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 >

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现状分析与研究

推荐人:写作督导机构 来源: 写作辅导机构 时间: 2022-02-16 14:38 阅读:
论文,毕业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变革与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加深,且其关注点也由早先的集中于高学段逐渐向低学段分化、转移,并最终漫延至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终身教育“奠基石”的学前教育,主要表现为家长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较往年有所提升,这种提升显著反应于家长在为子女选择幼儿园时的摇摆不定。社会对于学前教育需求的变化延伸至学术领域,促使研究者的研究点逐渐汇聚于有关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问题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与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亦有研究表明高质量的早期教育能够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了解现阶段不同园所的教育环境质量现状并进行比较,分析其教育环境质量之间的的差异并找到形成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提升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关键点。
本研究对沈阳市四所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使用《中国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评价量表(城乡版)》,从物质环境创设、课程与教师三方面对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进行打分,比较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并总结归因。研究结果表明:公办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相对较高、各项指标较为均衡且规模不同的幼儿园之间差异不明显;民办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质量从平均数值上而言逊色于公办幼儿园,其中大型民办园的物质环境创设水平较为优良且明显好于其他三所幼儿园,但在课程与教师两方面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而中小型民办园的问题则更为严峻,在物质环境创设、课程以及教师这三个方面都亟需改进。
了解不同类型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现状、差异及成因后,本研究主要从财政投入、提高管理者专业水平与提升师资三方面提出建议,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及教育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方面的财政投资力度,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幼儿园本身则应专注于幼儿园管理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力图呈现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能够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不同性质幼儿园,差异比较
摘要I
目录V
第 1 章 绪论1
1.1选题背景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2
1.2.1研究目的2
1.2.2研究意义2
1.3国内外研究综述3
1.3.1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研究现状3
1.3.2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评价工具的相关研究5
1.4相关概念界定7
1.4.1幼儿园教育环境7
1.4.2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7
第 2 章 研究设计8
2.1研究问题8
2.2研究方法与工具8
2.2.1测量法8
2.2.2研究工具8
2.3研究对象9
2.4研究思路与创新10
2.5研究可行性11
第 3 章 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现状12
3.1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12
3.1.1物质环境创设的园所概况12
3.1.2物质环境创设的比较分析14
3.2幼儿园课程19
3.2.1课程的园所概况20
3.2.2课程的比较分析22
3.3幼儿园教师26
3.3.1幼儿园教师的基本情况27
3.3.2师幼互动的园所概况28
3.3.3师幼互动的比较分析30
第 4 章 不同园所教育环境质量的现状分析与结论32
4.1物质环境创设32
4.1.1公办园整体情况符合标准32
4.1.2民办园内部两极分化33
4.2 课程34
4.2.1公办园整体水平优良34
4.2.2民办园内部存在差异34
4.3师幼互动35
4.3.1公办园师资水平优于民办园35
4.3.2民办园差异受规模因素影响36
4.3.3师幼互动质量整体欠佳36
第 5 章 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37
5.1 建议37
5.1.1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与幼儿园质量的稳步上升37
5.1.2幼儿园管理者水平的提升与工作的高质量展开38
5.1.3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39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40
 
