决了经济不平衡问题。
从上述理论可以看出,金融结构的变化和调整是经济增长一大助推力。作为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金融科技已然融入当前经济的各类新业态、新模式中,它使得投融资领域的发展更适配新兴金融业态,这助力于实体经济更加开放和金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金融科技作为要素整合功能的金融新范式,给现有金融体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以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和价值创造方式为经济持续增长开创了一条新的通道。
2.2.3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是由ChrisAnderson在2004年首次提出。“长尾理论”就是把传统金融行业“二八理论”中80%的客户比作长尾巴,而互联网金融又能很好的利用这些客户,因此叫做“长尾理论”。长尾理论主张市场上应该有尽可能多的小众商品,这是因为在商品流转的过程中,若其供给与需求的连接成本足够低,对于那些小众商品而言只要有需求就有供给。部分产品或服务虽然种类小且单品销量低,但由于总量巨大,因此产生了远高于主流产品的巨大收益。
相比于传统金融行业以二八法则为核心的商业逻辑,互联网金融与之相反,其是以经济信息处理为核心商品的新型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的优势表现为:其能够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对市场中传统金融难以宏观调控的碎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而能够为经济增长创造出巨大价值。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无论是供给渠道还是需求渠道都得益于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有所扩大,形成一种新的范式。这种去中介化、个性化的结构性转变使得一些零散且小众的产品可触达性慢慢增强。当产品的供给、需求足够大的时候,消费者们得到了无限选择的空间,“长尾效应”得以丰富。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需求与供给双方间出现了新的渠道,这类渠道得以实现规模经济,颠覆了传统金融模式,使得边际成本降低,市场需求增加。学者Thakor(1999)[52]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会逐渐模糊信息技术公司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互联网金融是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金融科技的崛起有利于金融企业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合理配置资源,更有利于金融体系的完善。
2.3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机理
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微观主体来间接实现的。微观主体的消费、投资等方式因金融科技的创新而发生改变,如大数据的出现促进了微观主体创造了价值,改善消费结构,促进消费升级;新兴的众筹融资模式也因其自身特性致使企业融资成本降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高了社会生产过程中资本的利用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金融科技还可通过提供多元化投资渠道,增加投资资本,以延伸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尽管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助推作用,但金融科技也加剧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故为适应新的竞争环境,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变更其生产经营方式。
同时,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对银行业也造成了一定冲击,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倒逼传统银行业的利率定价机制改革,使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金融市场效率不断提高。而市场效率的提高又可以为经济提供更强的助动力,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3.1金融科技对利率市场的影响
随着金融业转型的持续纵深推进,为了确保金融活动的安全性、防范重大系统性风险,我国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不断加强对金融风险、利率水平等多个方面的控制。基于这一背景,凸显了货币流通缓慢、利率脱实向虚等问题,加剧了金融风险,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其技术赋能的特性矫正了金融发展中的各种扭曲。在金融活动的开展中,金融科技利用其技术特点帮助相关金融企业获取更多平台的资金支持、提升风控水平,降低金融活动中的风险损失,从而为解决原有难题提供全新路径。