第 1 章 绪论1.1选题背景
 
随着家长们对基础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逐渐加深,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质量是否达标已然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秉承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家长们在选择幼儿园时陷入两难的境地。“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孰优孰劣?”“如何在大规模幼儿园与中小型‘口碑园’之间做出对幼儿发展而言的优良选项?”等诸多问题萦绕在家长心中。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类幼儿园在为家长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促使了问题的滋生,比如招生时为了增加生源而说的天花乱坠,入园后却未能向幼儿提供高质量教育;一些幼儿园徒有其表,只重环境建设却忽视了对幼儿发展更为紧要的课程质量与师资水平提升。需知,学前教育阶段乃是幼儿终身发展的奠基期,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不仅能为幼儿日后的学习生活乃至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亦能够为社会的未来发展培养所需的建设者,而当下参差不齐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不仅阻碍了幼儿全面发展的可能,也未能满足社会对于教育的要求。
当下我国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发展中存在着一个显著特点,即公办幼儿园在国家的大力政策支持下稳步提升,不少幼儿园借着政策的“东风”成为行业标杆,而民办幼儿园由于起步晚、政策倾斜相对较少等诸多原因,导致不同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质量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对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初步查阅与分析的过程中,本研究发现, 某两所民办幼儿园的托费是由园所自己定价,由于缺乏统一的定价标准,因而在托费价格方面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差异,其中一个园所托费可高达八千元/每月,而另一个幼儿园的托费却只要六百元/每月。当然,这两所幼儿园的占地面积有着天壤之别, 前者的占地面积大约为五千余平,而后者则不足八百平。那么,外部物质上的环境差异的显而易见是否会导致内部的教育环境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引发了研究 者对同一性质幼儿园内部教育环境质量以及非同一性质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之间是 否存在差异的思考。立足上述现实情况与问题,以切实提升我国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为最终目的,以平衡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核心,以被普遍认同的指标体系为工具,本研究主要采用测量法对区域内四所不同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及发现其在物质环境创设、课程和教师之间的差异、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参考高质量幼儿园的办园理念、方法,结合中低质量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提升而言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为幼儿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实现教育均衡。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研究运用《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量表(城乡版)》对四所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质量进行测评,分析现状并对不同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质量进行比较,总结差异和问题所在并探究其形成原因,最后结合现实情况为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提升给出合理化、可操作的建议。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与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然而由于之前数年中人们对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关注度不高,因此与我国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相关的研究较少,且主要停留在理论建设层面,而本研究则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做出分析,以期为该研究领域的丰富贡献微薄之力,切实推动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提升,促进幼儿发展。为此,本研究将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现状做出合理且深入的分析,探究不同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寻找缩小同一性质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以及不同性质幼儿园之间教育环境质量差异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向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幼儿园提出进一步提升其教育环境质量的合理化建议,在促使幼儿园为提升教育环境质量而聚焦于不同工作重点的基础上,促进幼儿园教育环境均衡发展,从而实现教育公平,并期冀为之后的相关研究者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参考。
(2)实践意义
在幼儿园种类日臻复杂、教育环境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鱼目混珠者这一背景下, 研究者亟需借助一份适用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具有实用性和普遍认同性的评估标准去衡量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质量,而本研究所采用的量表可以为我国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评估提供借鉴。
本研究采用测量法,从真实素材中具体分析比较四所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现状, 揭示当前不同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之间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为相关部门依据教育环境质量现状,对不同性质的幼儿园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提供可参考的依据,为需要加强内部管理、促进教育环境质量发展的幼儿园提供具体建议;为教师及家长提供简单清晰、便于理解的教育环境质量的概念与内涵的解说,以促使家长与教师真正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所包含的内容,真正在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与幼儿的全面发展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研究者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界限并不明显,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也被称作托幼机构教育环境质量、托幼机构教育质量或幼儿园教育质量、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等,本研究统称为“教育环境质量”一词。
1.3.1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有关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研究开始得到国内学者们的关注。我国有关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发文量从 2009 年起,出现了大幅度上升的趋势,愈来愈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相关研究,通过对我国的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基于不同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对象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办园体制与地理位置上面,研究者根据近年来发表的文献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发文数量较多的分类: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方面:樊亚博(2019)抽取 17 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与三所
公办普惠园与 3 所非普惠园做对比,分析之间存在的差异与原因,找到提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方法[1]。王声平、皮军功(2017)对普惠性民办园教育环境质量的保障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内部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结合坚持幼儿发展为本、 3
 