金融科技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大多体现在金融科技利用新兴技术对金融体系进行改进与优化,提升其服务经济的效率,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一是降低代理担保成本,针对市场中高新产业所面临的高风险、资金流通速度慢的问题,金融科技可通过合理的资金配置得到改善,推进市场机制的完善。二是金融科技的发展使金融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信息成本与交易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三是金融科技让资金需求方和资金供给方能够在一个日益公平、合理和透明的市场框架中进行资产配置,这样一来,就更有利于达成令市场供求双方满意的均衡利率。该均衡利率会对投资和储蓄产生影响,其中储蓄可直接影响消费,
而消费和投资又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助力。因此,金融科技能够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宏观经济的效率与作用,将资金更好地配置到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促进经济增长的各个领域当中,推动经济良性增长。
2.3.2金融科技对消费市场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庞大的市场空间、有力的政策支持、巨大的消费场景优势,以个人信贷为主的消费金融依赖于金融科技,在金融界掀起了一阵技术化的革命风潮,在营销获客、风险控制、客户服务等方面释放了巨大的生命力和无限的潜力。为了对传统的消费结构加以改进,金融科技推动了消费金融市场细分后再分化,金融体系的进入成本和准入门槛大幅降低,以帮助更多的人享受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
一国经济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居民消费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将成为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重要引擎,通过消费扩大内需成为了我国当前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更优地服务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金融科技公司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数据的实时动态抓取,对人们在浏览网页、搜索引擎记录、线上消费情况等过程中的痕迹进行及时分析,再根据已有信息结合技术推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从而引领社会消费,通过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金融科技通过把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等技术同信用制度相结合,能够使金融机构更加清晰地了解用户消费习惯、资金流水等,便于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从而精准地为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因此,以金融科技为底层逻辑的征信服务与风险控制体系能够为消费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引导居民进行合理消费,从而以社会消费推动经济增长。
2.3.3金融科技对投资市场的影响
作为传统金融行业的竞争对手,金融科技凭借着信息处理速度快,办理方式便捷简单,办理成本低等优势迅速占据了金融行业的一席之地。且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创新,衍生出了许多新的金融产品,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态势。金融科技的持续创新丰富了居民自身的投资理财选择,提高了社会金融产品的竞争,使得投资市场得以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金融科技为中小企业缓解投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一是金融科技为中小企业提供丰富的融资方式,诸如互联网P2P贷款、众筹、供应链金融等创新融资模式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中的不足,使得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享受高效便捷的融资服务。二是利用大数据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服务。金融科技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投融资需求,以较低的成本联合相关部门构建企业信用体系,通过有效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为对应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三是金融科技能够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人工智能技术能更为精准地为中小企业定制相关金融服务,这就降低了无效的宣传费用,使融资效率提高。因此,依托于金融科技的运用中小实体企业的融资渠道得到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得以降低,促进实体项目投资的增长。
2.3.4金融科技对进出口市场的影响