内外结合与全面质量观,并总结现有的困境与探析未来的趋势[2][3]。李静、李锦等人
(2019)对 15 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数据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从强化政府职责加大投入、加强质量监管、提高教师素养、强化家园合作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4]。
民办幼儿园方面:李彬(2020)着眼于安徽省民办幼儿园,对其现状进行分析与归因,找出提升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方法[5]。吴娇(2018)从多元共治的角度出发, 探析制约民办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发展的原因,试图给予可靠的建议[6]。王伟(2015) 对民办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方面进行研究,从政府治理的角度进行了剖析与总结,最后据此给与了相对应的建议[7]。赵南(2014)对民办幼儿园课程自我评价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促进民办园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建议[8]。
农村幼儿园方面:冯超群(2017)对菏泽市 30 所农村幼儿园的园长教师进行调查,以了解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现状,并对此进行了相关分析[9]。谢芬莲
(2016)、张岩莉(2013)、张晗(2013)、彭俊英(2011)等人分别对不同地区的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可参考的建议
[10][11][12][13]。
不同园所比较:芦春(2020)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法,对示范性幼儿园与非示范性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进行对比,得出相应的结论并给与建议[14]。洪秀敏
(2019)、刘焱(2008)等人对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之间的教育环境质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差异比较,得出了不同办园体制的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不同等结论[15][16]。
根据以上研究,可以发现我国有关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对象目前为止多聚焦于民办园、普惠园、农村幼儿园等,对他们的现状调查较多,其他类型的幼儿园研究较少,且对园所的分类较为固定化,没有从多元化的角度区分幼儿园进行比较分析。
(2)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不同因素的相关研究
物质环境方面:王文娟(2019)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物质环境有促进幼儿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加强家园合作等作用[17]。胡彩云(2013) 在研究过程中,调查了唐山幼儿园整体的物质环境、对比了城乡幼儿园之间的物质环境的差距、各区县之间的物质环境的差距,并提出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投入计划等对策
[18]。徐光辉(2011)通过评价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得出研究结果: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导致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内部不均衡,物质环境质量较高;城乡幼儿园对比质量差距显著;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与幼儿语言发展存在着密切联系[19]。
从课程方面:原晋霞(2021)对幼儿园课程质量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同地理位置的幼儿园课程质量存在着显著差异,城区园高于郊县园高于农村园等结论,并对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提升建议[20]。刘峰峰(2020)结合课程教学对园长课程领导进行深入的认识与分析,并得出园长课程领导三方面的特征[21]。宋蓉(2019)从保教一体化的角度对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中的课程进行了多方面的评价,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评价要点与评价规范[22]。
在教师方面:马锦华等人(2019)研究了 27 个省市的评估指标,发现对教师教科研、教师评价、师幼关系等关注度不够,提出要提高相关指标,健全体系等建议[23]。张立新(2014)关注到了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通过调查了解现状,深入剖析后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以提高教师质量[24]。周端云(2012)对教师入职专业标准进行研究,提出制定标准的注意事项,促进儿童发展需以教师质量的提升为出发点等结论[25]。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在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中,物质环境、课程、教师三个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相关学者提出的有效建议仍然没有显著促进了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
1.3.2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评价工具的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比国内更早的关注到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领域,制定出来了一系列国际上可以通用的评价工具,通常通过观察测量法运用工具对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进行评估[26]。
其中 Harms 与 Clifford 制订的 Early Childhood Environment Rating Scale, ECERS[27]主要针对托幼机构的教育环境质量的评价而设计的,包括 7 个子量表,43 个项目,采用的 7 点评分方式。其修订之后的版本 ECERS-R[28]应用较为广泛,修订版去除了原表中表意不清的项目,包含了课程与学习环境两方面的内容[29]。但此量表某些评分结果与某些项目之间的相关性较低[30],且不适宜我国的教育情况[31]。
随后英国的 Sylva 等人研发了 ECERS-E[32],该量表主要是针对托幼机构的课程进行评估,着重于对读写领域、数学领域、科学领域与环境以及多样性四方面的课程, 与 ECERS-R 相比,能够对幼儿的认知与技能更加有效的预测[33]。而 Stipek 和 Byler 研制的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 Observation Measure, ECCOM[34]包括 3 个子量表 14 个项目,主要是对班级教育从三个不同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以获得整体的教育环境质量分数。该量表应用在美国文化外,已得到初步验证, 相对可靠与有效[35]。
之后 Pianta 等人研制出的 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CLASS[36] 是在班级内评价师生互动的工具,包括三个维度,涉及到十个领域的评价,也是采用7 点评分方式,有相关研究表明该工具可以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文化教育中应用
[37][38]。
国内研究者进行相关研究,在工具的研发上也进行了努力与尝试。项宗萍、廖贻等人运用了三个观察工具[39],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手册》的部分内容,除此之外,评价内容还包括互动的频数、师幼互动的背景、内容与总体特征等[40]。然而由于缺少系统的理论基础框架,该量表在信效度上缺乏一定的说服力。
刘焱教授在美国 ECERS-R 与英国 ECERS-E 两个量表的基础上,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制定了《中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量表》(第一版)。该量表适合中国教育情况,具有很高的信度与效度[41],随后又对第一版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现在的第二版新量表《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量表(城乡版)》[42]。该表适合我国教育情况,是一个具有良好信效度的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评价工具。
该量表在我国应用广泛,潘月娟、刘焱、胡彩云(2008)以山西省为例,应用《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评价量表》(第一版)对 26 所幼儿园 50 个班级进行评价,研究结构变量与教育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43]。刘焱、李志宇、潘月娟、张婷(2008)应用了第一版量表对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质量进行了比较[16]。张岩莉(2012)采用《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评价量表》对郑州市、焦作市、开封市 19 所幼儿园的 19 个班级进行测量,获得了三个地区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现状,并进行了分析[44]。胡彩云、张晗、刘存刚(2013)等人采用第一版量表分别对唐山地区和山东省农村地区的幼儿园进行调查,分析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现状[18][12]。张岩莉(2013)用该量表对河南省不同体制的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之间的差异,得出相应的结论[11]。史瑾、刘焱等人(2015)通过第二版量表对北京市流动儿童幼儿园和三省 47 个农村学前一年级班级的教育环境质量进行了调查研究[45][46]。
从以上的研究中发现,刘焱教授研发的评价量表在我国应用广泛,适合我国国情, 能够反映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高低,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信度与良好的内容结构效度,是一个在我国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评价领域具有开创性作用的评价工具。
1.4相关概念界定
 