从金融科技的发展来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使得数据成为了重要的生产资料,随着生产活动已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一步优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金融科技在进出口市场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也是促进进出口市场发展的推手。随着金融高科技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其“高效、透明、无界”的特性与外贸的市场需求相结合,可以为更多企业提供拓展市场业务的机会,也更好地促进了经济增长。
此外,由于利率与汇率并非两个完全相互独立的变量,二者关系会受进出口额、对外投资规模等要素影响。由利率的一般传导机制和上文提到的金融科技对利率市场的影响可知,由金融科技引起的利率波动会影响汇率的相应变化,二者的联动反应会导致进出口市场也发生一系列变化。
第3章 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3.1金融科技发展动因
根据金融与科技发展的历史规律,无论是前沿技术抑或是新兴产业,其持续发展的根据均需要落脚在其本源。一国在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转过程中往往会随时生成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涉及消费、投资、税收等包含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只要能产生数据的地方,就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唯有客观、科学的分析这类数据才能找出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规律,从而更好地治理一国经济。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大背景下,众多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不断涌现,且根据其短迭代期的原因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快速抢占金融行业市场。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史来看,由于互联网金融中存在的违约成本低、不规范发展、缺乏监管等问题导致其没有为我国的大数据分析体系打好地基。这一问题就可由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新型经济
-金融科技解决,通过将新技术应用到金融产业链中实现我国大数据分析模式的优化。
金融科技的发展会促进我国金融的高质量发展。随着金融产业与科技产业的有效融合,金融科技的热潮在全球涌现,并在我国快速发展。尽管我国在金融科技的技术创新方面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还有着一定不足,但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先进的基础设施、巨大的市场需求和金融科技应用的普及度,这几大优势使得我国金融科技得以在国际舞台保持竞争优势。实践表明金融科技已成为目前金融机构的必备能力,其有效地补齐了金融机构的数据、算法短板,并帮助金融机构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
3.2金融科技发展历程
上述文献中已然简述了各学者对金融科技发展阶段的划分,本文结合金融科技的演变史与技术在金融行业应用的深度和变革影响,整理得出金融科技的三阶段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为金融信息阶段,重点在于IT技术的信息化应用。该阶段由政府主导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诸多国家相机实施金融自由化政策,金融管制的放松与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催生了大量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机构设立IT部门,基于IT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应用,金融机构实现电子信息化,
19
使得部分金融业务化繁为简、金融部门运作效率直线上升,更能满足瞬息多变的市场需求。在我国,1993年国务院《有关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意味着中国金融信息化开始萌芽。该代表性的应用为核心交易系统、信贷系统等。
第二阶段为互联网金融阶段,聚焦于金融架构的互联网化。该阶段由互联网技术驱动金融行业丰富产品形态。2005-2012年全球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席卷中国,互联网技术应用逐步加持金融业务发展,金融服务从由后台系统支撑向前端金融业务延伸发展,减少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得以扩大、金融业务产品实现互联互通。在中国,互联网金融经历了飞跃式发展:第三方支付、众筹、P2P等概念变得家喻户晓,金融业的运营环境受其冲击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金融体制产生的深刻变革,成为了信息共享与技术融合的助推力。此阶段代表性应用包括网上银行、互联网基金销售等。
第三阶段是金融科技阶段,着重于业务前中后台的全面多角度科技应用改革。该阶段由前沿技术驱动金融业务转型优化。自2011年以来,随着金融科技在我国的迅猛发展,金融产品和工具日益丰富,金融科技在风险管理、资产分配等环节的参与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金融风险,这向监管部门发起了挑战。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础、发达的物流基建以及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使得我国处于世界金融技术竞争的第一梯队。金融机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其他先进技术将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拆分,并使用技术赋能创新发展,传统的金融风险管理、市场营销、场景服务等金融业务前中后台的各个方面乃至金融服务全环节得以改变。伴随科技的日益完善与成熟,金融科技将持续升级。这个阶段代表性的应用程序有量化投资、智能投资顾问、风险定价等。
3.3金融科技现状分析
3.3.1全球金融科技现状
金融科技的出现把全球金融服务行业的形态向协作转移。新兴科技已然蓄势待发,催生全新跨行业生态系统。阿里巴巴、亚马逊(Amazon)、Facebook、谷歌、百度等科技巨头在近几年纷纷进军金融领域。基于金融科技所具备的数据分析、网络外部性、场景互通三大优势,利用协同效应以良好的正向循环反馈,通过点对点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支付、信用贷款、融资、投资货币市场基金等服务,全球的金融科技浪潮已然兴起。
从融资情况来看,根据普华永道《全球金融科技报告》显示,2020年金融科技全球投资达到440亿美元,比2019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过去五年,全球金
融科技投融资金额从649亿美元增至1503亿美元,年均增速达23.4%。中国在
引入前沿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报告显示2018年伴随蚂蚁金服等一批大型融资事件落地,我国相关企业迅速应用新兴技术,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许多跨境并购无法进行,金融科技仅实现两百余亿美元的投资。金融科技投融资在美洲的投资金额为129亿美元,高达总额的一半;亚洲地区金融科技投融资金额为81亿美元,占比32%。其中,美洲中占比最高的国家是美国,其投资金额为119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92%,在全球投资总额有46%的份额。在亚太地区,东南亚地区中的印尼、印度所在金融科技公司成为关注焦点。我国在2018年金融科技同融资达到阶段性高点,随后于2019年市场降温,投资金额45亿美元,同比下降82%。
金融科技作为金融活动的“血液”,有效利用金融科技并充分发挥其优势已成为一种全球共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19年6月发布的研究报告
《金融科技发展现状》显示:大多数受访国家和地区已经认识到金融技术的内在价值,并开始在国家层面发布相关战略。此外,这些相关政策已逐步覆盖包括数字银行、网上结算和加密货币在内的其他子领域,金融科技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同年,国际清算银行(BIS)对全球31各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科技政策进行了比较后提出“金融科技树”的概念框架:树根是基于数据、保护网络安全等具体要素为主的政策推动因素,树干是区块链、物联网等核心技术,树梢是电子银行、数字货币等金融业务。得益于金融科技,给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也带来了全新发展机遇,如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纷纷开始加入对本国的金融市场硬件设施、账户体系、社会信用环境等金融基础设施领域的逐力。后续随着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冲击,全球急需建立一个全球治理与监管的架构来迎接金融科技对监管合作带来的挑战。面对挑战,融合各平台优势的新型监管合作关系将大有作为。
3.3.2我国金融科技现状
在全球金融科技开发和研究方面,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最快,位于研发和创新的第一梯队。美国的金融产业已然非常成熟,使得美国的金融革新面临着巨大的阻力,而由于我国和其他新兴国家的金融业仍处于高速发展期,金融体系比较容易创新和重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研究报告指出,在金融科技的许多子领域,亚洲比其他地区领先。凭借起步早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等优势,中国牢牢地抓住了金融科技这一新兴市场机遇,增加了在全球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在企业领域,截至2020年8月,根据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公开数据显示央行陆续在深圳、苏州、北京等地成立了三家金融科技公司。这些央行金融科技公司在重大创新应用突破和核心标准指定等方面优势明显,能够发挥其对于地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带头作用,促进形成金融科技发展高地。各大银行金融机构也在加快推进金融科技战略部署,通过建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银行能在依托其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建立自身产品优势,推动企业金融科技发展。传统IT企业如高伟达、科蓝软件等则选择与互联网企业在竞争中合作,以更好的满足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需求、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投融资方面,根据零壹智库统计,2019年我国金融科技融资共有285笔,居全球第一位,占全球相关融资笔数的24.4%;美国公开披露的融资金额为744亿元,我国与美国存在不到一百亿元的融资金额差额,融资总额为656亿元,仅次于美国,在全球相关融资总额中占比25.05%。随着金融科技在保险、投资、证券等细分领域的广泛应用,这些细分领域行业得以实现多元化服务。其中,支付科技领域投资规模在所有投融资细分领域中位列第一,其投资金额在我国金融科技投资总额中接近半数,占比46%。网络贷款、财富管理、投资交易这三大领域仅次于支付领域,在金融科技投资总额中占35%。