1.4.1幼儿园教育环境
 
幼儿园教育环境可以作为教育环境的外延概念,但又不属于教育环境的下位概 念。传统的教育环境包括课堂层次与学校层次,而幼儿园教育环境对班级与园所两层次不进行区分;幼儿园教育环境是指幼儿的团体经验而非个体,需要观测研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有效的创设利用环境促进幼儿发展,其中包括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游戏、教师等资源[47]。以此可以看出, 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物质环境创设)和教师的态度、管理方式(教师)在对幼儿园教育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中占据重要地位。
1.4.2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也被称为为托幼机构教育环境质量、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幼儿园教育质量、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等。本研究聚焦于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更显细化具体,并在此基础上将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界定为内含静态的条件因素与动态的过程因素的幼儿园教育质量,包括物质环境创设、课程与教师三个方面的内容。之后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调查,搜集数据,进而对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分析。第 2 章 研究设计2.1研究问题
 
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不仅关系着幼儿在园期间的学习生活,也对幼儿未来的全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中物质环境质量的高低与幼儿的安全问题息息相关,课程质量则影响着幼儿受教育的程度与能力发展,高质量的课程能够使幼儿受益无穷,而低质量的课程则可能造成幼儿本应发展的能力的缺失;教师是幼儿在园期间接触最多的成人,其水平高低与是否具有榜样作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而言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前期调研中发现,不同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之间的差异各不相同,有的可忽略不计, 有的却差距显著。这不由自主的引起对下列问题产生了思考。幼儿园之间究竟有什么样差距?其相差程度如何?有哪些因素对差距的产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同性质 的幼儿园之间是否也存在着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本研究从“物质环境创设”“课程”与“教师”三个维度,在区域内不同性质不同办园规模的四所幼儿园开展调查研究,测评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现状,对低质量的项目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并比较不同园所的教育环境质量,分析之间的差异所在,得出结论,并尝试依据现实情况给予可行性建议。
2.2研究方法与工具
 
2.2.1测量法
 
本研究以测量法对四所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中的物质环境创设、课程质量与师幼互动进行测评,依据《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量表(城乡版)》所给出的具体指标进行打分,而后将四所幼儿园所得的分数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得出客观结论。
2.2.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量表(城乡版)》,该量表是《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量表》中的一个分册。《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量表》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在借鉴英国和美国的托幼机构环境评价量表的同时,广泛征求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意见下,由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刘焱教授领衔研究团队,历经十余年倾力打造而成的一份评价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工具量表。该量表适合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引领性和可操作性,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量表(城乡版)》包含物质环境创设、生活活动、课程和一日活动四个子量表,共十九项。每一个项目包含九个等级,其中 1 是不适宜, 3 是及格,5 是一般,7 是良好,9 是优秀。刘焱教授在最初开发本量表的原始论文《< 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评价量表>的特点、结构和信效度检验》中提到:本量表的 KMO 值为.723,Bartlett 球形检验的 Chi-Square 值为 627.437(自由度为 276),达到显著,适合进行因素分析[41]。此量表通过对东、中、西部 3 个省的 108 个城市、县镇、农村幼儿园的实地观察获得 108 个样本班级数据,采用克隆巴赫系数在总量表和子量表层面分别进行考查,均显示出了良好的信度,结果可靠性较高[48]。
研究者根据研究内容,在专家的指导下,从《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量表(城乡版)》中选取物质环境创设和课程两个子量表以及人际互动项目进行应用,效度良好。本研究采用克隆巴赫系数在总量表与研究所需子量表层面分别考察了内部一致性,结果表明物质环境创设、课程与师幼互动的克隆巴赫系数分别为 0.979、0.823、0.869,表明各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高;总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 0.972,表明各子量表与总量表达到了合理的内部一致性,结果可靠性较高,信度较为优秀,为本研究数据提供了可靠性的保障。
2.3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沈阳市内主观选取四所幼儿园 A、B、C、D,每所幼儿园随机选三个班级作为样本班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取三个班级所得分数的平均值作为该幼儿园的分数。四所幼儿园的的基本情况如表 2.1 所示:
根据《辽宁省标准化幼儿园建设与办园标准》中第二章第六条,可根据幼儿园班级数量将幼儿园规模划分为大型与中小型,其中公办幼儿园中 A 园占地面积 3700 平方米,每月托费(不包括餐饮费)1045 元,大约 270 个幼儿在园,有 10 个班级,其规模为大型;B 园占地面积 2700 平方米,托费(不包括餐饮费)也是每月 1045 元,6 个班级约有 180 名幼儿,为中小型园。其中 C 园为一般的民办幼儿园,占地面积 800平,托费(不包括餐饮费)仅为 600 元,有 3 个班级,共大约 70 个幼儿,可视为中小型园;D 园为民办国际园,托费(不包括餐饮费)较高为 8000 元,共有 9 个班级180 名幼儿,其规模可定为大型幼儿园。

联系我们