政策方面,2019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首次从国家层针对金融科技发展进行整体规划,明确提出到2021年实现我国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满足人民对于智能化、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现实需求。我国以强化金融科技应用、组织金融科技监管试点等相关模式为重点,旨在实现金融科技带动经济增长。其次,自2018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多地都相继出台了惠及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以招商引资奖励、落户奖励、费用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吸引金融科技企业在当地聚集,提高当地未来整体经济效率,为金融科技发展带动经济持续增长做铺垫。另外,受新冠疫情影响,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强调运用金融科技手段落实企业的信贷支持,并鼓励通过金融科技赋能产融合作,强化企业与金融信息交流共享。
第4章 我国金融科技指数测算
经上述分析,金融科技通过不同的渠道机制影响着经济增长。本章节针对性的从影响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等不同维度切入分析,构建金融科技指数,利用VAR模型实证分析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清深层次的作用机制。
4.1金融科技指数构建
4.1.1金融科技指数构建原则
金融科技在国内起步相对较晚,尚未形成官方统一定义。国内学者研究国内金融科技发展状况的方法多以第三方支付相关数据或交易所根据相关上市公司编制的价格指数为参考数据,指代金融科技。这类指标的编制构建在系统性、全面性和时间跨度上有所欠缺。构造金融科技指数需要做到科学、客观、全面地反映金融科技整体状况,如下为本文构建指数所遵循原则:
第一,系统性原则。指数构建应从整体与全局利益出发,对影响金融科技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结合金融科技自身特点和功能价值以合适的维度为切入点进行指数的构建。
第二,可操作性原则。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获得性是构建指数的必要因素,选取的数据要具备可行性,不能仅局限于理论层面上的讨论而不具备实践性,导致无法进行实证分析。唯有选取的数据指标能在实践层面上进行操作,才能正确评估研究的金融科技状况,以便后续的进一步研究。
第三,参考性原则。指数的构建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中指数的构建就应以金融科技相关的理论为基础,参考前人编制指数的方法,结合金融科技现状有所创新,为后续实证提供理论依据。
第四,重要性原则。基于所构建指标体系内容庞大,因此在进行指数构建时,要凸显重要性原则,尽可能全面的覆盖同时,抓住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部分,避免评价指标过于繁杂赘余,导致指标重点不突出。
4.1.2金融科技指数构建方法
由于金融科技的概念较为抽象与庞杂,国内对金融科技的衡量方式基于其侧重点各有不同,经一定量的文献收集整理,本文认为如下三种指数构建方法较具代表性:方法一,刘超和马玉洁(2019)[53]采用熵值法将金融创新各指标对金融系统创新程度的影响计算在内,构建出金融系统创新指数;方法二,乔海曙,黄荐轩(2019)将金融科技按其发展动力划分为供给动力与需求动力,再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构建金融科技发展供给动力指数和金融科技发展需求动力指数,并对金融科技的发展动力结构进行比较;方法三,唐松等(2019)[54]以网络新闻和企业公告上的相关关键词为原始数据,并使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科技指数。
综合上述方法的数据可得性、参考性等因素,本文选取了方法三构建金融科技指数,即文本挖掘法和因子分析法。但由于方法三构建的指数存在不够全面、指标体系欠缺一定丰富性、不能很好的概况金融科技的整体状况、时间跨度较短较为笼统地反映金融科技发展情况等问题。为弥补上述指数构建存在的不足,本文拟以月度区间为数据周期进行指数构建,并加入金融科技板块指数以丰富金融科技指数构建的维度。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利用文本挖掘法从五个不同维度针对与金融科技密切关联的词汇进行汇总整理,各维度分别为支付结算、资产交易、财富管理、金融服务、科技管理,在此基础上构建原始词库;其次,通过网络爬虫百度新闻库,将其作为主要来源量化原始词库,参考前人构建方法以当年新闻热词为分母计算关键词词频;最后,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金融科技指数。通常情况下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第一,将收集的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以消除不同变量之间在数量级和量纲上的差异,使得不同变量之间能够进行比较;第二,进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和KMO检验;第三,对原始变量进行共同度检验;第四,确定因子和转轴因子矩阵;第五,由原因子数据的线性组合得到旋转后的主因子得分情况;最后,根据公式综合得分,合成指数。
4.2数据收集
本文为使金融科技指数更加全面综合,从支付结算、资产交易、财富管理、金融服务、科技管理五个维度来构建原始词库。如表4.1所示,选取了20个关键词。
鉴于搜索引擎推荐系统一般是通过对大量用户的行为习惯和网站内容数据的分析识别出每个访客的关注点,推荐给每个访客他们自身感兴趣的内容,为使用者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在搜索方面,这种推荐系统就表现为搜索引擎的相关检索词推荐。每当使用者输入查询内容时,与查询内容相关的检索词会被智能搜索引擎推送给使用者。目前,百度指数、谷歌动向和360指数都提供了相关检索词的推荐。鉴于百度在我国网络用户使用中的绝对市场占有率,本文以百度数据库的相关词作为爬虫主要来源,统计2015-2019年的包含原始数据库的关键词,取月度数据作为指数合成的基础。借鉴刘园等(2018)[55]构建指数的方法,爬虫选取百度中含有原始关键词的月度新闻数目与月度新闻总数以量化词频。由于获取网页中的月度新闻数目没有具体指代性存在爬取困难的问题。本文拟以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报告》中的媒体综合类十大流行语数目总和的月平均数作为月度新闻总数代理变量,如表4.2所示。将爬虫获取的上述原始关键词与年度热词进行比较,计算得出关键词词频,并根据各个维度进行汇总,分别将支付结算、资产交易、财富管理、金融服务、科技管理五个维度的词频命为指标X1、X2、X3、X4、X5。同时,选取的金融科技板块指数的月度数据命为指标X6。
表4.1金融科技指数原始词库
选取维度 关键词
支付结算 第三方支付 在线支付 移动支付 网络支付
资产交易 借贷融资 供应链金融 股权众筹 P2P
财富管理 互联网理财 网络理财 线上理财 在线券商
金融服务 电子银行 消费金融 网银 数字银行
科技管理 大数据 云计算 物联网 区块链
本文的网络爬虫法以python为媒介抓取原始数据,调取requests包设置headers以模拟浏览器行为,基于seleium框架+谷歌浏览器抓取关键词页面的url和页面源代码。然后把范围内URL使用List存储,并将爬取相关数据写入本地excel文件,具体代码于附录A中。
表4.2年度热词
年度 年度热词
2015 抗战胜利70周年、互联网+、难民、亚投行、习马会、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屠呦呦、四个全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互通共享共治
2016 两学一做、冻产、表情包、洪荒之力、阿尔法围棋、网络大电影、摩拜单车、山寨社团、吃瓜群众、闺蜜门
2017 十九大、新时代、共享、雄安新区、金砖国家、人工智能、人类命运共同体、天舟一号、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18 宪法修正案、命运共同体、进博会、贸易摩擦、锦鲤、板门店宣言、立德树人、“一箭双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2019 我和我的祖国、金色十年、学习强国、中美经贸磋商、最美奋斗者、硬核、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区、基层减负年、我太难了
注:数据来源:《中国语言生活报告》及百度搜索引擎。
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客观性,由于各指标的量纲和数量级由于其自身性质有所
差异,通过标准化操作,可以消除量纲影响,使结果具有可靠性。如果不进行标准化处理直接用原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得到的结果较高可能与实际数据所代表的含义产生较大分歧。因此,为了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使不同量纲对分析结果的干预尽可能地小,原始数据需要去掉量纲不同的干扰。数据的标准化一般是进行Z标准化,即将不同量级的数据转化为均值为0,方差为1的数据。本文进行数据处理的软件是SPSS,由于其软件内置系统原因对于各数据导入软件后能自动做标准化处理,故无需手动计算。
4.3数据检验
经预处理的数据需进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和KMO检验,以确保指标体系可有效运用于因子分析,检验后如未通过,则说明需对所选数据进行调整。本文结合运用KMO检验、巴雷特球型检验,进而对所研究参数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选择适宜变量进行后续实证分析。
4.3.1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和KMO检验
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和KMO检验,在因子分析中的作用为变量相关性检验。基于相关系数矩阵,若相比于显著性水平概率P值较低,则所检验矩阵为非单位矩阵,可进行主成分分析。KMO检验用于检查变量间的相关性和偏相关性,取值在0~1之间。KMO统计量越接近于1,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偏相关性越弱,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若KMO值低于0.5,则因子分析的结果不具参考性。如下表4.3所示为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KMO值为0.864,大于0.5且位于0.8-0.9之间,这表明变量间的相关度差异不大,适合做因子分析。另一方面,从显著性上来看,相关概率P值为0.000,在5%的显著水平下,球形假设被拒绝,即变量之间显著相关。因此,综合两个检验结果,所选数据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4.3.2原始变量共同度检验
原始变量共同度即公共因子在每个变量中占的方差比例,代表各变量中所含原始信息能被因子解释的程度。由表4.4可知,各变量的共同度均达80%以上,说明可以接受所提取因子,这意味着后续合成的金融科技指数从数据层面上有较高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